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膀痛就是肩周炎吗?其实不是,85%的老年人肩膀痛是什么病?

小小的科学 2025-01-25 07:06:05

“哎,这肩膀又酸又痛,抬不起来,是不是肩周炎犯了?”这是很多中老年人的常见困惑。肩膀痛,似乎成了年纪大了之后的“标配”,随便去个诊所,大夫一看就说:“没啥大事,肩周炎嘛,多锻炼锻炼就好了。”

可问题是,有些人锻炼了,反而越练越痛,甚至晚上疼得睡不着,肩膀活动范围越来越小,最后连简单的穿衣服都成了难事。

其实,很多人把肩膀痛直接归为肩周炎,这是个大误区。肩膀痛的原因多种多样,肩周炎只是其中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85%以上的老年人肩膀痛,其实是“肩袖损伤”在作怪,而不是肩周炎!

如果把肩袖损伤当成肩周炎来处理,不仅治不好病,还可能加重病情。今天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肩膀痛到底是怎么回事,肩袖损伤和肩周炎有什么区别,又该如何应对这种常见的健康问题。

肩膀痛的真相:肩袖损伤才是幕后黑手

肩膀痛的原因很多,肩周炎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对于老年人来说,肩袖损伤才是最常见的病因。肩袖是什么?

它是由肩膀周围的四块肌肉和肌腱组成的一个“袖套”,负责稳定和推动肩关节的活动。简单来说,肩袖就像肩膀的“马达”,没有它,肩膀就转不动、抬不动。

随着年龄增长,肩袖会逐渐退化,变得脆弱。

如果再加上过度使用或者外伤,就容易出现撕裂或损伤,导致肩膀疼痛、活动受限。而这种疼痛,很多时候会被误诊为肩周炎。

肩袖损伤和肩周炎,差别在哪?

很多人分不清肩袖损伤和肩周炎,甚至连一些医生也容易混淆。其实,两者的表现和病因有很大不同。

肩周炎,俗称“冻结肩”或者“五十肩”,是肩关节囊的无菌性炎症,主要表现为肩膀僵硬、疼痛,活动范围受限,但一般不会影响肩膀的力量。中医认为,肩周炎多与气血不足、风寒湿邪有关,属于“痹证”的范畴。

而肩袖损伤,则是肩袖肌腱的撕裂或退化,疼痛多发生在肩膀的前侧或外侧,尤其是在抬手或者提东西时会加重。严重的肩袖损伤还会导致肩膀力量减弱,甚至无法抬起手臂。

简单来说,肩周炎是“僵硬为主,活动受限”,而肩袖损伤是“疼痛为主,力量不足”。

85%的老年人肩膀痛,为什么是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之所以在老年人中高发,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肩袖退化年龄增长后,肩袖的肌腱会随着时间逐渐老化,弹性和强度下降,稍有用力就容易撕裂。

第二,过度使用很多老年人年轻时体力劳动较多,比如长期搬重物、抬手工作等,导致肩袖早早磨损。积累到老年后,肩袖问题就会集中爆发。

第三,外伤或不当锻炼有些老年人为了“治肩膀痛”,盲目做大幅度的肩膀锻炼,比如甩肩、拉伸,反而加重了肩袖的损伤。

肩袖损伤的典型表现有哪些?

肩袖损伤的症状多种多样,但以下几种表现最为常见:

第一,肩膀疼痛,尤其是夜间加重肩袖损伤的疼痛多位于肩膀的前侧或外侧,活动时加重,夜间尤其明显,甚至会痛得睡不着觉。

第二,抬手困难,力量减弱肩袖损伤的人往往难以完成抬手、梳头等动作,甚至连拎个水壶都觉得费劲。这是因为肩袖负责肩膀的旋转和抬举功能,一旦损伤,肩膀的力量就会明显下降。

第三,特定动作疼痛比如将手放到背后或者伸向高处时,肩膀会感到剧烈疼痛。这种疼痛通常是肩袖撕裂的“信号”。

肩袖损伤如何治疗?

肩袖损伤的治疗需要根据损伤的程度来决定。如果是轻度损伤,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缓解症状;而严重撕裂则可能需要手术修补。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治疗方法:

第一,休息和避免过度使用肩袖损伤后,最重要的是避免进一步劳损。减少提重物、举高、反复旋转肩膀的动作,给肩袖“喘口气”。

第二,中医治疗,活血化瘀中医认为,肩袖损伤属于“瘀血阻滞”的范畴,可以通过针灸、推拿、拔罐等方式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同时,服用一些活血化瘀、补肝肾的中药,比如当归、川芎、杜仲等,也有助于修复肩袖肌腱。

第三,康复锻炼对于轻度损伤的患者,可以进行一些针对性的康复锻炼,比如肩关节的主动活动和被动拉伸,帮助恢复肩膀的活动能力。但要注意动作幅度不能过大,以免加重损伤。

第四,药物和物理治疗局部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比如膏药、止痛贴)或者接受超声波、热疗等物理治疗,也可以减轻炎症,促进修复。

第五,手术修复如果肩袖撕裂面积较大,保守治疗无效,就需要通过手术修复撕裂的肌腱。这种手术通常效果较好,但术后需要进行长期的康复训练。

如何预防肩袖损伤?

肩袖损伤虽然常见,但通过日常的调养和预防,可以大大降低发病风险。

第一,避免过度使用肩膀尤其是老年人,尽量避免提重物、长时间举高手臂等动作。如果需要长时间工作,可以适当休息,让肩膀放松。

第二,适度锻炼,增强肩袖力量可以进行一些轻柔的肩膀锻炼,比如划圈、吊环拉伸等,增强肩袖的弹性和力量。但要注意动作幅度不宜过大,避免损伤。

第三,注意保暖,防止肩膀受凉中医讲“风寒湿邪易侵关节”,肩膀受凉会加重疼痛和僵硬。因此,日常要注意保暖,尤其是冬季和空调房内。

第四,定期检查,早发现早治疗如果肩膀出现疼痛、力量减弱等异常表现,应尽早就医,排查是否存在肩袖问题。

结语:肩膀痛,别急着说是肩周炎

肩膀痛不是小事,尤其是老年人,要警惕肩袖损伤这个“幕后黑手”。

如果你的肩膀痛伴随夜间加重、抬手困难、力量减弱等表现,就要尽快检查,不要一味当成肩周炎来处理。通过科学的治疗和调养,可以有效缓解症状,让肩膀重新恢复灵活。健康的肩膀,才能撑起幸福的晚年生活!

参考文献:

1. 《中华骨科杂志》。肩袖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2. 《中国中医药报》。肩关节疾病的中医辨证与针灸治疗。

3. 世界卫生组织。老年人肌肉骨骼健康指南。

4.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肩袖损伤的康复训练研究。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

0 阅读:0
小小的科学

小小的科学

传递医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