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吁给连队训练自主权的建议,登上了军报——陈启军戎马祁连34

绿拂晓 2024-02-11 12:27:27

作者:陈启军

谨以此书献给:

魂牵梦绕的军营!

曾经的首长和战友!

呼吁给连队训练自主权,登上了《解放军报》

我调作训处后人虽然离基层远了,但心里却一直牵挂着连队,整天想着机关应该怎样帮助连队解决影响基层的具体问题。带着这个问题,结合跟随首长下部队了解到的情况,我感到就训练而言,应该给连队一定的训练自主权。在向处长建议的同时,又将这一想法写成《应该给连队一定的训练自主权》工作调研,投给《解放军报》和《人民军队报》。

这篇稿子很快被《解放军报》采编,刊登在 1979 年 7 月 27日第二版“工作研究”栏目。看到自己为连队争取训练自主权的呼吁得到军报认可,十分高兴。

文章阐述了给连队一定的训练自主权有利于突出重点,保证训练全面落实;有利于调动群众的练兵积极性,向训练的深度和广度进军;有利于培养锻炼干部的组织指挥能力等三个方面的好处。以及给连队训练自主权后,领导机关更要加强对训练的领导;要切实搞好训练中的思想政治工作;干部要先学一步,多学一点等三个方面应该注意的问题。

文章的主要观点,都是基层官兵的呼声。文章发表后,在19军上下引起不小反响。一些基层的同志打来电话,说文章说出了他们的心里话,如果能那样的话,训练必将上一个台阶。首长也表扬我肯动脑子,心系基层,表示可在部队中组织试行,逐步推广和完善相关办法。

一次双出彩

调作训处后,我很快就适应了军机关的工作环境,熟悉了工作特点,掌握了工作规律,业务水平也有了新的提高。1979 年底在军区组织的参谋业务考核中取得优秀成绩,紧接着又在机关干部职级评定中,被评为同年兵唯一的正营职,成为标杆。

当年兰州军区军训部任绪林副部长带队考核19军司令部。考核内容为军事理论,编写战斗命令,标绘首长决心图,拟制协同动作计划或炮兵火力计划、侦察、通信、工兵、防化兵等保障计划。考核对象为处长以下参谋人员,考场设在司令部四楼会议室。要求不漏一人,每人一张作业桌,不得左顾右盼,不得前后传递信息,吃饭、休息锁门,考核组亲自掌管考场钥匙。

考核持续了三天,这是我当参谋以来所经历的最高级别,最严格的业务考核。当时司令部 11 个处,有 40 多人接受考核。因业务分工和工作经历等因素,每个参谋人员的业务技能各有长短。

我自己擅长战斗命令的编写和协同动作计划的制订,熟悉军事理论和军兵种知识。相对而言标图是我的弱项,无论决心图、战斗经过图,还是工作图都标绘得水平不高。位置尚且准确,主要缺陷是图形和线条不够美观流畅,这大概与自己没有接受过良好的数学和几何学习教育有关。这次考核也准确地反映出平时的水平,取得标图良好,其他三门优秀,总评优秀的成绩。其他取得优秀成绩的同志也大都三优一良,但参加协同动作计划考核的只有我一人取得优秀成绩。协同动作的关键在于协同,周密组织计划各参战军兵种部队、民兵等,在战斗各时节的具体任务,围绕担负主要方向和主要作战任务部队的作战目标,协调一致的行动,落下谁都不行。协同动作计划实际上是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问题,只有心里时刻装着全局,局部才能自觉服从全局。平时工作如此,打仗同样如此。

当年 12 月 27 日,兰州军区发文通报表彰了全区 24 个先进单位和 242 名先进个人。19 军司令部 8 人受到表彰。处长石体卓、副处长王毓元,参谋张俊忠、隋元昌、陈启军、龚风森等。当天的《人民军队报》“光荣榜”刊登了表彰通报。军区奖励给受表彰者每人一支派克牌“英雄”钢笔。

兰州军区参谋业务考核不久,全军开始在各级机关、院校、科研单位对职务不明确的干部进行首次职务等级评定。19 军姚学信副参谋长具体负责司令部的评定工作。上级文件对各级机关的职级编制有明确规定,参谋、干事、助理员职务的等级不得超过直接领导,最高副团,最低正连。军司令部 11 个处职务不明确人员接近 40 人,按职务等级比例,军里分配给副团职数 3 人,正营 13 人,其余为副营和正连职。因是首次职务等级评定,无论组织上还是干部个人都十分重视和关心。

评定采取条件公开,领导提名,机关评议,部党委研究上报,三机关统一衡量,军党委常委会研究审定的方法步骤进行。我被司令部提名为 10 名同年兵中唯一的正营职参谋,我为此找到处长,提出不愿意当这个出头鸟,表示评个副营职就行了。但处长却十分严肃地告诉我:“这不单是你个人的问题,党委首长要在年轻干部中树立标杆,你作为正营职参谋的评定人选,经过了上上下下三次反复讨论酝酿,没有异议,这是司令部首长和军首长的一致意见,你不必有过多顾虑。注意谦虚谨慎,干好工作。”

机关评职结果公布后,才弄清我不仅是司令部同年兵职级评定最高的,也是司、政、后三机关 26 名 1969 年兵唯一被评定为正营职的人。其他同年兵大多被评为副营职,也有评为正连职的。这个结果出乎我的意料,总感到自己并不比别人强,只是不怕吃苦,踏实肯干罢了。

评职后,我既没有因成为标杆而盲目自满,也没有背上包袱畏缩不前,我还是从前的那个我。当然,处长副处长免不了谈话敲打,要我注意谦虚谨慎,踏实工作,不要翘尾巴。

司令部党委 11 月 16 日在我的任免报告表德才表现一栏写下这样一段评语:“该同志为人忠厚,团结同志,能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刻苦钻研业务,机关业务熟练,能主动想问题,提建议,有独立工作能力,思想活跃,比较敏锐,研究问题有个人见解,工作热情高,干劲大,认真负责,始终如一。工作效率质量高,完成任务出色。缺点,有时说话欠谨慎。”

有时说话欠谨慎,是组织上对我一种客气的说法,实际情况是我这个人太过心直口快,有话急于表达,只图一时痛快。这个毛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改正,可谓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机关干部评职不久,我同隋参谋到 21 军和 47 军学习“三打三防”训练经验时了解到,当时 19 军和西安陆军学院在机关干部评职中,把握条件过严。这两个军与我们同期入伍的机关干部,普遍被评为正营职,而我们 19 军被评为正营职的则是凤毛麟角。这在当时可能委屈了一些同志,但从长远的观点看,干部的发展,不在乎一时的职务高低快慢,关键是能力素质加机遇。当年被评定为副营、正连职务的同年兵战友,很多日后都成长为师职干部,有的还成长为军职干部。

当年被评为副团职的三人是侦察参谋季志民、高炮参谋王俊杰、直工处干事史官文。

现在回过头来看,当年我在军区参谋业务考核和机关干部首次职务等级评定中的表现和结果,反映了我当时的思想和工作状况。那是我军旅生涯中参谋工作阶段精力最为旺盛、思想最为活跃,想干事、会干事、能干成事的黄金时期。

那个年代没有电视,也没有闲书,家属小孩又不在身边,一人吃饱全家饱,很少受到外界干扰。一天到晚都在工作学习中,不是钻研军事理论、研究战例,就是学习参谋业务等。记得在1978 年军举办师团干部战役集训班时,处长安排我大课介绍“上甘岭战役战例”,受到集训人员一致好评,当时就有个团政委找处长商议要我去他们团任职。

当然一个人的成长进步除了自身努力,贵人相助也是必不可少的重要因素。这一时期,有幸得到陈家夫、孙升合、邱衍汉等几任处长副处长的知遇之恩,得到司令部首长和军首长的殷切教诲和传帮带,同时也离不开各位战友的支持和帮助。我十分感激在 19 军机关工作时期,所有关心关爱,帮助支持我的人。

作者简介:陈启军,陕西泾阳人,1950年生,1969年入伍,大学文凭,职业军人,大校军衔。历任战士、军械员兼文书、排长、作训参谋、营长、作训科长、师副参谋长、团长、师参谋长、军分区司令员等职。长期从事军事工作,喜爱读书写作,曾有工作研究、学术研究和随笔散文等见诸报刊与自媒体平台。现为军休干部。

(待续)

延伸阅读

0 阅读:14

绿拂晓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