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背怕冷,艾灸这3个穴位,速效!

迎彤说养护 2024-12-06 11:52:55
一、后背怕冷的困扰

许多人在生活中都深受后背怕冷的困扰。尤其是在寒冷的季节,这种不适会愈发明显。后背怕冷不仅让人在日常活动中感到不自在,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是身体某些潜在问题的信号。

后背怕冷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从中医角度来看,人体背部属阳,有足太阳膀胱经和督脉循行,总督人体一身之阳。若背部受风寒等邪气侵袭,或因常年久病、体质虚弱导致气血亏虚,无力滋养背部,又或者阳经受损、阳气亏虚不能正常温煦,都可能出现后背怕冷的症状。比如感受风寒者多为实证,会有头项强痛、后背僵硬等表现;而阳气亏虚者则多伴有畏寒肢冷、疲乏无力等虚弱症状。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后背怕冷可能是缺铁导致的贫血、自身免疫系统缺陷或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

二、艾灸驱寒的原理

艾灸作为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其驱寒的原理主要在于通过热力对穴位进行烧灼、温熨,起到温通经络、驱散寒邪的功效。

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扶阳固脱、防病保健、消瘀散结、引热外行等作用。在艾灸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激发经气活动,调整人体的生理和生化功能,达到祛除湿寒的目的。具体来说,艾灸可以温补调和脾胃,增强脾胃的功能和代谢能力。脾胃功能正常,水液代谢也就正常,湿气就不会在身体里停留和凝聚,而寒湿往往相伴而生,随着湿气的排出,寒气也会慢慢被驱散。

中医上通经络的方法有很多,艾灸就是其中常见的一种。现代人的经络十有八九都是堵塞的,而艾灸通过艾条热敷来激活身体的能量,达到活血化瘀排寒的作用。如果是因为寒气造成的经络堵塞,艾灸效果尤其好。一般来说,艾灸想要通经络可能需要坚持一个月到三个月以上才能感受到效果,并且需要持续艾灸同一条经络的堵塞点。

艾灸有两种比较常用的方法,一个是艾炷灸,一个是艾条灸。艾炷灸是用艾绒制成圆锥形的艾柱,然后点燃艾柱顶部直接或间接放置于穴位上进行施灸。间接灸又可以分为隔姜灸、隔蒜灸、隔葱灸和隔盐灸等等,其中最常用的就是隔姜灸或隔盐灸。艾条灸是用棉纸把艾绒包裹卷成圆筒形的艾卷,然后点燃一端,熏灸穴位或患处。艾条灸又包括悬起灸、触按灸、间接灸三种,其中最常用的是悬起灸,悬起灸不与皮肤直接接触,而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施灸部位或穴位上,它有温和灸、回旋灸和雀啄灸三种方法。

此外,艾灸还有隔姜灸、隔盐灸、温和灸、回旋灸、雀啄灸等具体操作方法。隔姜灸是用生姜作为介质来进行艾灸,将新鲜的生姜切成薄片,中间用针扎孔放在需要施灸的穴位上,然后将艾炷置于姜片上点燃。隔盐灸是用食盐当做介质进行艾灸,选取纯净干燥的食盐填平肚脐的地方,或在食盐上放置姜片、药饼等隔垫物再进行施灸。温和灸是将艾条一端点燃,对准施灸的部位,在距离皮肤 3 到 5 厘米的地方进行施灸。回旋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起,距离施灸的部位 3 至 5 厘米,平行往复回旋施灸。雀啄灸是将点燃的艾条对准施灸部位,一上一下的摆动,像麻雀啄食一样。

艾灸后要注意保暖,避免食用辣椒、肥肉、雪糕等刺激性食物,以及注意避免剧烈运动等,以免影响艾灸效果。同时,艾灸操作需谨慎,以免皮肤被烧烫伤,建议前往专科诊室进行操作。如果症状无好转,应及时就医,查明病因,在医师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三、三个速效穴位详解

1. 大椎穴

大椎穴位于第 7 颈椎棘突下凹陷处,此穴位为手、足三阳、督脉之会。艾灸大椎穴可以振奋人体阳气、驱除外寒。在中医里,大椎穴具有宣肺理气、降逆平喘、疏风解表、清解里热、宣通阳气、健脑益髓、补虚培元的作用。督脉为阳脉之海,总督诸阳经,大椎作为督脉的重要腧穴,能激发、宣通一身阳气,对机体有诸多益处。对于风寒、风热、阳虚等多种感冒症状,在大椎穴处艾灸和拔罐可起到治疗作用。按摩大椎穴还能振奋一身之阳气,使外邪不能入侵,同时还有很好的止咳平喘作用,缓解脑供血不足。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的人群,经常按摩大椎穴,能有效缓解颈部肌肉酸痛带来的颈部肌肉强直、僵硬、不适等症状。对于后背怕冷的人群来说,艾灸大椎穴能够激发督脉阳气,温煦全身,抵御寒气。

2. 肾俞穴

肾俞穴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 1.5 寸的位置。肾俞属足太阳膀胱经,肾之背俞穴,有益肾强腰、温补元阳、利水祛湿、健脾益气的作用。可以治疗肾虚病证,如耳聋、腰酸痛,泌尿生殖系疾患,如遗精、阳痿,妇科病证,如月经不调、不孕,消渴等。肾俞穴位于腰部,对腰痛、腰肌劳损、腰椎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腰部问题有治疗作用。同时,作为肾经元气聚集的位置,对于肾经以及相关脏腑产生的疾病,如肾阴虚或者肾阳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遗精、早泄,或者头发早白、头发脱落、妇女月经提前结束等泌尿生殖系统问题有辅助治疗作用。对于后背怕冷的症状,艾灸肾俞穴可以补肾阳,从而缓解后背怕冷的情况。

3. 足三里穴

足三里穴位于下肢膝盖外侧下缘四指宽的凹陷内。足三里具有调理脾胃、解毒、止痛、通经活络、补中益气等功效。足三里是胃经气血的汇合处,可以治疗胃部的疾病,如腹泻、腹痛、胃痛、食欲不振、便秘等。还可以治疗头部的疾患,比如牙龈肿痛、前额疼痛、缓解胃火上炎,泻火解毒。同时,足三里位置在下肢,可以治疗很多下肢的疾病,比如小腿麻木、疼痛、偏瘫后遗症等。足三里是人体最大的补益身体的穴位,可以通过艾灸、针刺、按揉的方法,起到补益气血、增强体质、提高身体免疫力的作用。对于后背怕冷的人来说,艾灸足三里穴可增强机体抵抗力,激活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使寒气随气血流动而排出。

四、总结

艾灸大椎穴、肾俞穴和足三里穴这三个穴位对于缓解后背怕冷具有显著的速效作用。大椎穴能激发督脉阳气,温煦全身;肾俞穴可补肾阳,缓解后背怕冷情况;足三里穴能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气血运行,排出寒气。

然而,艾灸虽然有一定的疗效,但并非适用于所有人。如果后背怕冷的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检查和治疗,以确定是否存在其他潜在的健康问题。同时,在进行艾灸时,一定要遵循专业医生的指导,注意温度和时间的控制,避免烫伤等意外情况的发生。日常生活中也要注意保暖、适当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共同维护身体健康。

0 阅读:71
迎彤说养护

迎彤说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