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若早死十年,千古一帝稳了,却成亡国昏君

高山历史 2025-02-20 14:42:36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里,后人对帝王们的功绩和过错不断进行评判。有些帝王年纪轻轻就离世了,人们常会惋惜地说,要是他们还活着,历史也许就不一样了;而有些帝王,由于活得时间太长,导致他们在历史中的地位和评价陡然变差,让人忍不住感叹,他们要是能早点离世,说不定还能留下个好名声,也能让后人有更多的想象余地。

按照这些帝王倘若早逝或许会得到的评价,和历史最终给他们做出的定论所存在的反差程度,大体能够划分为三个层级。

【第三档:前期辉煌,后期翻车的“过山车帝王”】

咱先讲讲第三档。在现代人看来,这一档的帝王其实还算可以。但要是他们能早点去世,那局面也许会更佳,甚至好到超乎想象呢。

这一档的典型人物包括东晋十六国时前秦的天王苻坚,还有唐代的唐玄宗李隆基。选他们的原因在于,像这种后期发展呈下滑趋势的帝王挺多的,毕竟人很难一辈子都干劲十足地工作,时不时也想过过舒坦日子、偷会儿懒。

然而苻坚和李隆基后期的没落,可谓是骤降式的,就像坐过山车似的,落差特别大。

苻坚是西晋五胡乱华之后,第一个把北方统一起来的强大君主,他的功绩相当显著。可要是他没在内部情况还没稳定的时候,就冲动地去攻打东晋,挑起淝水之战,最后打了败仗,又被自己的手下姚苌给勒死了,这使得前秦的江山一下子就垮掉了。

就当时前秦那广阔的疆域来说,要是能够稳稳当当发展好几代,后面的子孙再努力上进一些,说不定北魏的兴盛能提早个几十年出现呢,要是这样的话,那可能就没拓跋氏啥事儿了。

咱瞧瞧李隆基,他早期造就的开元盛世,在整个封建王朝的历程里,综合评价那可是相当高的,处在一流水平。要是把这开元盛世和后来的康乾盛世放一块儿比,康乾盛世就有点不太够格了,就算是永乐盛世跟开元盛世一比,那也略微差点儿意思。

然而安史之乱一经爆发,都城长安、洛阳接连被叛军攻占。虽说后来这两京得以收复,可大唐已然山河残破,从此陷入了藩镇割据的艰难局面,加之吐蕃等外族对其怀有觊觎之心,晚唐也就难以再恢复往昔的辉煌了。

要是苻坚和李隆基能早点去世,那以后的悲剧可能还是会出现,不过起码跟他们没什么关系了。就凭他们前半辈子的功绩,绝对够格进入超一流帝王的候选行列。然而,遗憾的是,他们活得时间太长,把自己的好名声给亲手搞没了。

【第二档:被时间暴露短板的 “潜力帝王”】

第二档的帝王包括唐宣宗李忱、宋太宗赵光义以及清宣宗道光。这几位帝王看上去平平常常,甚至存在不少被人吐槽的地方,但实际上他们的能力还算不错。

唐宣宗李忱被称作“小太宗”。他当皇帝的时候,对藩镇进行削弱,让牛李党争得以终结,对吏治加以整顿,对宗室和宦官的权力予以限制,还为甘露之变中蒙冤的官员平反。在对外方面,他打退了吐蕃,收复了河西,让塞北得以安定,平定了安南,接纳了张议潮并设立归义军,取得的政绩相当显著。

他的能力算中等偏上,可性格却猜忌又残忍。那时外部环境较好,是吐蕃发生内乱,才让他的政绩显得较为突出。在他 44 岁之后,各地藩镇纷纷叛乱,大唐在他离世 50 年后走向灭亡,有人就认为大唐是亡在宣宗手上。要是他在 40 岁前就去世了,那“小太宗”这个名号也许会更加响亮呢。

宋太宗赵光义在网络上挺“红”的,还被戏称为“高粱河车神”。在高粱河之战里,他打了败仗,坐着驴车逃跑了。不过呢,在这之前,宋军拿下了涿州和冀州,都快到幽州城跟前了。

柴荣北伐只攻取了瀛州、莫州、易州这三个州,其中易州并不在燕云地区。相较而言,赵光义的战果和柴荣差不多,而赵光义攻占的区域战略意义更为重大。要是赵光义刚到幽州城时就如柴荣那般突然去世,凭借比柴荣更出色的战果,或许会成为“要是这人没死,能不能收复燕云十六州”这一假设的核心人物。

清宣宗道光,常常被人们和第一次鸦片战争联系在一起。1840 年,道光已然 58 岁,要是他能早些离世,或许就能躲开背负鸦片战争这口黑锅了。

事实上,在清朝的诸位天子中,他的能力算是挺不错的。依我看,在所有清朝皇帝里,他的实力能够位居第三,仅在皇太极和雍正之后,比康熙和乾隆要强。

道光在诸多方面的表现算是中等偏上,而且生活上勤俭节约。要不是因为扛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转折点的重担,他大概也不会被当作清朝从强盛走向衰落的、具有标志性的昏庸之君。

【第一档:生死之间,天壤之别的 “传奇帝王”】

最后来说说第一档。既然是这一档,那得满足早亡或者正常离世后,历史评价会出现极大反转的条件。依我看,这第一档的人选肯定是宋徽宗了。

在靖康之变中沦为俘虏时,宋徽宗赵佶已然四十四岁,在帝王这个群体里,算是活得岁数不短了。但倘若在他四十二岁时,也就是金军南下之前,他就离世了,那情况可就全然不同了。

咱来瞅瞅宋徽宗以前的事儿:在国内,把宋江、方腊起义给平定了;在国外,主动向西征战,把长久被吐蕃各部占着的河湟地区给收复了,接着还和金国联手把辽给灭了,拿回了燕云十六州里的六个州。虽说这些城里的钱财都被金国给抢光了,可实实在在的地盘到底是收回来了。

在宋徽宗的四处征战中,北宋的版图扩展到了其存在期间的最大范围。确实,宋徽宗42岁的时候,北宋的疆域比起太祖赵匡胤那会儿要大许多。要是这时候宋徽宗去世,那他既有着开拓疆土的功劳,又把老对头辽国给灭了,而且北宋的经济向来是比较兴旺的,就更别提他在艺术方面的非凡成就了。

这样一来,他可以说是“全能型选手”,是能成为千古一帝的有力角逐者。然而后来,北宋被金国给灭了,宋徽宗多活的那几年,使他变成了中国历史上昏君里能排进前三的人。多活一年,评价就截然不同,要是少活一年,那就是一代英主了。

不得不讲,对于一些帝王来讲,活着倒真不如早些离世,好留下个好名声。

0 阅读:17
高山历史

高山历史

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