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夫人不告而抽调袭人,是对贾母的不敬吗?

飞露洒我裳 2023-02-24 15:01:50

宝玉挨打,王夫人派人来,叫一个宝玉身边的人去问话。袭人告诉晴雯等人一声,自己亲自前往。袭人这次见王夫人,说了一些话,令王夫人刮目相看。于是王夫人将宝玉交给她,留心照看。

袭人原本是贾母屋里领一两月银的大丫鬟,因溺爱宝玉,恐宝玉之婢无竭力尽忠之人,便将心地纯良、恪尽职守的袭人,给了他。袭人在宝玉屋里担任首席丫鬟,月钱照旧在贾母屋里领,名义上仍是贾母的丫鬟。

第三十六回,王夫人对凤姐说:“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份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这一份,都也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

王夫人给了袭人一个准姨娘的位置,在最初的时候并没有告知贾母,而是到了七十八回才向贾母汇报。因此就引起人的质疑,这王夫人不打声招呼就把人抽走了,是不是眼里没贾母啊?

我认为王夫人这件事做的不会无礼,理由有二:

一,相信王夫人的处世水平,她不会轻易犯下错误给人抓短。

王夫人有贤名在身,夸她的不在少数。刘姥姥说她做姑娘时“着实响快,会待人,倒不拿大”上年纪后“越发怜贫恤老,最爱斋僧敬道舍米舍钱的”。探春说王夫人“佛爷似的”。贾母夸王夫人是真孝顺。这些好名声是长期谨小慎微、表现优良换来的,还得通过持续好表现来维系。

如果私自抽调袭人,是一个明显的错误,她怎么会做呢?一个小小的姨娘,比起她那大大的贤名,又算的了什么呢?王夫人不会因小失大,只有私自抽调并不是什么过错,才会这么做。

二,王夫人吩咐凤姐给袭人提升待遇的时候,有多人在场。如果此事见不得光,王夫人不会如此高调。

王夫人提出给袭人赵姨娘、周姨娘的待遇规格时,“薛姨妈母女两个与林黛玉等正在王夫人房里大家吃东西呢”。

这次提调,是当着众人面前道出的,王夫人根本不担心贾母知道这件事。方式如此高调,不是想瞒谁的做派。

贾母虽老,威严尚在,王夫人还不敢明火执仗地不尊贾母。王夫人若公然和贾母作对,首先贾氏宗族就饶不了她。另外,社会舆论也会压的她喘不过气来。王夫人要脸要贤名,不会不明智的胡来。

窃以为,王夫人敢于这么做,是因为社会风尚允许她这么做。她作为荣国府的掌家太太,宝玉的母亲,有权利给儿子选个称心的姨娘,同时也有权利不向贾母汇报便调离袭人的“岗位部门”。

袭人在名义上是贾母的丫鬟,其实早就是宝玉屋里的人。袭人与宝玉的关系,就连锦香院的妓女云儿都知道。如果不是出现特大的意外,袭人永远都不会再回到贾母屋里伺候。

按照规例,贾母屋里应该有八个领一两月银的大丫鬟。贾母把袭人给了宝玉,屋里便少了一个大丫鬟。王夫人令凤姐给贾母补上一个好丫鬟,把袭人的名义从贾母屋里调走,从这个角度来说,贾母是受益的一方——本来少一个人,现在满员了。

至于王夫人和贾母关于宝玉姨娘人选的明争暗斗,那是另一码事。王夫人为贾母将丫鬟补满员,再调走袭人,不存在僭越的错误。

宝玉现在还小,王夫人不能效仿薛姨妈为薛蟠摆酒纳香菱那样给袭人一个正式的名分。袭人的所有待遇,都不动官中的钱,全是从王夫人的私人分例里出。灰色操作,不适合当作正经事向贾母汇报。等到能为袭人正式正名的时候,才符合汇报流程。

王夫人的话刚说出口,黛玉和湘云便去向袭人道喜了。没过多久,晴雯也知道了,调侃道:“虽然碰不见衣裳,或者太太看见我勤谨,一个月也把太太的公费里分出二两银子来给我,也定不得。”要说贾母不知道这件事,是不可能的。按照既定风俗,贾母此时该装不知道,所以她便好好配合,装不知道。到七十八回,王夫人正式回明袭人的事,贾母装作第一次听到的样子,说:“原来这样,如此更好了。”

王夫人的缺点是对仆人冷血,若说到礼节绳规,她是典范级别的存在,不应该随便质疑。

0 阅读:24

飞露洒我裳

简介:喜欢文学,历史,想把所读所想说给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