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变法者,无论成功或者失败,结局都不太好。因为所有的变法都会触动一部分人的利益,这些丢掉利益的相关人会用尽一切办法来报复变法者。
比如吴起在楚国变法,支持他变法的楚悼王薨逝之后,楚国旧贵族杀了吴起。“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乱而攻吴起,吴起走之王尸而伏之。击起之徒因射刺吴起,并中悼王。悼王既葬,太子立,乃使令尹尽诛射吴起而并中王尸者。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余家。”明朝的张居正变法,在张居正去世后,明神宗查抄张居正的家,其家属要么饿死要么被流放。清朝的戊戌变法,导致光绪皇帝被囚禁,康有为、梁启超逃往国外,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被杀。
秦孝公薨逝之后,太子继位,是为秦惠文王,“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公子虔是秦惠文王当太子时的老师,为什么公子虔要告商鞅谋反?
商鞅在变法的时候,当时还是太子的秦惠文王犯了法,按照法律,太子犯法,由其老师而受罚,商鞅处罚了公子虔和公孙贾。“令行于民期年,秦民之国都言初令之不便者以千数。于是太子犯法。卫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将法太子。太子,君嗣也,不可施刑,刑其傅公子虔,黥其师公孙贾。”公子虔受劓刑,被挖去鼻梁,受刑后8年时间闭门不出,“公子虔杜门不出已八年矣,君又杀祝懽而黥公孙贾。”
秦孝公在世时,支持商鞅变法,打击不服从秦法的贵族,哪怕是太子犯法,也要受到处罚,公子虔和公孙贾自然不敢说话。秦孝公一薨逝,公子虔和公孙贾等人觉得机会来了,他们要打击商鞅报仇,他们受刑是报仇的一个原因,另一个原因则是商鞅变法触动了他们的利益。
商鞅
原来的秦国贵族是世袭的,只要有一个好出身,不管有没有才能,仍然是贵族,一辈子吃香的,喝辣的。现在商鞅变法,废除世袭世䘵制,想要继续当上贵族,必须建立军功,原来出身贵族的那一大帮秦人被迫失去富贵,他们能不恨商鞅吗?史书明确记载了很多王公贵族都怨恨商鞅:“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这些人告商鞅谋反只是他们报复商鞅的手段,商鞅将被如何处理,则要看新一任的秦惠文王的态度了。秦惠文王的态度是:派人去逮捕商鞅。商鞅的态度是:逃走。“去之魏。魏人怨其欺公子卬而破魏师,弗受。商君欲之他国。魏人曰:‘商君,秦之贼。秦强而贼入魏,弗归,不可。’遂内秦。商君既复入秦,走商邑,与其徒属发邑兵北出击郑。秦发兵攻商君,杀之于郑黾池。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商鞅有没有谋反?确实有谋反,但是在走投无路之下谋反的。在此之前,至少公子虔告商鞅谋反的时候,商鞅是没有谋反,是被诬告的,但他不敢策手就擒,因为他知道自己得罪太多人,而且秦法严厉,一旦坐实谋反,就是重罪,可是要诛三族的。
商鞅
需要注意的是:商鞅不是被处死的,而是在谋反中被杀,他的尸体还被处于车裂的重刑。
商鞅被杀事件的关键在于秦惠文王的态度,秦惠文王一听到有人告商鞅谋反,他就派人抓捕商鞅,这说明秦惠文王也想处理商鞅,但他与公子虔等人绝对不是同一目的。商鞅变法触动了太多的利益,只维护了一个人的利益,就是秦国国君,秦惠文王很清楚,所以他杀商鞅,依然没有废除变法,反而是继续维持变法。
为什么秦惠文王明知商鞅是被诬告的情况下,还要派人抓捕商鞅,甚至对商鞅施以车裂刑法?
夺权力“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孝公行之八年,疾且不起,欲传商君,辞不受。孝公已死,惠王代后,莅政有顷,商君告归。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商君归还,惠王车裂之,而秦人不怜。”
《史记》也说商鞅在秦国担任丞相10年,掌控军政大权,其地位仅次国君,其权力已经威胁到了国君的地位,秦惠文王能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吗?
身为刚刚继位的国君,首先要拿回国君的权力,现在正好有公子虔一帮人诬告商鞅谋反,秦惠文王乐得利用,只要扳倒了商鞅,就能拿回属于国君的权力和地位。
秦惠文王
公子虔想报仇并废除商鞅变法,秦惠文王却想拿回国君的权力,双方的目的是不一样,秦惠文王只支持杀商鞅,却不支持废除变法则是明证。
立威信历朝历代新君继位最缺的就是威信,秦惠文王在担任太子的时候,曾经触犯了禁令而被商鞅处罚,古代社会的传统是刑不上大夫,现在太子都被处罚,说明太子没有威信。
当年的太子现在成为秦王,一样没有威信,当年商鞅变法时为了立威信,就是拿太子开刀的,处罚太子的老师之后,秦国震动,新法得以维持。“明日,秦人皆趋令。”
商鞅
现在太子继位为王,想要立威信就拿商鞅开刀,商鞅是秦国的相,掌权多年,又是变法主导人,位高权重,杀商鞅是最好的建立威信的办法,商鞅之死也就顺理成章了。
商鞅在秦国变法多年,已经形成了一个制度,有没有商鞅,变法都会继续维持。“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这就是变法已经深入秦国。既然如此,杀了商鞅又不会影响变法,此时的商鞅已经失去了存在的必要,秦惠文王当然会杀商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