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发状态,说到甜中带苦的蜂蜜剩不多了。
有些朋友询问为什么会发苦,印象里蜂蜜好像都是甜的,是季节原因还是其他什么因素导致的?
其实不光有泛苦的蜂蜜,还有微酸或者口感微涩的蜂蜜,至于颜色形态那更是五花八门。
本期,秦岭一白说说感官特性问题。
在很多人看来,蜂蜜不就是蜂蜜吗?
如果细分起来,至少有十几种常见蜂蜜。行业内通常按照蜂种区分蜂蜜,像中华蜂只有土蜂蜜,洋槐蜜、枣花蜜这些以花种命名的都是意蜂蜜。
意蜂蜜的特性相对明显,比如洋槐蜜的清亮透彻,枣花蜜的红润香甜等等。意蜂善于采集大宗蜜源,每种花期通常只有半个月左右,如果能够避免掉附近的杂花,可以获得纯度较高的单花蜜种,这样也能卖上一个好价钱。
对于大众消费者来说,蜂蜜纯度高低的差别并不是很大,只要不是花的高纯度蜂蜜价钱就行。如果作为入药用还需慎重挑选,因为市面上流通的高纯度天然成熟蜜并不多。
不同蜜种的原蜜特征很明显,对于纯度不高的蜂蜜也较容易辨认,至于超市里的蜂蜜好像都一样,那是设备加工处理的结果,已经没有多少蜂蜜本该具备的营养了。
现在还有一种现象,意蜂蜜里有种山花蜜,其实也就是采的花种相对较多,有些卖家将这种杂花蜜也称作百花蜜,这是故意在混淆概念,因为真正的百花蜜说的是土蜂蜜。
往期的文章里详细说明过,中蜂不用追花赶蜜,相比意蜂不太擅长采集大宗蜜源,蜂箱常年放置在山里不挪窝,周围开什么花就采什么蜜。
因为蜜源植物的复杂多样性,导致土蜂蜜的感官形态比较杂乱。不同地区甚至邻近山头的蜜源有差异,酿出来的蜂蜜自然五花八门,这也是土蜂蜜最让消费者犯晕的地方。
液体颜色偏红的、偏绿的,甚至还有偏黑的,结晶以后有发黄的、发白的,另外结晶粒的大小粗细也有不同,这就搞的有些消费者无所适从。
这种特性是天然形成的,只有通过设备加工才能消除差异,话说吃的就是个天然绿色,加工到整齐划一有点缘木求鱼,不能用工业品的标准要求农产品。
中华土蜂的采蜜习性,决定了土蜂蜜的感官多样性,开箱取蜜之前不知道产量有多少,也不知道蜂蜜的口感色泽怎么样,因为蜜源植物的种类太繁杂了。
秦岭一白之前有种药蜜,山里人把那种花叫苦丹花,这是当地人的俗称,就像有些老人还将黄菊花叫做黄离子,去年雨水过多没有取到这种蜜。
开头说得略带苦味的蜂蜜,口感比药蜜淡多了,也是采集了苦丹花的花蜜,可能那片这种花的数量不多,在蜂蜜里的成分比例比较低罢了。
蜜源区纯净无污染、蜜源种类丰富多样、人工干预越少越好、酿造时间越长越好,只要可以保证以上四点,不必过于在意蜂蜜的感官特性,这是浑然天成的特性,遇上喜欢的口感就多囤点,不喜欢的话那就换个口味。
整体来说,绝大部分蜂蜜都是甜的。如果你的口味比较敏感,可以尝出来甜味也是不尽相同的,这正是天然蜂蜜的标志之一。
啥时候买回来都一样的蜂蜜,你反倒需要留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