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引言:
现如今拍摄的古装历史剧中,我们经常能看见一些官员,向皇帝进谏,讲述朝廷上有哪些官员违法乱纪、贪赃枉法。
这种官员,在古代的官僚体系中十分特殊。被人们称之为言官。可千万别小看了爱“打小报告”的言官。
古代封建社会的言官们,虽然品级很低,最高的品级不过五品,在高官如云的朝廷上,五品官实在是不入流。
但是言官的权力十分地大,大到连那些一品官员,有时候都不得不畏惧于言官的权力而不敢得罪他们。
言官制度,是十分值得我们去研究的。纵观整个中国古代的封建历史,明朝的言官制度是最典型的。
言官制度在明朝不同的历史阶段,其作用与功能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尤其是明朝中后期,这种变化尤为明显。
最初的时候,明朝言官起到了朝廷“清洁剂”的作用
和历朝历代一样,明朝设立言官制度,最初的目的是想让这群有着监察权力的团体,能够在朝廷上起到“清洁剂”的作用,替皇帝去发现那些贪赃枉法的官员,并且揭发出来。为此皇帝赋予了言官很大的权力。
在古代的时候,打小报告可不像现在这么简单,即便是错告了也不需要负什么责任。
古代朝廷上除了言官之外的其他官员,如果检举揭发别的官员的话,是要对自己说的话负责任的。
要是检举揭发的内容属实那还好,不属实的话,就会被皇帝认为是诬害同僚,受到极其严重的处罚。
更有甚者还会在皇帝的心里被打上“朋党”的标签,这就意味着你的仕途到头了,就连身家性命都可能不保。
言官就不一样了,他们可以随意地向皇帝弹劾其他官员。毕竟皇帝设立这个官职,要的就是他们监察朝廷官员的乱象。不过有时候也会遇到一些昏庸的皇帝。
比如说明朝的万历皇帝,他经常想要废掉自己嫡出儿子的太子之位,立自己宠爱的贵妃的儿子当太子。
当时的封建礼法最讲究的就是皇帝传位一定要“立长立嫡”。万历皇帝的这一想法,在朝廷上说出来之后,立马就引起了言官们的反对。
他们纷纷向皇帝谏言,认为无论从哪个角度出发,都应该立大皇子为太子,继承皇位。
万历皇帝是明朝中后期有名的昏庸皇帝,又怎么可能接受言官们的谏言,执意要立自己宠爱妃子的小儿子当太子。
为此,他将那些敢于进谏的言官,全部处以廷杖的刑罚。并且还以高官厚禄想要贿赂一批大臣替他说话。
可让万历皇帝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明朝的言官都是一群硬骨头。即便是被皇帝处以了廷杖的刑罚,却没有就此退缩,而是一直坚持向皇帝进言一定要“立嫡立长”。
更让皇帝想不到的是,言官们不畏死的精神,居然让原本互相不对付的言官和朝臣团结了起来,一起给万历皇帝施加压力,要求一定要立皇长子为太子。
最终万历皇帝迫于满朝朝臣的压力之下,不得不立皇长子为太子。这就是明朝中后期有名的“争国本”事件。
从“争国本”这件事中不难看出,明代的言官的确在朝廷中起到了“清洁剂”的作用。专门清扫朝廷上的歪风邪气,就连皇帝做的不正确的事情,言官也会直言不讳。
虽然一个言官可能人微言轻,没有办法左右事情的走向。但是当一群言官联合起来之后,所爆发出来的力量就不容小觑了。
虽然“争国本”事件,是明代中后期言官的一大代表事件。但实际上明朝言官风气最正直的时候,是在明朝建立之初。
那个时候明朝的皇帝大多数都是一些有为之君,能够广开言路,听得进去言官们的谏言。而且最开始的时候吏治清明,言官之间的风气也非常好。
皇帝的懒政怠政,导致了明朝言官成为了吏治的“腐蚀剂”
到了明朝中后期,特别是嘉靖、隆庆和万历这三代皇帝,明朝的情况可谓是急转直下。这三代皇帝,除了隆庆之外都不是什么好人。
嘉靖皇帝迷信道教,天天不理朝政就躲在宫里炼丹。万历皇帝更是长期不去上朝,刚开始的时候还找一些身体不适之类的借口,到后来索性直接关闭了日常的朝会。
只有隆庆皇帝还算是兢兢业业,但是他在位的时间太短了没有对明朝的政局产生太大的影响。
皇帝不理朝政,那么明朝中后期的朝政都交给谁了呢?这就不得不提到掌握明朝中后期政局的两大类人了。
一类是内阁的辅臣,另一类就是宦官。虽然皇帝的皇权,还是至高无上的,但是这两种依赖于皇权而存在的人,基本上左右了明朝中后期的政局。
当皇帝不理事之后,内阁和宦官就成了朝廷实际上的掌控者。
在这种情况下,不管是内阁官员也好,还是宦官也罢,为了能够打败对方,独自霸占朝局,都在朝廷上拉拢官员加入自己的势力。
这样一来,明朝原本清明的吏治就被败坏了。官员之间互相勾结,形成党派相互攻讦。“明朝之亡,实则亡于党争”。
各方势力争相拉拢朝廷官员,最优先拉拢的就是有着弹劾监察特权的言官。在这些党派势力的眼中,言官就是他们最好的发言人。
皇帝虽然不理事,但是对朝廷上发生了什么事情那是一清二楚,党派之间的倾轧争夺皇帝也是了如指掌,只不过为了制衡朝局,皇帝大多数时候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但如果一个党派太过于明显地去攻击另一个党派,很容易就会在皇帝心里留下不好的印象从而受到皇帝的打击。
因此,言官就作为了党派之间斗争最好的言论武器。通过言官说出来的话,皇帝不仅会认真地去听,而且也不会怀疑到党争上来。
那么明朝中后期的言官,为什么会从最开始朝廷的“清洁剂”变成了“腐蚀剂”成为了朝局混乱和吏治败坏的“搅屎棍”呢?
明朝言官们的难言之隐
原因其实很简单,言官的手中虽然握着皇帝授予的弹劾监察特权,就连内阁首辅和宦官首领司礼监秉笔太监都得给言官集团三分薄面。
然而言官的官位品阶毕竟最高只有区区五品;明代官员的俸禄是按照官阶品级发放的。
言官中的佼佼者也不过只是五品官,一个月最后到手的俸禄也就那么一点,更别提那些普通的言官了。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言官在面对党派的金钱攻势时,很容易就失去自己的原则与底线成为党派斗争之间的工具。除了官阶低和俸禄少之外,还有两大原因导致了言官集团的堕落。
言官集团坚守心中的正义,和皇帝赋予自己的职责。对于朝廷中官员的歪风邪气,无论其品级大小都会直言不讳地向皇帝指出。
这种做法虽然是正确的,但却非常容易得罪人。特别是有时候言官谏言之后,不仅皇帝听不进去,还要受到别人的打击报复。
就比如说嘉靖皇帝的时候,内阁首辅严嵩得到皇帝的信任,在朝廷上一手遮天。
严嵩这个人是历史上有名的奸臣,他担任内阁首辅期间,依靠自己的权势干尽了贪污腐败的事情,还和明朝的敌人蒙古人勾结在一起。
在朝廷上严嵩仗着自己受到皇帝的信赖,大肆打压异己,只要有人敢跳出来唱反调,严嵩就有一万种办法把这个人整死。
当然在嘉靖一朝,不乏心中良善的言官,他们看不惯严嵩祸国殃民的所作所为,纷纷站出来向皇帝揭发严嵩的不法行为。
嘉靖皇帝虽然收到了言官们的谏言,但是居然相信了严嵩的狡辩,不仅没有处置严嵩,而且还按照严嵩的意思,将那些敢于进谏的言官通通罢官。严嵩甚至觉得罢官还远远不够,于是派出杀手将这些言官全部杀死。
明朝中后期的言官,一年辛辛苦苦到头来获得的俸禄少,并且做这项工作会被朝廷中的同僚忌恨,一不小心触怒了皇帝,有可能连性命都不保。
长此以往,言官们也就不再坚持心中的正义,和朝廷中的那些党派官员一起同流合污了。
言官和朝廷官员同流合污之后,对吏治的腐蚀是巨大的。一方面,朝廷官员们不用再担心自己的不法行为被言官向皇帝检举揭发,于是便做得越来越过分越来越放肆。
另一方面,言官在各方势力站队之后,便开始为自己各自身后的势力发声。久而久之,这种行为,就演变成了党争。
党争开始之后,各党派为了自己的利益勾心斗角。官员之间互相倾轧斗争,每天想的不是如何做出一些利国利民的事情来,而是想着如何置对方于死地。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万历一朝。张居正当政时,戚继光是张居正阵营的人。戚继光想必大家都不陌生,那是抗击倭寇的大英雄。
可后来张居正去世后,那些被张居正压制的党派群起而攻之,导致张居正的势力倒台,连带着戚继光也被清算遭到贬官。
戚继光被贬官之后,沿海的倭寇便又开始为祸一方了。由此可见,从朝廷的“清洁剂”再到吏治的“腐蚀剂”,言官集团的变化,对明朝后期的朝政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结语:
明朝的言官的这种变化,实际上完全契合了一个朝代从兴盛到衰亡的轨迹。国家强盛君王贤明的时候,吏治自然就会清明,言官们也能尽职尽责,起到替皇帝清洁官场的作用。
一旦国家衰落,皇帝昏庸,官场的风气自然也就会被败坏。明朝中后期言官集团的蜕变,实际上也就是大明王朝的也是消亡史。
参考资料:
《明史》
《明史讲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