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医看来,鼻炎不光是鼻子的问题,更与脾胃脱不了关系。许多患者长期鼻塞、流涕、打喷嚏,反复治疗却难断根,往往是因为忽略了脾虚这一关键病因。

1、脾虚气血不足,鼻窍失养:脾为气血生化之源,鼻黏膜的润泽和防御功能依赖气血濡养。脾虚时气血生成不足,鼻黏膜干燥脆弱,易受外界刺激,出现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2、脾虚生湿,痰浊上犯鼻窍:脾主运化水湿,脾虚则水湿停滞,聚而成痰。痰湿上壅于肺,肺开窍于鼻,导致鼻塞、流黏涕、嗅觉减退,晨起或遇湿冷加重。
3、脾虚气机不升,清阳不达头面:脾主升清,将水谷精微上输至肺和头面。脾虚时清阳不升,鼻窍失于温煦,易受风寒侵袭,出现反复鼻痒、喷嚏、畏风怕冷。

门诊案例分享
我曾接诊一位54岁女性患者,鼻炎反复发作6年,当地医院诊断为“过敏性鼻炎”,用了各种抗敏药和鼻喷剂,效果都不明显。
我给她看诊的时候就发现,面色有点苍白,舌淡胖有齿痕,苔白腻,脉濡弱。患者自己也说鼻塞严重时需张口呼吸,晨起连续打喷嚏十余次,流白黏涕,伴乏力、食欲差、大便稀溏

根据她的症状和体质,我判断就是脾虚湿困,痰浊阻肺导致的鼻炎。所以在治疗上就要以健脾益气,化痰通窍为主。
于是开方:党参、白术、茯苓、山药、莲子肉、苍耳子、辛夷、白芷、陈皮、半夏、黄芪、防风;
患者用药2周后,打电话反馈说鼻塞减轻,黏涕减少,食欲有所改善;看到鼻子问题有改善,患者信心倍增,又坚持调理了2个疗程,鼻子呼吸通畅,睡眠也好了,食欲及体力明显改善,心情都舒畅了。

最后再给大家分享一些春季养脾护鼻的小方法,日常就可以做。
1. 饮食上:健脾祛湿,辛温宣通
可以多吃:山药小米粥(健脾)、茯苓薏米汤(祛湿)、洋葱炒白萝卜(理气通窍)、生姜红枣茶(散寒)。忌口:冰淇淋、冷饮(伤脾阳);牛奶、甜腻糕点(助湿生痰)。2. 穴位按摩:通鼻窍+强脾胃
迎香穴(鼻翼两侧):食指揉按3分钟,缓解鼻塞。足三里(膝盖下3寸):拇指按压至酸胀,每日2次,增强脾胃功能。
3. 起居防病要点
避风防寒:春季多风,出门戴围巾护住大椎穴,避免风寒直袭鼻窍。远离过敏原:晨起花粉浓度高,关窗并使用空气净化器;勤晒被褥防螨虫。适度运动:八段锦、慢跑等助阳气升发,促进脾运化,改善鼻腔循环。
春季阳气升发,正是健脾祛湿的黄金期。通过饮食、穴位、起居的综合调理,不仅能缓解鼻炎症状,更能改善体质,减少鼻炎复发。若症状顽固,建议在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辨证治疗,切勿盲目使用寒凉药物或长期依赖喷鼻激素。
温馨提醒:文中分享的方子一定要在中医指导下使用,切勿盲目试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