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史上武帝都灭佛,后主都有才?是巧合还是必然?

史说新读 2023-12-09 12:20:57
先来说武帝都灭佛。

我国历史上有多次灭佛运动,其中,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有四次。

一次是发生在北魏年间拓跋焘在位时期。

拓跋焘曾三次下令打击佛教,第一次是太延四年(438年),诏令五十岁以下沙门尽皆还俗,第二次是太平真君五年(444年),规定王公以下,有私养沙门及师巫在家者,不得藏匿,过期不送,沙门身死,主人门诛;第三次是太平真君七年(446年),下诏宣布佛教为邪教,令全国各地碎佛像、焚佛经,同时,沙门无论老幼,“悉坑之”。

最终经过拓跋焘的三次灭佛,北魏国境之内,再也看不到一个出家之人,甚至连光头都没有。

第二次是发生在北周年间宇文邕在位时期。

相比之下,宇文邕的灭佛运动算是比较和缓的。

他灭佛之前先是多次召开大会辩论三教先后,最终以儒为先,道次之,佛教最后。后来又亲自下场与佛门高僧辩论,高僧揭其护短,责其不公,宇文邕不悦而退,为示公平,便下诏禁断佛道二教,连道教及各种民间宗教一并罢黜。

后来他灭了北齐,才开始在全国范围内焚毁一切经像,严令灭佛。史载,不到两年,北周就焚毁了寺庙4万余座,强迫了300多万僧尼还俗,佛教在北周一时间销声匿迹。

第三次是发生在唐朝李炎在位时期。

李炎在位的第二年(842)就开始下令违反僧规戒律的僧人必须还俗,并没收其财产。

第四年又下旨“不许供养佛牙”,很多寺庙因此被拆毁。

李炎去世前一年(845年),灭佛运动达到高峰,他不仅下令焚毁皇宫内所有佛经,将宫中所供佛像全部深埋于地下,还令各道府只留一寺,每寺只留三十人,余皆罢毁。

史载,李炎的这次大规模灭佛,共拆除寺庙4600余所,山台野邑4万余所,强迫了26万余僧尼还俗。

第四次是后周年间柴荣在位时期。

后周显德二年(955年),柴荣下令凡是在后周境内的寺庙,除了有皇帝特批的之外,其余一律拆毁,每县只留一座,而且以后无论何人都不得新建寺庙,百姓也不得擅自出家,更不许僧俗舍身。

如果有一心剃度出家者,需先通过考核,男子出家最低年龄为十五岁,女子为十三岁。达到条件的可以去参加“面试”,内容是当场背诵佛经七十纸。

另外,尽毁天下铜制佛像,私藏五斤以上铜佛者处死。

于是,一年之间,后周就毁去佛寺三万余所,还俗六万余僧,一时天下僧侣几灭、佛像尽毁。

这就是被后世称之为“三武一宗”的四次灭佛事件。

巧合的事,这四次灭佛的皇帝中有三个谥号或庙号中带了个武字,拓跋焘谥号太武帝,宇文邕谥号北周武帝,李炎庙号武宗,即便柴荣的谥号也是“睿武孝文皇帝”,虽然简称后周文皇帝,但以他败后蜀、摧南唐、破契丹的武功,如果不是第二代君主,谥号武皇帝其实更为合适。

那么这是不是巧合呢?既是巧合也是大概率事件。

纵观历史上的灭佛事件,都有两个共通点:

一是,基本都发生在王朝中晚期或天下大乱之时。

上述四次灭佛,有三次是发生在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样的乱世,一次是安史之乱后的晚唐,这并非无因。

乱世宗教兴,乱世老百姓日子艰难,苦日子里没法的事太多,只能祈求佛祖的保佑,这是佛教兴盛的土壤。

二是,灭佛的原因基本一致。

佛教在不灭佛的日子里,一般都享受比较优厚的待遇:不交税,不服役。和尚比公务员都吃香,对于乱世中的老百姓来说,当和尚就是一条好的“出路”,日子过不下去了,就把头发一剃,随便找个寺庙出家,要吃又吃,要喝有喝,还不用不兵役,谁还愿意给官老爷们当牛做马,于是僧侣越来越多,老百姓越来越少,国家的赋税、兵员自然也就越来越匮乏。

那些有志于国家富强,开疆拓土的帝王自然看不下去,所以太武帝“令五十岁以下沙门尽还俗,以从征役”;北周武帝“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后周武帝“毁铜佛像以铸钱”。

唯一一个动机不纯的唐武宗,用的名义还是“增官纳税,遂广其人”。

而他们的灭佛基本都达到了目的,不考虑对僧侣来说是一场灾难,只论对国家的经济而言,其利远大于其弊,比如北周强制还俗的僧尼就占了当时人口的十分之一,宇文邕也因此一下子富得流油,有钱有兵,不到三年就从被北齐压制的小弟一跃成为了主子。

有钱有兵,又有“死后不怕下地狱”的气概,自然会成就一番丰功伟业,尤其是在武功上。

而“武”的解释是“威强睿德曰武”,王朝中期再加上开疆拓土的伟业,很容易被后世子孙加“武”的谥号。

因此武帝都灭佛就顺理成章了。

再来说后主都有才。

史上称后主的皇帝一共有五个:蜀汉后主刘禅、北齐后主高纬、南陈后主陈叔宝、后蜀后主孟昶、南唐后主李煜。

他们虽然都与奢华无度、不理朝政、宠信佞臣、没心没肺这些词脱不开关系,但不可否认他们都比较有才。

北齐后主高玮在音律方面天赋极佳,亲自谱曲《无愁曲》流传至今,他在文学界就有一个响亮的外号叫“无愁天子”,虽然不无贬义,但也证明他在文学界有一席之地;

陈后主陈叔宝在五言格律方面所作出的贡献也为学术界所公认,他所作的《玉树后庭花》更是宫体诗的翘楚之作,许学夷的《诗源辩体》言:“陈后主五言声尽入律。”胡应麟的《诗薮》也说:“(陈后主)五言八句时合唐规。”另外,他还是艳情诗的高手;

后蜀的孟昶则是有史可考的第一幅春联的作者:“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另外孟昶还会自己配药方,据说效果非常显著;

南唐的李煜更是多面手,书法、绘画、音律、诗文无一不通而且造诣奇高。一首《虞美人》让人觉得如果李煜不生在皇家,一定会成为宋词的领军人物。要不是后来出了个宋徽宗,李煜绝对是毫无争议的最有才华皇帝。

唯一一个稍显平庸的刘禅还是情商最高的一个。不说他少时被诸葛亮赞为“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就是他能稳住诸葛亮,与其相安无事十二年,当了四十年皇帝,也不是一般亡国之君可比的。更何况还凭着一句“此间乐,不思蜀”成为五位后主中唯一一个寿终正寝的。

总之,用一句来形容这些后主们就是:除了不会当皇帝,其他方面都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才华那是杠杠的。

这难道也是巧合吗?不是巧合,是王朝的必然规律。

何为后主?一个解释是王朝的末代君主,另一个是相对先主而言,后代的嗣君。反正不是王朝的第一任皇帝。

而作为王朝的接班人,后主们都是含着金钥匙长大的,教育资源丰厚不说,皇帝对他们学业的重视也不同于一般人家。虽然后主可以顽劣,但在父皇的眼皮子底下,在龙椅的诱惑之下,少有不努力读书的,这就为他们施展个人才华打下了很好的底子。

另外作为亡国之君,一般闲得很,除了遛狗走马、躺一躺脂粉堆,还得有一点上的台面的爱好不是?毕竟像崇祯这样自律的亡国之君太少了。

有了底子再加上有大把的时间,他们在文学创造上做出点成绩也就顺理成章了。

另外,亡国之君作为君主中名气仅次于开国之君的皇帝,世人自然会深扒他的祖宗十八代,就像小时候尿过几次床都记录在案,更不用说他们那些少的可怜的“闪光点”了,于是他们就纷纷成了“有才之人”。

这就是所谓的名人无隐私吧!

另外,史上有太多的非亡国之君也有才,比如梁元帝写下了《采莲赋》这样的千古巨作;唐僖宗马球技艺高超,高超到参加马球进士科考试能中状元;天启帝制作的宫殿,高不过三尺,却曲折微妙,巧夺天工,木工活绝对世界一流;唐玄宗精于音律;乾隆则多诗文。

所以,不是后主皆有才,而是几乎所有的龙子龙孙都有才,只是他们名气不到,我们深扒不够,而导致他们显得平庸罢了。

0 阅读:11

史说新读

简介:喜欢历史,正能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