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庆市,这座位于黑龙江省西部的城市,以其丰富的石油资源和重要的工业地位而闻名。然而,大庆及其下辖的县区不仅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历史同样悠久,拥有多个古称,这些古称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底蕴。

大庆市
• 安达: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在安达人民镇设置了安达抚民府,1913年改安达抚民府为安达县。1960年,撤销安达县,设置安达市(地级)。1964年,撤销安达市,恢复安达县,设立安达特区,对外仍称安达市。1979年,安达(大庆)特区更名为大庆市。
• 萨尔图(曾用名):1898年沙俄修建中东铁路时,在此建立了萨尔图站。伪满时萨尔图被改为兴仁镇,1946年又恢复萨尔图原名。
肇州县
• 肇州:金天会八年(1130年),因金太祖完颜阿骨打在此以少胜多大胜辽军,遂建为州,赐名肇州,取“肇基王绩”之意,面积约50000平方公里,治所在今肇源茂兴镇。清代光绪三十二年设肇州直隶厅同知。1913年3月1日,启用肇州县关防,县址“骆驼脖子”。
肇源县
• 郭尔罗斯后旗:自清顺治五年(1648年)建制开始,至1956年撤旗建县,在历史上共存续了308年。此地历经清朝、民国、伪满以及新中国等多个时期。在伪满时期,1935年置肇源县,治今址,1936年改郭尔罗斯后旗。1945年日本投降后,郭后旗又被设置为肇源县,两个名称曾同时使用。1956年4月11日,经国务院批准,4月24日,黑龙江省政府宣告郭尔罗斯后旗正式变更为肇源县。
林甸县
• 林甸设治局: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黑龙江巡抚周树模奏请在大林家店处拟填设林甸县。民国三年(1914年)设治时命名为林甸县设治局,民国六年(1917年)命名为林甸县,沿用至今。
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
• 杜尔伯特旗:清初设杜尔伯特旗,治今县西南。1946年,泰康县并入杜尔伯特旗。1956年,改置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治今址。
• 泰康县:1927年置泰康设治局,1933年改置泰康县,治今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泰康镇。
大庆地区历史悠久,辽金时期,辽金政权分别在此建立行政建制。在历史的长河中,大庆及其下辖县区的名称不断演变,这些古称见证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变迁,反映了民族融合与发展的过程。例如,肇州在金代因军事胜利而得名,成为当时重要的行政区域,体现了金代对这一地区的重视。郭尔罗斯后旗在清朝是蒙古族的聚居地,其名称反映了当时的民族分布和政治格局。而安达、萨尔图等名称的演变,则与近代铁路建设、石油开发等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展现了大庆从传统农牧业地区向现代工业城市的转变。这些古称是大庆地区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东北地区的历史、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