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汉尚书哪一个权力更大?满汉左右侍郎又是如何具体分工?

程思雨柔 2025-01-09 11:51:13

在清代的六部制度中,满汉双轨制一直是一个引人关注的话题。尚书作为一品大员,掌管着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的重要职权,而满汉尚书之间究竟谁更有实权呢?作为尚书的副手,满汉侍郎以及左右侍郎在具体分工上又有何不同?

一、满尚书地位常态高于汉尚书

满汉双轨制是清王朝统治的重要制度之一,自顺治五年六部增设汉尚书以来,满汉尚书并驾齐驱,共同治理朝政,但在实际运作中,满尚书与汉尚书的地位却并不对等。

按照《大清会典》的规定,"满尚书掌印,汉尚书主稿",这一条文明确了满汉尚书在职权上的差异。所谓"掌印",就是指满尚书是该部门的实际掌权者,重大决策和人事任免大权都掌握在满尚书手中;而"主稿"则意味着汉尚书更多是负责处理具体事务,起草公文,并不具有实质性的决策权。

康熙朝,经过数十年的文治武功,满洲贵族逐渐汉化,满汉官员在地位上趋于平等。雍正即位后,他将六部尚书的品级从正二品提升至从一品,使其跻身一品大员之列。这一举措虽然在名义上提高了汉尚书的地位,但满尚书仍然是各部的实际掌舵人。

乾隆时期,吏部满尚书张廷玉以大学士的身份兼管吏部长达十余年,汉尚书完全沦为二把手。张廷玉是乾隆帝的老师,深得圣心,以至于"军机处、吏部、宗人府三者不分,尽归张廷玉一手掌握",他以铁腕整肃吏治,决定着朝中所有官员的升迁,权倾朝野。

除吏部外,户部在处理财政税收大权上,历来也是满尚书说了算。据《清史稿》记载,乾隆五十四年,户部尚书福康安以军机大臣的身份兼管户部印务,而汉尚书孙士毅虽官拜协办大学士,却只能襄助部务,户部的决策大权牢牢掌控在满尚书福康安手里。

在军事将领的提拔任用上,兵部满尚书的话语权同样更重。据史料记载,清初的兵部满尚书多为皇亲国戚担任,如顺治朝的兵部尚书多尔衮、礼亲王代善等,他们凭借自身显赫的宗室身份和军功,在朝中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势,兵权自然尽归其掌控。

即便到了后期,满尚书仍是兵部的实际掌权者。同治年间,左宗棠以汉尚书的身份主持兵部军务,然而在新疆军务的决策上,他不得不服从满尚书载垣的指示,以至于两人因在新疆用兵问题上的分歧,爆发了激烈的争执。最后还是慈禧太后亲自裁决,责令左宗棠"嗣后一切军务悉听候载垣筹办"。

可见在满汉双轨制下,满尚书无疑是朝廷六部的实际掌舵人,真正的权力核心,而汉尚书虽名义上与满尚书平起平坐,但在职权、地位上却始终无法与之抗衡。这种制度性的不平等,使得满汉尚书之间形成了主次分明、尊卑有别的上下级关系,满尚书高人一等的地位在清代绝大多数时期都是一种常态。

二、汉尚书在特定情况下或可越居满尚书之上

尽管在满汉双轨制下,满尚书的地位常态高于汉尚书,但历史上也不乏汉尚书权倾朝野、 越居满尚书之上的案例。那么,是什么样的因素,使得汉尚书能够逆转这种制度性的劣势呢?

首先,官员的品级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权力的大小。清代官制规定,六部尚书虽为从一品,但若兼有更高品级,如拜为协办大学士、军机大臣等,无疑会令其权力大为提升。

以吏部汉尚书张廷玉为例,他在雍正七年即被擢拔为吏部左侍郎,四年后升任吏部汉尚书。张廷玉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善于察人识人,在吏部任上表现出色。乾隆帝深为赏识,先后三次将其提拔为大学士,使他成为实际主持吏部事务的总负责人。

史料记载,在乾隆十二年至二十七年的十五年间,张廷玉作为汉尚书兼大学士,一手遮天,不仅将吏部的人事任免大权牢牢掌控,甚至连户部、兵部的用人,也要由他过问。张廷玉权倾朝野,乾隆帝每日除理朝政外,必与张廷玉"日日宵分,夜以继日"地讨论国家大事。相比之下,吏部满尚书完全沦为陪衬,地位远不及张廷玉。

其次,官员个人的威望和资历,也是影响其权力大小的重要因素。晚清时期,户部汉尚书翁同龢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光绪八年,翁同龢以状元出身,资历颇深,又曾担任光绪帝的帝师,在朝中享有崇高威望。

由于长期主管户部,翁同龢对理财颇有心得,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的信任。尤其在筹措对日战争军费时,翁同龢运筹帷幄,多方设法,筹集白银3000余万两,为战争胜利立下汗马功劳。太后和皇帝对他赞誉有加,权势甚至凌驾于满尚书福锟之上。

当时外界议论纷纷,都认为以翁同龢的资望,完全可以接替福锟出任军机大臣。《清史稿》也评价道:"同龢名重朝野,兼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大臣,势倾中外,至是盖欲用为军机大臣。"

最后,满尚书自身能力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汉尚书的话语权。同治、光绪年间,崇绮曾担任满洲户部尚书长达十年之久。虽身为皇亲国戚,又是同治帝的岳父,却是个名副其实的"废物"。

据《清史稿》记载,崇绮"性拙静,不闲财赋","性桢愚,不知大体,常语多妄言,人皆厌之"。在户部任上,崇绮对理财如同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以至于国库空虚,民生凋敝。

在此情况下,户部汉尚书阎敬铭不得不挺身而出,代崇绮行使职权。阎敬铭也是个宗室子弟,与崇绮同科进士,但其才华和能力远在崇绮之上。他针对当时屡禁不止的"捐纳"之弊,力排众议,裁汰冗员,整顿吏治,使得捐纳积弊渐见清理。

光绪八年,崇绮被罢官查办,阎敬铭接替其位,继续担任户部满尚书,直至光绪十一年。在长达十年的仕途生涯中,无论崇绮还是阎敬铭掌印,实际主持户部军务的都是阎敬铭。他的才干和能力,远远超过了空有虚名的满尚书崇绮。

三、晚清时期汉尚书掌权案例增多

纵观清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形势的发展,满汉尚书权力消长的态势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尤其到了晚清时期,汉尚书掌权的案例明显增多,这种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而是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时代背景。

19世纪中叶以后,清王朝频频遭受列强入侵,国力日趋衰弱。慈禧太后和一众顽固派惶惶不可终日,为稳固其统治,被迫对满汉制度做出一些松动和调整。同治元年,慈禧颁布上谕,首开汉人任军机大臣之例,任命曾国藩、李鸿章为协办大学士。

随后的数十年间,左宗棠、张之洞等一批汉族精英相继被擢升为军机大臣,在朝中和军中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虽然军机处满汉大臣的数量仍维持在2:1的比例,但汉臣在实际运作中已占据了重要地位。

与此同时,在各部院中,汉族精英也逐渐成为决策层的中坚力量。光绪朝的吏部,先后有李鸿章、张之洞、翁同龢等实力派汉臣出任左、右侍郎和尚书。其中李鸿章更是权倾朝野,号称"朝无二李",凌驾于吏部满尚书之上。

即便在关系军国大计的兵部,汉尚书左宗棠、刘坤一等人的地位也丝毫不逊于满尚书。《清史稿》称左宗棠"以两江总督兼管兵部,势任其专,部中大小悉决于宗棠"。

此外,户部、刑部的汉尚书也频频显露头角。同治朝户部左侍郎马建忠曾力排众议,极力反对"捐纳"之弊,并著书立说,对整顿财政多有建树。刑部汉尚书杨崇伊则秉公执法,平反冤狱,被誉为"铁面黑尚书"。

晚清汉尚书权势的上升,还与当时的政治格局密不可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后,清廷为镇压起义不得不起用曾国藩、左宗棠等汉人名臣,还允许其在各省建立幕府,养兵自重。战争结束后,这些汉臣拥兵自重、营私结党之风却难以遏制。

与此同时,洋务派在朝中的地位也与日俱增,李鸿章、张之洞、翁同龢等人成为洋务运动的中坚力量,他们主张学习西方,变法图强,这与顽固派的保守思想形成了鲜明对比。在变法和守旧的激烈博弈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汉臣逐渐占据上风。

当然,满汉博弈绝非一日之寒,其间经历了方兴未艾、逐渐深化直至白热化的漫长过程。同治初年,满汉平等的口号虽已喊出,但汉臣的地位依然岌岌可危。左宗棠曾直言不讳地说:"国初定鼎,六部无汉尚书,至雍正始分满汉并列。今日外任汉官,已居十之七八,惟京堂犹满洲多,是以满洲终不以汉官为可任使也。"

而到了光绪年间,汉臣集团的力量已具规模,改革势在必行。甲午战败,列强环伺,内忧外患,逼得顽固派不得不做出一定让步。光绪帝多次召见汉臣代表,询问时政,举荐新进,改组内阁,任用革新派大臣,展开"百日维新"。

尽管维新最终以失败告终,君主专制统治也因义和团运动而迅速走向覆灭,但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作为改革中坚力量的汉族精英,无疑为历史的进程注入了新的动力。而这股力量的集中体现,正是晚清汉尚书权势的迅速攀升。

四、左侍郎与右侍郎分工遵循"左内右外"原则

在满汉双轨制下,六部侍郎的设置与尚书如出一辙,亦分满汉而治。那么在具体分工上,左右侍郎是否也存在尊卑有别呢?考诸史料,虽未见明确记载,但或可从一些史实佐证端倪。

清承明制,六部侍郎名义上虽为尚书僚属,实则与尚书各司其职,自成系统。以吏部而言,掌管文官铨选的吏部,左侍郎向来负责京官选拔,右侍郎则负责外官遴选。这种分工模式一直延续到清代,成为约定俗成的惯例。

康熙十八年,吏部左侍郎徐乾学秉承明朝旧制,编纂成《古今铨镜》一书,系统总结了历代文官铨选的法度。自此之后,京官铨选悉按此书施行,查核官员勤惰,裁汰冗员,堪称吏部"家法"。

右侍郎虽名义上负责外官铨选,但因外官品级普遍较低,且京官出缺也多从外官中遴选,故其地位略逊左侍郎一筹。直到雍正朝,吏部右侍郎凌柟才力排众议,将外官选拔的权力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

与吏部类似,礼部的分工也体现出"左内右外"的原则。所谓"内",主要指京师的祭祀、庙贡、仪制等礼仪事务,向由礼部左侍郎分管。而天下贡院、乡试、科举等,则归右侍郎掌控。

乾隆四十五年进士董诰官至礼部右侍郎,深谙科举之弊。他针对"冒籍"顽疾,严查冒籍贡生,逐一复核,对违例者予以严惩;还编纂成《广贤规》一书,革除科场积弊。此书成为此后主持科举的"必读书"。

"左内右外"的分工模式在刑部、兵部、户部或多或少也有体现。刑部左侍郎掌管京师刑狱,审理京城命案;右侍郎则掌外省刑狱,督察各省审判。兵部左侍郎常主京营兵马的调遣,右侍郎则负责各省军费饷银的拨付。至于总理天下财赋的户部,左侍郎掌京师钱粮,总理田赋,右侍郎则负责各省漕运、盐税等。

然而,"左内右外"的分工并非泾渭分明,在一些情况下也会出现交叉重叠。以工部为例,因与营缮、水利等民生攸关,向由满汉官员共同参与决策。同治年间,工部左侍郎潘祖荫、右侍郎李鹤年即是鼎鼎大名的"漕运状元",二人通力合作,极大地缓解了江南水患。

此外,因朝廷选人标准的差异,"左内右外"的分工界限也并非一成不变。以刑部而言,乾隆后期的刑部左侍郎多有翰林出身,如纪昀、长麟等,他们虽职掌京师刑名,却偏重文职;而武英殿大学士兼刑部右侍郎英和,则因其满洲贵族的身份和军功,对朝廷刑狱拥有更大的决策权。

尽管如此,"左内右外"作为清代六部侍郎分工的基本原则,还是得到了普遍遵循。这种分工模式虽不如满汉尚书般泾渭分明,但也体现出了一定的尊卑差等。若以现代官场来类比,左侍郎可谓常务副部长,右侍郎则类似一般副部。而一旦尚书出缺,左侍郎无疑是升任的不二人选。

五、左侍郎地位略高于右侍郎

在满汉双轨制下,六部侍郎虽名义平等,但左右侍郎在地位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虽不如满汉尚书那般明显,却也构成了左右侍郎权力的微妙消长。

从朝廷任官的惯例来看,左侍郎确实要略高半筹。康熙朝开始,六部侍郎分左右而设,皆从内阁中书省、詹事府、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选拔。但考诸实际,左侍郎多从三省、詹事府等"显位"选拔,而右侍郎或出自通政司、大理寺一类的"末位"。

以吏部为例,清初吏部右侍郎多有由通政司、大理寺升迁而来,如顺治六年的右侍郎王徵、康熙四十四年的右侍郎赵申喆等,皆由通政司侍郎升任。而同期的吏部左侍郎,如康熙五年的左侍郎王熙凤,康熙二十一年的王鸿绪,皆由内阁学士、詹事府少詹事擢升。由此可见一斑。

除任官出身外,左侍郎掌管的政务似乎也更为重要。以兵部而言,左侍郎除京营兵马外,还负责全国武选、保甲、军功爵赏等事务,右侍郎掌管的多为军需、军饷等后勤事务。户部亦然,左侍郎总理天下财赋,钱粮大权在握,右侍郎所掌漕运、盐茶虽关系民生,但在财政大权面前似乎也略逊一筹。

在官员的升迁上,左侍郎也比右侍郎更占优势。乾隆后期,吏部左侍郎多升任尚书,如孙士毅、戴衢亨等,而同期的右侍郎则鲜有擢升。道光年间吏部右侍郎李?,历任二十余年,最后也只是致仕,并未晋升尚书。

诚然,左右侍郎并非泾渭分明,不乏右转左、左转右的案例。譬如雍正朝时,詹事府少詹事张伯行改任工部右侍郎,户部右侍郎张廷玉升任左侍郎,兵部右侍郎张朝宗调任刑部左侍郎等。但总的来说,左侍郎确实要比右侍郎更受朝廷青睐。

从俸禄待遇上看,左侍郎也比右侍郎高出一筹。据《钦定大清会典》记载,六部侍郎俸银皆为一百六十两。但康熙后期,朝廷明确规定,六部左侍郎每年额外加赏五十两,部分官员甚至加赏八十两。同时,朝廷还为左侍郎配备四匹马、四名仆役,右侍郎则为二匹马、二名仆役。

造成左右侍郎地位悬殊的原因,恐怕还要追溯到明代。明制六部侍郎虽同为从二品,但吏部左侍郎的地位尤其崇高,与六部尚书平起平坐。《明史》称:"吏部左侍郎,官品虽仅正二品,然视他部尚书尚不让。盖以选人任官,关系至重,故其位亚宰相而已。"

清承明制,六部等级虽已齐一,但吏部左侍郎作为选官任人的第一把手,其权力之大,影响力之广,自非右侍郎所能比拟。兵部左侍郎武选名臣,户部左侍郎总理财务,刑部左侍郎执掌狱案,皆身居要津,举足轻重。

当然,右侍郎也并非无足轻重。事实上,一些政绩卓著的右侍郎,其声望丝毫不逊于左侍郎。同治元年,户部右侍郎倭仁由于筹款能力出众,深受慈禧宠信,官至协办大学士。光绪初年,刑部右侍郎李端棻平反冤狱,刚正不阿的作风赢得朝野敬重。

0 阅读:51
程思雨柔

程思雨柔

程思雨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