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一位农民模样的人拜访萧劲光,萧惊讶道:你不是已经死了吗

览特评历史 2023-11-11 12:52:11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上方的“ 关注 ”按钮,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7年,北京,忙碌了一天的海军总司令员萧劲光大将终于休息了一会儿,他摘下帽子,闭目养神。

“报告,有位叫陈兴发的退伍军人来拜访您。”

萧劲光

话音未落,萧劲光瞪大了眼睛,脑海里浮出了诸多疑问,陈兴发当年不是已经牺牲了吗?来不及过多思考,萧劲光赶紧吩咐道:“快请他进来!那是我的救命恩人!”

陈兴发此时已经65岁,只有一只眼睛还有视力,人也黝黑清瘦,完全像个老农民,一点儿魁梧健壮的影子都找不到了,两位老战友双手紧紧相握。

萧劲光激动地说:

“我还以为你已经死了呢!快给我讲一讲你这些年都去哪了!”

两人的相识要追溯到遥远的1933年,那是中央苏区的危难时刻,第五次反“围剿”如火如荼蒋介石的军队前赴后继,打算啃食掉中国革命最有希望的火种。

黎川失守,萧劲光险被杀

当时萧劲光任红十一军政委,这支队伍是方志敏同志在赣东北建立的红十军团和红十一军第31师合编而成,军长周建屏,参谋长粟裕。

陈兴发是在赣东北的江西贵溪参军,正是红十军团第19师56团,他出生于1913年,刚好比萧劲光小十岁,年纪轻,却很有觉悟,出身贫寒,轻易不喊苦叫累的。

他早年和一位义和团拳师学了七八年功夫,贴身功夫很好,就常在军领导身边执行保卫任务,一开始跟着粟裕将军,萧劲光和粟裕很投契,两人常在一块儿行军吃饭,身边几个警卫员也相熟。

当时中央苏区主要由李德博古等人主导,红十一军被迫和其他兄弟部队一样,奉命进行所谓“不停顿地进攻”路线,多次作战付出巨大代价,红军日益丧失战局的主动地位。

粟裕在五月份的第一次硝石战斗左臂受重伤入院治疗,陈兴发跟随萧劲光将军继续战斗。

当时红军主力在福建作战,原属于萧劲光指挥的19师,20师,21师在闽北一带配合主动收复闽赣失地,中央却指派萧劲光前往黎川一带布置进攻。

萧劲光手下当时只剩下包括陈兴发在内的七十多个人和部分地方游击队,却被要求迎战来犯的蒋介石军队周浑元部三个师。

萧劲光在敌众我寡,不见援军的关口,果断决定带着剩余的人退守到60余里外的溪口。

1933年9月28日,黎川失守。

当时主持中央工作的共产国际代表李德等人认为,萧劲光的失守是“过时的游击战方法”,立刻将他关押起来,不但要公审他,还打算军法处置他!

萧劲光想不通:难道非要把所有人都打光才是胜利吗?毛泽东的游击战方法哪里过时了呢?这种不合理的战略安排,到底该由谁来负责?

军法处置的消息传来,在外头的陈兴发就坐不住了,他秘密走动想办法报告给有关领导,毛泽东等人在危急时刻为萧劲光奔走,才保下了他的命。

毛泽东派夫人贺子珍来监狱探视萧劲光:“黎川失守不是你的责任,你做的是对的。”

不久后,萧劲光被送到红军大学担任战术课教员,基本上也告别了前线,过了半年他才听说陈兴发在战斗被子弹打穿了左眼,子弹一路打穿脑袋,在医院昏迷不醒。

萧劲光听说后十分痛心,那个年代,不要说头部中弹,就是手臂中弹都有截肢的风险,萧劲光心想:陈兴发恐怕是挺不过来了,再也没有当面向他道谢的机会了。

不久后的1935年1月,遵义会议成功召开,萧劲光也得以恢复职位,随后被派到陕北继续参加战斗!

可谁能想到,躺在医院的陈兴发却靠着过人的生存意志活了下来。

他在留下来坚守中央的部队医院艰难复健,逐渐适应用一只眼睛生活,甚至还能开枪,他向上级要求要回到战斗前线去!要为共产主义革命事业奋斗终生!

成为陈毅元帅的贴身警卫:九龙山惊险被绑

1936年,陈兴发终于痊愈,随陈毅在赣南粤边游击队进行战斗。

1937年,根据国共协议,在江西,福建等八个省市境内坚持游击战争的中国工农红军和游击队伍正式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

至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陈毅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

游击战争的特点就是机动灵活队伍分散,经过三年的游击战争,有些队伍连电台都被打掉了,情报只能靠口口相传。

11月,陈兴发随陈毅到湘赣边游击队传达中央下达的改编指示。

当时游击队驻扎在九龙山上,山势连绵一百多个山头,山顶是高耸入云的杉树和古松,半山坡上长满了茅草,远远看去野山一般,谁也不知道,最高的山头上就是游击队司令部的所在。

游击队员化整为零,以班为单位分布在各个山头上,他们赶走野兽,搭起草棚,一边进行战斗总结一边学习文化知识。

从山上很容易看到外人来,何况是一行五六个人。

岗哨很快发现有人来到山脚下的老乡家探头探脑,侦察班长跟了上去,只见此人约莫三十多岁,身材魁梧,气度不凡,手持文明棍,头戴博士帽,活像个回乡的地主豪绅。

这正是陈毅一行人的伪装,陈兴发等几个警卫还伪装成了随从和轿夫,一路上没人识破。

陈毅对老乡说:“老乡,红军的游击队在这吗?”

老乡硬邦邦地说:“什么?没有,不知道。”

陈毅也不气馁:

“老乡,我是共产党派来的,来给游击队新指示的。”

共产党派来的人能这么大摇大摆地走过来吗?老乡半信半疑。远处的侦察班长集结人手把这间小屋包围起来,举枪吆喝:“都不许动!”

陈毅一看见他们,立刻笑了:“我可找到你们了!”

侦察班长说:“你是什么人?”

“我是共产党派来的代表,来找你们领导的,快带我上山去吧。”

侦察班长哪知道党代表长什么样啊,他想了想,一个月之前有人假冒共产党,带上山没过一个小时,“清剿”的保安团就来了。

“绑了他们。”侦察班长说:“走,告诉各处加强警戒。”

不一会儿,就把他们带到了参谋长段焕竞和政治部主任刘培善面前,陈毅顾不得身上还有桎梏:

“你们是游击队的领导吗?”

刘培善警惕地问:“你又是谁?”

不怪他们不认得,三年游击战争已经使早年间的师,团一级干部消失殆尽,除了湘赣边临时省委书记谭余保之外,已经没人认得陈毅了。

谭余保

陈毅说自己衣服兜里有张介绍信,段焕竞接过来一看:

特派党代表陈毅同志来你们这里联络。

项英他们知道,是苏维埃政府的副主席,中共中央分局书记,陈毅也是赫赫有名的战将,参加过南昌起义,领导过湘南运动,担任过江西军区司令,现在也是中央苏区的政府办事处主任。

但是,刘培善和段焕竞都没见过本人,而且介绍信上没有公章,他们不认得项英的笔迹,两人犯了难,却不敢轻易放人,只好叫人去找出门在外的谭余保。

段焕竞等人集结了领导干部开紧急会议,有人认为这个乡绅打扮的人肯定是叛徒,也有人认为敌人不会一招用两次,他有可能真的是党代表。

段焕竞

陈毅被绑在一边却不生气:

“好啊,你们很警惕是好事,不愧是在山上待了三年,屡屡胜利的游击队。”

谭余保得了消息,立刻叫他们把陈毅带来自己所在的铁镜山,谭余保瘦高,有长期在山地作业的那种黑瘦干枯的外表,他细细打量陈毅,他也不过是和他在延安有一面之缘罢了,于是试探性地问:

“我记得你在延安作过一次大报告,讲的是保持革命的坚定性……”

陈毅:“没错!保持革命的坚定性,和反动派斗争到底!”

谭余保放下了一半心:

“可我听说你带来的消息是要将我们都改编成国民党?”

陈毅摇了摇头:“根据国共协议,我们要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四军,由叶挺将军任军长,朱德总司令任八路军的总指挥……”

他看谭余保还是不信,只好说:

“项英同志在南昌,叶剑英同志在南京,实在不行你派人去问问嘛,我也可以写介绍信,只要能让你相信我的话!这么多中央领导人,总不会都是叛徒!都是想要投降国民党吧!”

谭余保暂且将他松绑,就坐在自己身边,然后派出队员去查看情况。

几天后,派出去的三个同志回来,带来了党中央的正式文件,谭余保才对陈毅放了心:

“大水冲了龙王庙,陈毅同志,我对你赔不是!”

陈毅豪爽地说:

“你赔个什么不是!我要是靠一张嘴就能让你把队伍带下山去,你就不是能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谭余保了!”

一旁的陈兴发终于松了一口气。

陈兴发在湘赣边是个生面孔,没有群众压力,既有游击斗争经验,又有秘密工作的老练,部队经常把情报传递的工作交给他。

他有一整套对付敌人封锁线的“招数”,一会儿扮成叼着旱烟的商人,还要在鞋面上蹭出几道磨花来,一会儿成了扛着锄头的老农走在田间地头。

有一次,他为了送一个非常重要的情报,混在老乡出殡的队伍里。

到了敌人的关卡,敌人要求开棺验尸,他虽然为难,但还是说:

“麻风病人啊,你们要是不怕就开吧。”

棺盖一开,臭气熏天,敌人被恶心得立刻让他们走。

其实陈兴发早就把情报藏在尸体下面了,如此才安全到达了目的地。

陈毅听说了他的法子直拍他的肩膀,说他有计谋,这样惊心动魄的事不知道在陈兴发身上发生了多少次。

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陈兴发

1949年,陈兴发随陈毅解放上海,被安排任华东军区交际处副处长,华东军区第一招待所所长,然而陈兴发并不适应上海的生活,他对自己未来的道路有另一番期待。

在战争中,他负伤九次,不愿留恋城市,他想要回到家乡,支援家乡的社会主义建设。

1950年,他回到贵溪市任武装部长,娶妻生子,又主动前往革命老区宁冈的供销社主任,但他依旧不肯闲下来,挑起担子和职工们一起走村串巷,给村民们送货。

图片来源网络

在当地,陈兴发和村民们打成一片,同事们都说他像个老农。

1965年,毛主席回到井冈山,陈兴发担任外围警卫副总组长,毛主席的贴身警卫汪东兴看到陈兴发,越看越眼熟,一问才知道是粟裕将军,萧劲光将军和陈毅元帅以前的贴身警卫,一直问他有什么需求,是否想要调动。

陈兴发婉言谢绝:

“许多同志都在路上牺牲了,能有现在的生活我已经很知足了。”

1966年,陈兴发正式退休,享受行政11级待遇。

1977年,他作为老红军代表受邀参加毛主席纪念堂落成典礼,他这才有机会来看一看自己的老战友,老首长。

二十年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夜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终遍自由花

听到这儿,萧劲光大将热泪盈眶:

“可惜陈毅元帅已经去世了,你今天干脆就在我这里住下,吃顿便饭!我们好好唠唠过去的事!”

陈兴发笑着说:

“首长,我还想去看看粟老总啊!”

萧劲光连声说好:“走!我们一道儿去!”

“二十年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夜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终遍自由花。”

陈云和萧劲光

正如陈毅元帅的诗中所言,几十年革命终于得到了胜利的果实,繁荣复兴成为新时代的主题,有许多人被金钱与享受迷花了眼,一度走失在物质的漩涡,像陈兴发同志这样的简朴自省多么难得。

战争是为了和平,肩扛枪炮是为了安居乐业,革命战争一时结束,社会主义建设任重而道远。

我们一定要学习陈兴发同志这样不怕艰苦,奋勇争先的精神,在时代的浪潮中勇敢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

8 阅读:1899
评论列表
  • 2024-02-07 16:24

    如此资历,肯定是离休!

览特评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