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开国中将名气不大,却武功高强,曾一战扬名让许世友大呼佩服

红尘的历史说 2024-11-15 04:46:11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开国中将,他的名字并不像贺龙、徐向前那样家喜户晓,但他的事迹却令人惊叹。1939年,在山东泰西地区的一场遭遇战中,他率领部队陷入日军重重包围,情势危急。然而就在第二天,他不仅带领全部队伍突出重围,还给予敌人重创,扬名全军。许世友将军听闻此事后,不禁感慨:"这样的本事,我许世友都自愧不如!"这位将军不仅武艺高强,还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他曾是"大渡河第18勇士",却甘愿隐去功名;他是军事教育家,却又在荒漠中为国铸剑。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却鲜为人知。这位让许世友将军都赞叹不已的开国中将,到底是谁?他又有着怎样惊人的故事?

一、少年习武,踏上从军路

1913年,在山东省聊城县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里,孙继先出生了。那时的农村,穷人家的孩子往往还没长大就要开始干活。孙继先也不例外,刚到能干活的年纪,就要跟着父亲给地主家放牛。

在牛背上颠簸的日子里,孙继先每天要赶着牛群往返于村头的水塘和田野之间。为了不让牛群走散,他常常需要在牛背上来回奔波。日复一日的劳作,让年幼的孙继先练就了一身力气。

1925年的一个春日,村里来了一位武师。这位武师姓李,是从山西逃难来到山东的。当时山西军阀混战,许多武馆被迫关门,武师们四处流浪。这位李师傅路过聊城时,看中了这里的民风淳朴,便在村里支起了一个简陋的武馆。

那天,孙继先正赶着牛群经过武馆,看见院子里有人在练武。他停下脚步,目不转睛地看着。李师傅注意到了这个放牛娃,走过来问他:"小伙子,想学武吗?"

孙继先点点头,但又摇摇头:"想学,可是没钱。"

李师傅打量了他一番,说:"我看你根骨不错,如果愿意每天帮我打扫武馆,我可以教你武艺。"

就这样,孙继先开始了他的习武生涯。清晨放牛时,他会提前一个时辰起床,到武馆打扫;晚上收工后,他又会去武馆练功。李师傅见他勤奋,特意教他一套"形意拳"。

这套拳法讲究刚猛有力,恰好适合孙继先的体格。没过多久,他就把这套拳法练得有模有样。李师傅见他天赋异禀,又传授了他棍法和刀法。

1927年春天,一场意外改变了孙继先的命运。那天,县城里来了一群土匪,他们在街上横行霸道,打砸抢掠。正好孙继先在集市上卖完牛粪准备回家,看到这群土匪在欺负一个老人。他挺身而出,用自己学到的武艺打跑了几个土匪。

这件事很快传遍了整个县城。当地的进步青年找到孙继先,向他介绍了当时的革命形势。他们告诉他,真正的武艺不是用来打架斗殴,而是应该用来保家卫国。

这番话对孙继先触动很大。1928年,他告别了李师傅和家人,只带着一身武艺,踏上了从军之路。起初,他加入了当地的民团,后来得知国民革命军在招兵,便报了名。

1931年,他被编入国民党第26路军。然而在军队里,他发现国民党军队腐败不堪,官兵之间等级森严,完全不是他心目中的革命军队。这时,他听说共产党正在领导工农革命,便暗暗下定决心要找机会加入红军。

机会很快就来了。1931年12月,驻守江西的第26路军整体起义,改编为红军。孙继先终于找到了自己理想的革命队伍,他的军旅生涯,也就此翻开了崭新的一页。

二、大渡河上显身手

1935年5月,长征中的红军来到了大渡河畔。站在河边遥望对岸,滔滔河水奔腾而过,浪花拍打着岸边的巨石,发出阵阵轰鸣。此时的孙继先已经是红1军团1营的营长,肩负着先遣渡河的重任。

这条河在中国革命史上写下过惨痛的一页。72年前,太平天国的石达开率军在此被清军围困,最终全军覆没。如今,红军又一次面临相似的险境:前有天险阻路,后有追兵紧逼。

经过侦察,红军发现在安顺场附近有一条渡船。这是一条破旧的木船,最多只能同时载8个人。5月24日深夜,红军决定从这里强渡大渡河。

第一批渡河的是由22名战士组成的突击队。他们抢占了对岸的滩头阵地,与守军展开激战。趁着枪声吸引了敌人注意力的时候,孙继先带领第二批8名战士悄悄登上了渡船。

当船刚刚离岸,敌人的机枪子弹就扫了过来,打得河面上水花四溅。船上的战士们紧握船桨,奋力划动。湍急的河水推着小船不停摇晃,随时都可能倾覆。

就在快要到达对岸的时候,一颗子弹击中了船帮,木屑四溅。船身猛地倾斜,河水涌了进来。孙继先立即指挥几名战士移动位置保持平衡,同时加快划桨速度。

终于,他们成功靠岸。孙继先带领战士们迅速找到掩体,架起机枪向敌军阵地扫射。这时,第一批战士已经消耗了大量弹药,正在艰难支撑。孙继先果断下令分兵两路:一路火力掩护,一路迅速向敌军侧翼包抄。

这个战术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敌军没想到这支小分队会主动出击,防线顿时出现混乱。趁此机会,孙继先带领全部战士发起冲锋,一举拿下了滩头阵地的制高点。

到第二天凌晨,两个连的红军战士陆续渡过大渡河,在对岸站稳了脚跟。这为后续大部队的渡河创造了有利条件。

这场战斗后来被写入了红军长征史,参与强渡的勇士们被称为"大渡河勇士"。当时的报道提到了17位勇士的名字,却漏掉了孙继先。许多战友知道后纷纷表示不满,认为应该是18位勇士。

一天,几位老战友在聊天时提起这事,问孙继先为什么不去争取一下。孙继先从口袋里掏出一个破旧的本子,翻开其中一页。那是一份参与强渡大渡河战士的名单,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几十个名字,有些名字后面画着红叉,那是在战斗中牺牲的同志。

"这些才是真正的勇士,"孙继先指着那些名字说,"我们活着的人,做什么勇士不勇士的。"

从此,这个话题在孙继先面前再没人提起过。但他在大渡河上的英勇表现,却在红军将士中广为流传。这次战斗不仅体现了他过硬的军事素质,更展现了一位红军指战员的优秀品格。也正是这次战斗的成功,为他后来在抗日战场上的更大作为打下了坚实基础。

三、独闯虎穴,暗度陈仓

1937年末,冀南地区已完全落入日军掌控。日军在这里设立了严密的封锁线,建立了众多哨卡和碉堡,妄图切断八路军与华北其他抗日根据地的联系。就在这个时候,上级交给孙继先一项特殊任务:率领一支精干队伍,深入冀南,为后续部队打开通道。

这支队伍只有30多人,全部是精挑细选的战士。为了不引起敌人注意,他们化整为零,分成几个小组,装扮成流动商贩和农民。孙继先则改扮成一个走街串巷的老中医,背着一个装满草药的竹篓,挨村串户去"看病"。

1938年1月的一天,孙继先正在一个村子里为老乡"把脉",突然听说日军正在附近搜查。他不慌不忙,继续给病人开药方,一边悄悄打量着门外的动静。等到日军搜查队来到这家门前时,看见一个老中医正在为病人诊治,便草草检查后就离开了。

这次经历给了孙继先启发。他发现日军虽然控制了城镇和主要道路,但对农村的控制却并不严密。于是,他开始在农村地区发展地下交通员和情报员网络。

在河南兰封县,孙继先遇到了一位姓张的老农。这位老人有个女儿在日军设在县城的一个据点当清洁工。通过这条线索,孙继先成功建立起了一个重要的情报网。老人的女儿每天打扫卫生时,都会留意日军的调动情况,然后把信息传递给父亲,再由父亲转交给装扮成收药材的地下交通员。

不久,孙继先又在商丘地区的一个驿站里发展了一位马夫。这位马夫经常为日军运送物资,因此能够自由出入各个据点。他将情报写在马鞍下的皮革里,再由接应的同志取出。就这样,一个横跨冀南、豫北的地下情报网络逐渐成型。

这个网络不仅为我军提供了大量情报,还成功地帮助多名抗日志士突破封锁。1938年春,有一位从上海来的进步青年医生,带着一批珍贵的医疗物资要到根据地去。孙继先安排他装扮成跟医药商人,让地下交通员带着他走水路,经过多次转手,终于安全到达目的地。

除了建立情报网络,孙继先还在适当的时机发动武装突袭。他特别注意收集敌人运输队的情报。一次,得知一支日军辎重队要从商丘运送物资到开封,他立即部署了一次伏击。

那天夜里,他带领战士们埋伏在一处隐蔽的山沟里。天刚蒙蒙亮,日军的运输队就出现了。等到运输队的大部分车辆都进入伏击圈后,孙继先一声令下,我军突然发起攻击。这次行动不仅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还严重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

就这样,在敌后的特殊环境中,孙继先带领着这支小分队,靠着智慧和勇气,成功打开了一条地下通道。这条通道不仅保障了我军物资和人员的输送,还为后来八路军主力进入冀南创造了有利条件。这个时期的经历,为孙继先后来在山东的抗日游击战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以一当百,名震山东

1939年的山东战场形势异常严峻。日军在泰西地区集结了大量兵力,妄图一举歼灭活跃在这一带的八路军部队。此时的孙继先已经是津浦支队的指挥官,负责在泰西一带开展游击战。

4月的一天清晨,孙继先正带领部队在泰西县城外的山区活动。突然,一位地下交通员骑着自行车匆匆赶来,报告说日军调动了三个大队的兵力,正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向这里包围过来。

消息传来时,日军的包围圈已经形成。但孙继先没有慌乱,立即召集各连排长开会研究对策。经过分析地形,他发现西北方向的日军力量相对薄弱,那里有一片树林和起伏的丘陵地带。

孙继先当即决定兵分两路:一路由他亲自带领,装备精良的战士向东南方向佯攻,吸引敌人主力;另一路由副指挥员带领,趁机从西北方向突围。

天色渐晚,孙继先带领的部队突然向日军阵地发起猛攻。他们选择了一个易守难攻的高地,架起机枪,不断向敌军射击。日军果然上当,调集大量兵力向这个方向增援。

就在这时,西北方向传来了激烈的枪声。副指挥员带领的部队已经与那边的日军交上了火。孙继先立即下令,让东南方向的部队且战且退,将敌人主力牵制在这里。

夜幕降临时,西北方向的枪声渐渐稀疏。孙继先知道突围部队已经成功。他立即命令部队后撤,趁着夜色的掩护,从日军包围圈中的一个缺口突围出去。

第二天拂晓,当日军发现上当后,孙继先率领的部队已经安全转移到了30里外的一个村庄。更让日军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收缩兵力追击孙继先的时候,津浦支队的另一支队伍绕到了他们后方,炸毁了他们的一个重要弹药库。

这次战斗不仅粉碎了日军的"围剿"计划,还重创了敌人的嚣张气焰。消息传开后,当地百姓纷纷给津浦支队送来粮食和情报,支队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

6月,一支日军运输队经过泰西地区。孙继先得到情报后,决定设伏给敌人一个狠狠的教训。他选择了一个狭窄的山谷,在两侧布置了火力点,还在运输队必经的路上埋设了地雷。

当日军运输队进入山谷时,地雷突然爆炸,打头的几辆卡车瞬间被炸毁。等到日军护送部队仓促列队准备反击时,山谷两侧的机枪突然开火,将敌人打得措手不及。这次伏击战,不仅缴获了大量军需物资,还活捉了十几名日军士兵。

这场战斗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山东军区。许世友将军听说后,专门派人向孙继先了解战斗细节。当听完汇报后,许世友拍案赞叹:"真有两下子!这样的本事,我许世友都自愧不如!"

从此,"津浦支队"这个番号在山东战场上声名鹊起。日军每次行动,都要特别提防这支善打伏击的队伍。而当地百姓则给孙继先起了个绰号,叫"神出鬼没的老狐狸"。这个绰号很快在山东大地上传开,成为了日军的噩梦,百姓的骄傲。

五、深入大漠,戈壁铸剑

1950年8月的一个早晨,军事学院的教室里迎来了一位特殊的教员。这位教员就是孙继先,一位从枪林弹雨中走过来的老革命。刘伯承元帅亲自指定他担任战术教研室的主任教员,要他将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传授给新一代军事人才。

第一堂课上,孙继先带来了一摞发黄的笔记本。那是他在战争年代记录下的每一次战斗经过,包括地形分析、兵力部署、战术运用等细节。他将这些真实的战例编成教材,用生动的语言向学员们讲述战争的艺术。

有一次讲到游击战术时,他特意把泰西突围战的地图带到课堂上。"看到这片树林了吗?"他指着地图说,"当时我们就是利用这里的地形特点,把主力设在高地上吸引敌人,让突围部队从这片树林穿过去的。"学员们听得入神,不住地记笔记。

1953年春天,一纸调令打断了孙继先的教学生涯。上级命令他即刻启程前往西北戈壁滩,负责筹建导弹试验基地。这个任务对孙继先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因为他从未接触过导弹这样的现代化武器。

到达戈壁滩的第一天,眼前是一片荒凉的景象。没有房屋,没有水源,甚至连一棵像样的树都看不到。但孙继先立即投入到了工作中。他带着技术人员徒步丈量场地,选定发射阵地,规划观测站位置。

有一次,他们在野外遇到了强沙暴。狂风卷着黄沙,能见度不足一米。孙继先拿出在战争年代用过的指北针,带领团队在风沙中前进。经过四个小时的跋涉,终于找到了一处避风的山坳,整个团队才得以安全。

1954年夏天,苏联专家来到基地指导工作。当时还没有翻译,孙继先就让人找来俄语词典,带头学起了俄语。他那本布满油渍的俄语笔记本,至今还保存在基地的展览室里。

建设期间最困难的是取水问题。附近的水源点距离基地有50公里,运水车每天要在戈壁滩上往返奔波。一次,一辆运水车在半路抛锚,眼看天就要黑了。孙继先二话不说,带上工具箱就出发了。他用战争年代修理武器的经验,愣是把车子修好了,保证了基地第二天的用水供应。

1955年底,导弹发射阵地完工了。在第一枚导弹发射的日子里,孙继先站在观测站,仿佛又回到了当年指挥战斗的时刻。当导弹腾空而起的那一刻,他的眼睛湿润了。

从此以后,孙继先扎根在了这片戈壁滩。他亲眼见证了一枚枚导弹腾飞,见证了中国国防事业从无到有的跨越。即便在1978年正式退休后,他仍然留在基地,继续为导弹事业贡献余热。

1990年,孙继先在戈壁滩上走完了他的最后一程。按照他生前的遗愿,他的骨灰被撒在了这片他深深热爱的土地上。在基地的一块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一段话:"从陆军到导弹,从战场到戈壁,他用一生见证了中国军事力量的跨越。"

0 阅读:5

红尘的历史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