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2年,心情大好的康熙赏赐众臣子,唯有26岁的老十三胤祥,却只能躺在简陋的床铺上,透过窗户看着外面灰蒙蒙的天空。在影视剧里面,老十三胤祥可谓是个光明磊落的“侠王”。很多人对胤祥的人生境遇也感到愤愤不平,因为一点小事就被康熙圈禁了十余年,好好的一个王爷就这么落下了病根,雍正继位后没过几天好日子就撒手人寰了。不过,真实历史上的胤祥,跟影视剧里面多少还是有一点出入的。胤祥的生母章佳氏,在后宫的地位并不高,即便是生了皇子,也没能母凭子贵晋封为妃,生前也只不过是个嫔而已。但是,康熙对章佳氏的态度却很匪夷所思,有点让人搞不清楚。比如章佳氏死后,被康熙下旨追封为敏妃,但却并没有按妃子的规格下葬,而是埋在了自己的地宫旁边。按理说,这是皇贵妃才有的资格,但康熙却给了章佳氏。从这一点上来说,康熙对章佳氏还是极为恩宠的,可既然如此,章佳氏生前的地位为什么会那么低,这就让人有点想不明白了。还有就是康熙对胤祥的态度,也给人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章佳氏病逝的时候,胤祥才13岁,放到现在来说还是个半大的孩子。还没有成长起来就没了母亲,这对于胤祥来说无疑是个残忍的打击,但好在康熙对儿子还算体贴,一直把丧母的胤祥带在身边,也算是让胤祥得到了一丝安慰。那个时候的胤祥,简直就像是康熙的“尾巴”,父亲到哪儿他就在哪儿。正是在康熙的呵护与培养下,胤祥在皇子之中的表现也比较突出,不仅善于骑射、精通军事,在舞文弄墨方面也很有一番造诣,堪称是文武双全的皇子。至于德性方面,胤祥的表现也很不错,在康熙面前很孝顺,即便是受到了不公正的待遇也是逆来顺受,从来没有跟康熙争辩过。胤祥的这种表现,跟影视剧里的“侠王”形象,倒是显得有点格格不入,好像性格上存在很大的缺陷。曾经有一段时间,康熙对胤祥的培养,简直就像是在培养接班人一样。可是没想到,康熙翻脸比翻书都快,也许这就是“无情最是帝王家”、“伴君如伴虎”的真实解读。1709年,康熙见几个儿子都成长起来了,于是就给儿子们封了爵位,有亲王、有郡王、最差的也是贝子贝勒。但是封到最后,却唯独不见胤祥的身影。这一年胤祥都22岁了,难道不够封爵的年龄和资质?还是康熙另有什么安排呢?这就没人知道了。眼看兄弟们都有了爵位,自己却什么都没有,胤祥心里面肯定会不舒服。但是老爷子不给,他也不敢要,只能装作若无其事心静如水,默默等待爵位的降临。只是没想到,胤祥等来等去,不仅没有等到封爵,反而被康熙给圈禁起来了。至于为什么要圈禁胤祥,没有人知道原因,史料上也没有明确记载。不过,在一封奏折里,倒是有个十分牵强的理由。从奏折的内容来看,康熙对胤祥的表现很不满意,斥责他不勤奋、不好学、不忠诚、不孝顺,要是不加以约束日后必定惹祸。康熙的儿子当中,没有几个省油的灯,要不然也不会发生“九子夺嫡”的历史剧目。可是一众皇子那么闹腾,也没见谁跟胤祥一样,遭受这种无妄之灾。至于究竟是怎么回事,到现在谁也搞不清楚了,或许真的像影视剧中演绎的那样,康熙是在磨砺胤祥的性子,为老四留下了一个可用的臂膀。但是,这对老十三胤祥来说,却是一件十分残忍的事情。被圈禁的日子不好过,胤祥原有的皇子待遇被无情剥夺,生活过得跟个流浪汉差不多。由于经常罚跪,胤祥的膝盖上还生了毒疮,每天都被折磨得痛苦不堪。胤祥也不争辩,就这样在艰难的环境中苟活,只能蜷缩在简陋的床铺上看书打发时间,直到雍正继位之后才获得了新生。雍正继位后的第二天就把胤祥放了出来,还拿出了23万两银子作为补偿。胤祥推托不掉,最后也只拿了13万两银子,但至此也成了雍正跟前的得力臂膀,成了一个手握大权的王爷。死去多年的章佳氏,也因为儿子的得势,再次被追封为敬敏皇贵妃。胤祥后来的人生轨迹就跟影视剧里差不多了,兢兢业业辅佐雍正,直至1730年病逝。
胤祥曾深受康熙喜爱,可他后来为何不仅没封爵,还被康熙圈禁了?
边白说文史
2025-04-09 12:22:41
0
阅读: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