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年12月30日, 中越双方经过16轮谈判,签订《中越陆地边界条约》。00年8月和11月,中越双方在河内和北京举行两次会议,宣布中越联合勘界委员会正式成立。根据中越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将在中越边界全线埋设1537座界碑,并在边界实地勘定1347公里边界线。
01年12月27日,中越陆地边界的第一块花岗岩界碑在越南芒街立下。
从02年10月开始,双方在两国边界全线开展勘界立碑工作。为了加快勘界立碑进程,中越双方一致同意采取先易后难的原则。
05年是中越陆地边界勘界工作取得重要成果的一年,1月至10月底确定基本界碑位225个,增设辅助碑位50个,坚立界碑359块,测定界碑点位189个,确定边界线约170.858公里,勘界进度明显加快。
06年6月,中越边界全线已确认、设立和精确测定界碑800余座,勘定界线700多公里。
2007年底,完成勘界野外作业任务量的88%。
08年12月31日,中越双方就中越陆地边界勘界剩余问题达成一致,如期实现了两国在年内完成陆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的目标。
2008年的最后一天,中越两国如遇到了很多难题,其中最直接的,是事实上,中越两国在勘界立碑过程中期完成了陆地边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如何处理边境战争遭留下来的大量地雷和爆炸物……
8年勘界前松后紧
中越两国山水相连,有着1300多公里的陆地边界线。1999年12月30日中越两国政府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陆地边界条约》,两国开始在中越边境进行勘界立碑和清障排雷工作。
00年8月和11月,中越联合勘界委员会正式成立,并开始起草勘界有关法律文件。根据中越两国政府达成的协议,将在中越边界全线埋设1537座界碑。
按照国际惯例,陆地边界谈判的第步,就是两国各自提出边界主张线。在最初的边界主张线提出来后,两国专家组比对发现,中越主张线存在近300处争议。但双方在详细谈判协商后,确定真正有争议的地方只有164处,共计227平方公里。
后来,中越双方经过16轮谈判.最终签订了《中越陆地边界条约》。在有争议的227平方公里土地中,113平方公里划归越南,114平方公里划归中国。有知情人士透露,中越勘界明显呈现出前松后紧的态势。从22001到2006年的5年间,勘界工作只完成了总任务量的50%。而2006到2008年,勘界工作则进展迅速。尤其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2007和2008年间,越南很早就遭到了国际游资的冲击,外汇储备医乏的越南方面不得不请求中国援手,在这样的背景下,原来步履艰难的边境勘界谈判难题,迅速迎刃而解。
中越边境到底有多少雷
在勘界过程中,自然条件险恶是一大难题, 而最大的难题,是一些地方遗留的地雷。
在上世纪那场长达10年之久的边境局部战争中,中越双方共布设各种地雷百万余枚。 除越军在边境上埋设了大量地雷外, 我边防部队及民兵为了自卫,也在边境一带和阵地前沿埋设了地雷。多批部队轮战,也反复埋雷。从而,在中越边境形成了一个地雷与炮弹、炸弹、手榴弹、子弹等各种爆炸物交织在一起的、高密度的混乱雷区。在一些重点雷区,最密集的地方1平方米之内有四五枚地雷。
但没有人知道在中越边境到底有多少地雷。有人说有100万枚,有人说可能有200万枚。仅文山州一个地区,自1979年以来,因触雷导致伤亡的就有近6000人。因为有地雷, 文山还有数万亩土地不能耕种。
1992年至1994年,中国政府在中越边境组织了第一次大扫雷。第一次大扫雷主要是清除边境口岸, 通道,还有边防部队巡逻道路上的地雷。
从1997年开始,云南和广西边境地区又展开了世界军事史上最大规模的扫雷行动,即通常所说的第二次扫雷行动。在第二次扫雷行动中,军方一共扫除地雷50多万枚、爆炸物18万多发(件)。就在当年的主战场之一者阴山下,骷标志牌已被推倒,建起了一座万亩茶园,成为当地一个主要的茶叶加工基地。茶树长出的茶叶,已经采摘了好几年。
地雷的清除,为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对外开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在中越边境,6个国家级,13个省级边贸口岸和30多个边贸互市点,290多条边境通道在两国之间陆续开通。
但是,雷患并没有完全消除。由于中越边境地形复杂,很多地方无法完全彻底地扫除雷患。有的地方,为防止人和牲口踏雷,采取了封围措施,把危险区域圈了起来。
两次大规模的扫雷后,有人估计,圈起来的雷场大约还有40多平方公里,超过50万枚地雷和各类爆炸物。
这次为中越两国勘界服务而进行的扫雷,是第三次。主要任务是打通勘界通道,扫除新立界碑点以及周围的雷场,保障中越勘界人员顺利完成勘界立碑任务。
危险的地雷隐患
防坦克雷、防步兵雷、母子雷、连环雷、松发雷、跳雷等等十几个品种。 双方部队究竟在边境线上埋下了多少种型号的地雷, 谁也不知道。由于不同种类的雷引发原理不一样,排爆手段也不同。由多型号地雷组成的混合型雷场,最让工兵头疼。
困难之二是时间的久远,很多地雷和爆炸物已经严重锈蚀。再加上云南、广西地区山高林密,雨水较多,泥石流和山洪频发,一场大雨过后,有的雷埋藏位置、深度都发生了改变。
有一次雷队排雷时,爆破组炸开了地表上面30厘米的浮土层,工兵手持探雷针上前一探,不由出了一身冷汗。就在刚刚炸开浮土的地方,下面一层一层地累积了好几十颗地雷。
后来分析,这些地雷是顺着山沟被雨水冲刷到这里,又受到岩石阻挡,就密密麻麻地堆积了起来。
扫雷战士身上的“光荣疤”
按照战时的规定,工兵对地雷和爆炸物的扫除率,只要达到70%,步兵就可以发起冲击。而中越边境的每一次扫雷,要求的扫除率都是100%。每扫出一片雷区,官兵们都要手拉着手,用脚在上而踩一遍。
同样承担危险的,除了在一线直接扫雷的官兵,还包括每天背炸药上山的士兵。很多阵地和山头没有公路,扫雷爆破作业需要的炸药, 全靠边防连队的士兵背上山去。 有时候,需要动用一个连队的兵力,才能完成当天炸药的前送任务。
为确保不出现任何闪失,扫雷的时间一般都安排在上午8点到11点。因为这个时间段,人的精力最好,注意力可以高度集中。晚上为了保障充足的睡眠,也会尽量少安排一些娱乐活动, 按时熄灯睡觉。
在人员的搭配上,扫雷队也进行科学的组合。 扫雷兵都是从补充兵员中优先挑选的,新兵进入扫雷队后,第一年只做一些辅助工作,不直接进行排雷作业。在一线进行爆破和手工排雷作业的,都是经过工兵专业训练, 心理素质好的老兵和技术骨干。
因为南方潮湿的气候和数不清的蝗虫、毒蛇, 在扫雷队的官兵中,被虫蛇叮咬很常见,皮肤病在雨季出现得也很多。部队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全身洒雄黄酒,打预防针,扎绑腿等,但都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上过几次山的队员,都会在身上留下大大小小的伤疤,有的是因为皮肤溃烂,有的是被蛇咬……
外媒:越在边界谈判让步太多
2008年底,中国和越南完成了陆界全线勘界立碑工作。然而,一些西方媒体却似乎不愿看到两个国家走近,称越南在中越边界读判中让步太多。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篇报道称,许多越南人认为他们的政府受到北京方面的压力,不得不签订“仅仅对中国有利”的协议。
对此,越南政府边界读判代表团团长、越南副外长武勇对当地媒体表示,越中边界谈判是在相互尊重主权的基础上进行的,这是越中关系中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越南并非如外国某些网站所说的那样向这个或那个国家‘割让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