隆中对讲了些啥?诸葛亮的好友徐庶等人后来在曹魏的际遇如何?

高旭评历史 2023-06-10 04:22:13

徐庶,字元直,豫州颍川人(又是一个颍川郡人,此地真是出人才)

为避战乱,徐庶与同郡好友石韬南下到荆州居住(中州兵起,乃与韬南客荆州),

到荆州后,徐庶结识了从徐州逃难而来的诸葛亮,关于诸葛亮是如何从徐州辗转至荆州的过程,可以移步这篇:豫章郡为何会成为袁术、刘表、朝廷三方势力的角力场?

徐庶与诸葛亮关系十分友好(又与诸葛亮特相善)

两人和好友崔州平、石韬、孟建等经常一起游学,但是读书方法却迥然不同,徐庶等读书都力求精熟,唯有诸葛亮“观其大略”。

诸葛亮曾评价徐庶等人:你们可以做到刺史、郡守。至于他自己,则以管仲、乐毅自比!

北方平定后,孟威等热巴欲北归故乡,诸葛亮劝说道:中国饶士大夫,遨游何必故乡。

中原的人才已经够多了,何必急着回去呢!

这话徐庶听进去了,所以当刘备驻守新野后,徐庶久闻刘备大名,马上就前来投奔,是最早加入刘备的谋士。

刘备见到徐庶后也非常器重他(先主器之)

以徐庶的地位,如果一直跟随刘备,也许刘备白帝城托孤的就是他和丞相了。

可惜的是,在之后那场大逃亡时,徐庶母亲被曹军掳获,徐庶被迫向刘备辞行(先主在樊闻之,率其众南行,亮与徐庶并从,为曹公所追破,获庶母。)

徐庶十分痛苦:本欲与将军共图王霸之业者,以此方寸之地也,今已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别。

刘备虽然不忍,但他依然尊重徐庶的选择,放他北行。

说下后话,诸葛亮的这几位好友后来都当上什么官呢?

孟建官拜凉州刺史、征东将军。石韬仕历郡守、典农校尉。徐庶官至右中郎将、御史中丞。

徐庶加入刘备阵营后,就向刘备推荐了好友诸葛亮,他对诸葛亮的评价很高: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原见之乎?

刘备回答较为随意:你可以和他一起来(君与俱来)

徐庶说:这个人可以见,但不能委屈他前来,将军应该放下自己的身份亲自去见他(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刘备此时的身份有多高,皇叔、豫州牧、左将军,而丞相此时仅是一位籍籍无名的在野士人而已。

换做现在,哪个大领导会屈尊去见一位名不见经传的人呢?

皇叔大器,二话没说,亲自跑到隆中去请诸葛亮,前后总计去了三次(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

与诸葛亮相见后,刘备便叫其他人避开,坦诚道: 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帝之命,皇上失去大权。我没有衡量自己的德行与能力,想伸张大义重振天下,但自己的智慧谋略不够,所以时常失败,直至今日。不过我志向仍未平抑,先生有没有计谋可以帮助我(而智术浅短,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在一个还不了解的年轻人面前,皇叔并没有以势压人,姿态放的很低!

眼看刘备如此直率,诸葛亮遂向他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

咱们从三段论来分析下。

第一部分,指出谋略的重要性。

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於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

自董卓之乱以来,豪杰在各地同时并起,占州据郡,称霸一方,多得已数不过来。

曹操与袁绍比,名气差,实力弱,然而曹操竟然打败袁绍,其原因不仅是时机好,而且在于谋划得当。

第二部分,指出发展方向。

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

现在,曹操拥有百万大军,挟天子以令诸侯,确实不宜和他争雄。

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经三世,那里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有才能之人,孙权可以以之为外援,也不可谋取。

只有两个地方可以谋划:荆州和益州。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

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达交州,东面和江东相连,西边和巴、蜀相通,这正是用兵之地,但是刘表没能力守住它,这是上天拿来要资助将军的,将军是否有意夺取它?

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闇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而肥沃的土地,是个天府之国,高祖刘邦凭借此地建立了帝业。如今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那里人多物丰,刘璋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君(张松就是典型)

第三部分,拿下根据地后怎么打

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於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脩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於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将军是皇室后代,声望闻于天下,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南边的少数民族部落和好,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军队杀向宛、洛,将军您亲自率领益州的军队打出关中,百姓怎能不拿着饭食、酒水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这样,那么霸业可成,汉室可以复兴。

这就是大名鼎鼎的《隆中对》

条缕清晰,高屋建瓯!

刘备之后完全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策略执行,最终打下了三分之一天下。

0 阅读:29
高旭评历史

高旭评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