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阎连科提干失败退伍回家,在火车上突然被叫住:快下车!

一份历史白名单 2023-12-23 07:54:06

“阎连科,你快下车,好事儿!”

1981年年底,济南火车站月台上,一位军人焦急地高喊阎连科的名字。

一个二十岁左右的青年急匆匆地走下火车,他正是那名军人急切寻找的阎连科。

军人告诉阎连科,现在部队中有一个提干的名额,如果愿意,便留下;若不愿,就回去。

阎连科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惊呆了,他这刚刚办完退伍手续,打算回老家去当村干部,可眼下却告诉他有提干的名额,何去何从,就看他自己的选择。

这阎连科究竟有何过人之处,能得到部队如此青睐?

一边是亲切熟悉的故乡,一边是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军队,阎连科最终会做出何种选择?

阎连科1958年出生于河南嵩县,饥饿和贫穷成了他童年最深刻的记忆。

农村的孩子很小就是家里的劳动力,可是每日辛苦地劳作之后,还是不能填饱肚子。阎连科暗暗发誓,一定要跳出农门,娶个城里媳妇。再不济在村里当个村干部也行。

可是要如何才能跳出农门,阎连科并没有什么具体目标。

在阎连科迷茫的时候,是大姐床头堆放的书籍,为他点明方向。

每有闲暇,他便埋头于书海中,那些散发着墨香的书籍,在他心灵深处激起涟漪,让他感受到了生命不同的可能。

小说《分界线》作者张抗抗原本只是北大荒的女知青,却因这部作品获得了调往哈尔滨的机会。

阎连科从张抗抗的经历中受到了启发,他也想靠写作来跳出农门,可惜那些他呕心沥血写出来的文字,终究沦为了母亲生火的燃料。

写作这条脱离农村的道路被阻断,阎连科又选择了另一条路,投笔从戎。

1978年,阎连科踏入军营,成为济南军区新兵连的一名战士,他因一手漂亮的字被推为黑板报的负责人。

在军队里,像阎连科这样擅长舞文弄墨的人并不多见,他很快就被调到师部的图书馆担任管理员。

这下阎连科可是如获至宝,他贪婪地在书海中畅游,每当灵感涌现,他便放下书本,在纸上挥洒自如。他的知识储备和对看问题的角度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1979年2月,中越边境战火重燃,济南军区准备选拔精兵强将开赴前线。

阎连科射击成绩优异,也在入选之列,热血男儿谁不想建功立业保家卫国。

可是,一则“武汉军区开设了一期小说创作学习班”的消息,让阎连科命运的齿轮发生了转动。

能文能武的他被领导推荐去武汉深造。

经过系统学习的阎连科写出了《天麻的故事》,刊登在武汉军区的《战斗》报上,短短三千余字,稿费却高达八元。

阎连科手握报纸,蹲在厕所里,一遍又一遍地读着自己的文字,激动万分。

新兵阎连科写的文上报纸了一事在部队引起了不少的轰动,他也因此被调至营部,负责新闻报道。

凭借一支笔,阎连科入了党,还连续两次荣立三等功,他以为自己可以稳稳地获得提干机会,留在城市里了。

可是,就在阎连科准备申请提干时,上级突然发布文件,要求提干的干部必须经过军校培训,不再直接从战士中提拔。

这也意味着阎连科的部队梦破灭了,他只能选择退伍,他想回家去当个村干部也挺好。

1981年年底,23岁的阎连科带着110元退伍费,登上了返乡的火车。

然而,就在火车即将启动的瞬间,站台上突然冲进来一辆吉普车,阎连科的团长跳下车声嘶力竭地大喊:

“阎连科!你快出来,好事儿!”

原来,军区刚刚下达了三十多个培养文化骨干的指标,阎连科因为文笔出色也在名单之列,这也意味着他提干的事有了转机。

这个消息太过突然,阎连科顿时不知所措。

团长建议他回家和父母商量商量,提干指标为他保留半个月。

半个月后,阎连科卖猪还掉了退伍费,再次回到了部队。

1982年,阎连科成功提干,终于实现了他跳出农门,成为国家干部的梦想。

意气风发的他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未来的某一天,会因为一部小说结束军旅生涯。

阎连科创作不为消遣,不关情怀,只为谋生。

是写作让他得以提干,也让他遇见了条件优越的人生伴侣。

他对待写作的态度无比虔诚,一旦进入写作状态就会浑然忘我,就像老僧入定一样,任你外界喧嚣,他自岿然不动。

1985年,阎连科首部中篇小说在《昆仑》杂志上刊登。杂志社寄来的样刊和八百元稿费,宛如一记春雷,震响了他寂静的创作之路。

阎连科把写作当成了终身事业,为了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他还前往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求学。

这是一段孤独的时光。长时间的案牍劳形,阎连科病痛缠身。为了继续写作,他特别订制了一套适应自己身体状况的“写作椅”,以肘悬空,斜板前铺就的稿纸上,文如泉涌。

2003年,一部名为《受活》的长篇小说横空出世,这部作品悲壮、荒诞且神秘,是那一年唯一荣获老舍优秀长篇小说奖的作品。

有人赞誉它为特殊历史时期的“民族精神史”和“中国的百年孤独”,而有人指责其过于荒诞,不符合现实逻辑,甚至认为其结构诡异,阅读起来困难重重。

阎连科对于这些争议不屑一顾,然而他未曾预料到,这场舆论风波会改变他的命运。

2004年10月,阎连科应凤凰卫视之邀,在《名人面对面》节目中亮相。

节目播出后的第二天,他突然接到领导来电:“连科,你一直要求离开部队,首长考虑了一下,觉得我们部队已经无法容纳你,你可以走了!”电话随即挂断。

随后,阎连科的人生陷入了低谷,写作也遭遇了瓶颈。他开始质疑写作的意义,探寻创作的最大自由。

2009年,阎连科偶然邂逅了北京西南四环的花乡森林公园。这里花香四溢,曲径通幽,使他心驰神往。他倾尽积蓄,四处借钱,在公园里租下一块土地,命名为“711号园”。在这里,他彻底放飞了自己的灵魂。

写在最后

也许是711号园带来的灵感,阎连科接连完成了五部作品。写作对阎连科来说已不再是谋生手段,而是肉体与灵魂的双重救赎。

他以自己家族为蓝本创作的《我与父辈》,看哭了无数人。

阎连科的作品在国际上知名度很高,他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还获得了卡夫卡奖。

写作已然融入了他的生命,如今,65岁的他依旧在用笔写着别人和自己的故事,他说他会一直写下去,直到与这个世界告别的那一天。

---end---

作者:水生木

编辑:鸢儿

1 阅读:67

一份历史白名单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