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转星移,万物乾坤。
在辞旧迎新之际,免不了对过往进行总结,算一下赚到了多少钱,银行存款余额有多少,成了许多人除夕晚上的保留节目。
忙忙碌碌一整年,就是为了阖家团圆的时候,能给自己和家人一个交代。
除了与自己对比,还得有参照物,看看全国范围的平均水平。
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2024年我国住户人民币存款新增14.26万亿元,平均一个人一年存下了1万元。
也就是说,如果你去年所有的收入减去支出,没有剩下1万块钱的话,那就是拖了人均的后腿。
从具体的城市来看,不同地区的人均存款差异较大,北京地区的居民存款最高,平均每人高达32.5万元。
相比之下,西藏地区的居民存款就相对较低了,平均每人只有4.5万元。
有增量还得考虑存量,截至去年末,我国住户人民币存款余额达到了151.25万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余额推算,国内人均存款首次超过了十万元,达到了10.7万元。
可实际上,个体的情况都不一样,不能简单用一根红线来衡量是否达标。
第一,家庭的成熟程度。单身也好,组建了家庭也罢,单纯从数据的角度来说,如果是一家三口,家庭存款没有高于30万元,那就是没有赶上平均数,还得继续努力。
可是,不同的家庭,成熟度各有不同,刚刚成立的家庭,消费比较集中,房子、车子等大件都得配置好,存款自然会少一些。
经营了比较久的家庭,生活基本定型,成员的年龄也比较大。收入会远大于支出,存钱的难度就小一点。
所以,暂时没有达标的家庭,不能说就拖了后腿,人均存款的统计里并没有剔除负债或者算上资产,有一定的局限性。
第二,中位数更加贴切。这些年来,“人均”的概念一直被大家诟病,总感觉身边的人都没有钱,但存款数据却连年递增。
事实上,财富分配遵循“二八法则”,有钱人永远是金字塔顶端的那一小部分人,凭一己之力,拉高了社会的平均数。
当然,换个思路想想,也许只有自己是真穷,身边的人没有透露实情。
想知道是不是大部分人都被平均了,中位数的统计会更有说服力一些。
第三,净资产为正就好。个人过家庭存款都没有达到平均数的朋友,也不必过于担心,资金不会凭空消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陪伴。
有些人手上存到了一点钱,就想着犒劳一下自己,或者给家人更好的生活条件,这也无可厚非。
从存款余额上看是没达标,但生活条件比达标的朋友更好,这么看数据也不是那么重要了。
只要收入大于支出,能年年有余,资产大于负债,净资产为正,就不需要焦虑存款余额,也不用担心拖后腿了。
龙年已经远去,好与坏已成定局,新的一年如约而至,挑战与机遇并存。
该如何续写篇章,全靠自己的努力。
用户10xxx64
没事扯蛋玩
用户10xxx57
我与马云两家平均都是亿万富翁!
Saintkara
中国人的处世哲学就是财不可露眼、枪打出头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所以网上的都是喊穷,恨不得都说自己是负债才跟得上潮流
千里之内
招骂,自虐狂,一天没人骂就浑身不自在。
坐看悠悠水向东
为什么别人这么有钱啊[笑着哭]
雨过天晴
小编再发讲钱的事,我就跟谁翻脸,还有良心吗,还有良心吗,那里痛往那里刺,年年过年,年年借钱过,年年过年,年年一屁股债,年年过年,年年债主多过亲戚[呲牙笑][呲牙笑]小编你,新年流流不厚道,往我痛处说。
用户17xxx63
全国又有几家?普通打工一年也就几万块。除非家庭人多。
二减一等三 回复 01-31 13:11
人多平均也还是几万。
用户10xxx92
人均[呲牙笑][呲牙笑]
余生喜欢你
两年了一毛不挣[抱抱]拖了后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