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种中药的最王者,帮助大家记忆而未来应用,你知道了吗?

言身的记事本 2025-01-04 15:09:03

中药的四性是针对病人的病症寒热特点,用对寒药、热药、温药、凉药。有些病冷热交替,那就寒药和热药一起用,但哪个多、哪个少,要看具体情况。如果遇到假热真寒(看着热其实是寒)或假寒真热(看着冷其实是热)的情况,要分清楚,用热药治真寒,用寒药治真热,必要时可以加点“反作用”的药辅助。

中药的四性就是四气,其实就是药的“属性”,指寒、热、温、凉。比如:

寒凉药是降火的,比如金银花、石膏,适合热性病;温热药是驱寒的,比如干姜、肉桂,适合寒性病。有人也把“平性”加进来,说平性药既不偏寒也不偏热,药性温和,比如白扁豆。

四气从哪来的?古代有两个说法:

天生的:药的属性是从大自然来的,比如春天暖,所以春天的药性多温;夏天热,药性多热;秋天凉,药性多凉;冬天冷,药性多寒。吃了才知道:中药寒、热、温、凉的性,是根据吃了以后对人体的作用总结出来的。比如寒性药能降火,热性药能暖身,这样反推药的属性。

四气怎么用在临床上?

辨证用药:一定要分清病是热性的还是寒性的,阳虚还是阴虚。比如真寒假热(表面发烧但本质虚寒)就要用热药治本,真热假寒就用寒药治本。冷热搭配:有些病冷热夹杂,比如胃寒但肠热,就要寒药和热药一起用。比如经典的“半夏泻心汤”就是寒温结合的好例子。根据季节用药:夏天太热,就尽量少用热药;冬天太冷,就别用寒药。这是顺应自然规律,免得药性跟季节“对着干”。
0 阅读:36

评论列表

中医写下上千亿次药量能知道如何來吗

中医写下上千亿次药量能知道如何來吗

2
2025-01-06 15:17

哇.中医好历害的最王者。药決定能不能治病。药量更是決定病好的快慢。但中医连決定病好的快慢這么重要的因素都说不出來自己如何定药量还在说能治病。 现在把问题拿出來。中医回答不了恼羞成怒 只能说些什么汉奸、造谣、日本人.收钱、帮外国人、黑中医之类。來安慰中医那顆脆弱的玻璃心(比如小和尚、andy、中医是道西医是刀、梦幻、用户13xxx92、雪尘、390155483、用户70xxx16、依然像昨天)。 中医己经做啦5000年的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己经上瘾啦 认为做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那才叫医者父母心。中医还想把这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医者父母心再传承5000年.当然啦。中医这种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的的心态是如何来的 难道中医们小时候生病啦 中医们父母开心的开酒庆祝才导致中医们喜欢看自己孩子病的越久越好的

言身的记事本

言身的记事本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