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塞武装的武器来源问题涉及复杂的地区政治和军事动态,其反舰导弹和对地导弹主要依赖外部支持。
胡塞武装本身没有自主研发先进导弹的工业和技术能力,其武器主要依赖伊朗。
伊朗长期向胡塞武装提供军事技术支持,包括导弹技术、无人机和战术指导。胡塞武装使用的“Quds系列巡航导弹”和“Zelzal弹道导弹”被认为是伊朗技术的衍生品。反舰导弹“Noor/C-802”是中国设计的导弹,伊朗通过逆向工程仿制为“Noor”也曾被胡塞武装用于攻击红海船只。
伊朗通过零部件走私和分散运输的方式向胡塞武装提供导弹组件,由胡塞在也门境内进行组装,规避国际封锁,降低直接运输整装导弹的风险。
除伊朗外,胡塞武装可能通过黑市或地区盟友叙利亚、黎巴嫩真主党获得部分武器,但这些渠道的规模和重要性远不及伊朗的直接支持。
中国官方立场是严格遵守联合国武器禁运决议,并未向胡塞武装提供武器。
伊朗的导弹技术部分源自20世纪80-90年代引进的中国技术C-802反舰导弹。伊朗通过逆向工程和本土化生产,发展出自身的导弹工业,并可能将相关技术转移给胡塞武装。但这是历史合作的结果,而非中国当前直接行为。
中国与伊朗存在正常的军贸关系无人机和常规武器贸易,但这些交易需符合国际法。若伊朗将中国原产的武器再转让给胡塞武装,属于伊朗的行为,而非中国主动支持。
联合国专家小组的报告多次指出伊朗向胡塞武装输送武器,但未提及中国直接参与。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也门问题上的公开表态倾向于政治解决冲突,而非军事介入。
伊朗将支持胡塞武装作为对抗沙特阿拉伯和美国的地缘政治筹码,通过“代理人战争”扩大地区影响力。导弹和无人机技术是这种不对称战术的核心。
美国、沙特等国多次拦截到伊朗向胡塞武装走私武器的船只,并公开相关证据。联合国也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停止向胡塞武装供武,但伊朗始终否认。
胡塞武装的导弹技术几乎完全依赖伊朗,后者通过直接供应、技术转移和组装支持其军事能力。
中国与胡塞武装无直接军贸联系,但伊朗的导弹技术历史上有中国技术的影子(如C-802)。当前伊朗对胡塞的支持属于其自主行为。
也门冲突是多方代理人战争的缩影,武器扩散问题与地区大国博弈紧密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