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萍处境困难,写信给儿子有事找温玉成,结果人家根本没理会他

红尘情难舍 2025-01-03 15:13:26

很多领导评价张爱萍,都说他是共产党中的另类,他是“军中才子”,很喜欢写诗作词,但脾气却桀骜不驯,叶剑英说他“浑身带刺”,毛主席说他“好以下犯上”,不过这应该都是褒义词。

或许正是这样的性格,让他在军工领域大展拳脚,在张爱萍的领导下,中国造出了第一颗原子弹。

但作为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两弹一星”的领军人物,张爱萍这样耿直的儒将,也没能躲过特殊时期的冲击。

张爱萍15岁参加了学生运动和农民运动,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他跟着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央吸取长征时被敌人追击的教训,组建了第一支中央军委直接领导的骑兵部队,张爱萍被任命为团长兼政委。

解放战争时期,张爱萍担任华东军区副司令员,在一次战斗中,头部负重伤后去苏联治疗。

渡江战役即将开始时,张爱萍突然接到陈毅的通知,让他立即着手组建华东军区海军。

张爱萍惊呆了:“我连游泳都勉强的人,让我去组建海军?”

不过他还是走马上任,在一年的时间内,不拘一格地选拔人才,建立起一支较强战斗能力的人民海军部队。

1959年起,张爱萍长期从事国防军工领域的工作,苏联专家撤走后,我国的核弹研究陷入了停滞,张爱萍和工作人员驻扎在茫茫的戈壁滩,他对核弹一窍不通,便找到物理专家刘西尧当助手,进行调查研究。

戈壁滩的生活虽然辛苦,工作人员们却苦中作乐,张爱萍坚决的表示:“再穷,也需要一根打狗棍”,原子弹必须造出来。

但这样的生活戛然而止,有一天张爱萍向军委汇报后,准备返回发射场,领导却表示:“还是老老实实交代你的问题吧!”

1967年12月,张爱萍被正式拘捕,进行隔离与审查,从此开始长达5年的关押。

他被关进了小屋子里,皮带和鞋带都没收了,走路都要提着裤子,每人只有两个碗,吃饭时从门底的洞里拿出去。

窗户用纸糊上,屋子里很暗,过了一段时间破了个小洞,就有一丝阳光照进来。

每天张爱萍就跟着那一缕阳光移动,直到太阳落山,这阳光也象征着希望。

有时睡觉的时候,张爱萍躺在木板上忍不住哭了,眼泪打湿了枕头。

他曾经住过国民党的监狱,也坐过租界的英国巡捕房,在战争年代,多少次流血负伤,都从来没有流过眼泪。

张爱萍被关押的5年,几乎是与世隔绝,他的左腿被打成粉碎胜骨折, 由于条件恶劣,得不到及时的治疗,从此只能拄着拐杖,最让人痛苦的是精神上的折磨,成了人生中最难忘的一段时光。

张爱萍被审查后,家人都受到了牵连,大儿子被关进了监狱,老三被当成盲流,小女儿小艾被送到山西插队。

张爱萍的二儿子张胜正在广州军区服役,这是人生中落寞的时光,虽然连队没有整过他,但周围的同志看到他都是如临大敌。

也不知是不是投递的原因,家里寄来的信也收不到了,但张胜也不能明说,因为说出来也没有根据。

军队里很多人都疏远了他,张胜只能一个人跑到营房外的山坡上吹吹风看看落日。

最可怕的是,自己的家远在千里,也没有任何消息,让他十分惶恐不安。

在此之前,父亲张爱萍曾交给张胜一封信,是写给广州军区副司令温玉成的,在广州军区只和他熟悉一些,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拿这封信去找他。

温玉成14岁投身革命,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长征,19岁时就担任8军团62团政委。

他担任新四军第6师第18旅政委时,正逢日伪调动大量人马对苏南地区发动清剿活动,便率领新四军潜入沙洲地区,在十几倍敌人兵力的包围下,以打游击的方式和敌人展开浴血战斗。

京剧《沙家滨》以温玉成率领的18旅为原型,深受老百姓的喜爱。

张爱萍和温玉成都是骑兵出身,都曾在新四军当兵,虽然两人的关系不算很铁,但毕竟也是老战友,如果有困难,说不定能帮上忙。

于是张胜拿着这封信,来到了广州军区司令部的门口,他曾经几次来过这里,都是为了执行任务。

在此之前,张胜只见过温玉成一次,对方曾下部队检查工作,得知张胜是团里的刺杀标兵和特等射手后,建议其升任班长。

到了司令部门口时,张胜马上被人盘问,等了好久,电话那头表示:“温玉成副司令员去北京开会了,可以先把信留下。”

电话里还让张胜等在门口,会有人过来接他,这让他非常焦虑,这时军区青年部张部长路过,两人聊起天来。

张部长透露:“温副司令员没有去北京啊,刚才还给我们开会。”

张胜有了不祥的预感,想拔腿就跑,但这时已经来不及了,只见一辆吉普车停了下来,几个保安部门人员把张胜带走审问。

张胜不知道的是,这时父亲张爱萍的地位岌岌可危,所以很多人都是避之不及,此次非但没能帮上忙,还弄巧成拙。

张胜被审问时得知,军区已经打电话到他的团里,表示团里的兵在温副司令员那里闹事。

于是张胜在部队呆不下去了,被下放到罗浮山脚下的留守处农场,工作就是喂猪和劈柴,每天他下河捞水浮莲给猪吃,帮猪清理粪便。

过了一年后,农场的工作也保不住了,张胜带着一个背包和挎包踏上了回家的路。

后来张胜被安排到工厂工作,上午思想教育,下午在工地劳动改造,也算劳逸结合,他最担心的还是自己的父亲。

让人没想到的是,在张爱萍刚被关押时,温玉成突然被调到了北京,但最终也没有躲过这场风波。

1968年1月1日,温玉成在广州军区已经担任了10年的副司令、参谋长,他长期和黄永胜有矛盾,便被调到了北京卫戍区担任司令员。

但北京正是暗流涌动的时期,后来温玉成莫名其妙失宠了,在九届一中全会后,成了唯一没有进入政治局的主席团成员。

1970年6月,温玉成突然被派到成都军区,担任第一副司令员,把他惊得目瞪口呆。

到了成都后,温玉成受到了冷落,只是带领着机关组织过几次拉练。

1971年10月28日,温玉成突然被解除了职务,被秘密关押了起来,他的妻子宋琬明被停薪留职。

宋琬明带着四个儿女住进了成都军区的招待所里,用一辆板车将家具拉出了首长院。

温玉成的两个女儿本想参军却得不到允许,只能下乡当知青,好不容易找了地方接收。

温玉成的侄子在第四军医大学即将毕业,被开除了军籍后遣送回家。

温玉成被送到成都邓家花园后,软禁了长达6年的时间,每天他在那里浇水扫地,有时接管人员离开了,没有人给他做饭,便饥一顿饱一顿。

在邓家花园的那段时间里,温玉成的精神饱受打击,刚开始有140斤,出来时只有90斤,成了一个黑瘦的老头。

温玉成被释放后,生活待遇有了明显的改善,但对他的职务却没有一个正确的说法。

又通过几年反应情况,组织上的审查结论是:“办过错事,说过错话,不给以处分。恢复大军区副职待遇。”

1975年3月,张爱萍复出担任国防科委主任,他已经60多岁了,本来不想再干了,曾心灰意冷地说:“我只是浮萍一叶。”

但在叶帅的劝说下,张爱萍还是决定重新出山,继续领导实施洲际导弹等尖端武器的研制,后来成功组织了我国第一颗返回卫星的发射。

但几个月后,张爱萍又被席卷的风暴冲击,再次受到牵连,直到2年后,叶帅重新主持军委工作,张爱萍才再次复出,后来在两弹一星的事业上奋斗了最后的10年。

家里人问他什么时候走马上任,张爱萍感慨地说:“当然越快越好,叶帅追着屁股打!”

多年后,张爱萍和温玉成曾在会议上见面,谈起那封信,两人感慨万千,在风云突变的政治风云下,很多人家破人亡如履薄冰,选择自保也是情有可原,这是那么的无奈又悲凉。

张爱萍和温玉成两位将军,经历过战争的腥风血雨,又在风暴中劫后余生,他们的人生充满着传奇和挫折,所幸在他们的晚年时期,都度过了一段温馨时光,阴霾也早已烟消云散。

《中国集邮报》:张爱萍将军印象 2028-12-04

《党史博采》:温玉成未能入选政治局之谜 2001-05-15

《人民网》:张爱萍上将军旅轶事

2020年06月04日08:20

0 阅读:28
红尘情难舍

红尘情难舍

红尘情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