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猴子
很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
美猴王孙悟空
但各位有没有想过
猴子那么多种
孙悟空到底算哪一种?
先来看看自然界中常见的猴子
▼
自然界十分常见,尾巴短,有颊囊,躯干粗壮,
前肢与后肢大约同样长,栖息广泛
▼
一般指亚洲叶猴属,叶猴以吃树叶为主
体型纤细,没有颊囊,居多分布于东南亚
是世界上最濒危的灵长类动物之一
▼
鼻孔大,嘴唇厚,没有颊囊
很耐寒,一般栖息于海拔较高的地区
▼
猴中巨无霸,体重可达60千克
体型仅次于猩猩属,有颊囊
栖息于雨林、草林、山地
主要在地面活动
《西游记》里提到
孙悟空的长相是毛脸雷公嘴
但其实很多种猴子
都有这个特点
根本难以辨别
不过
书中还有
悟空伸手一摸,笑道:师父没成算!我虽少腮,却比人多这个素袋,亦可准折过也。
——《西游记》
这素袋可不一般
书里还提到
石猴出生后
在山里玩耍的情况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獐鹿为友,猕猿为亲。
——《西游记》
众所周知
《西游记》是吴承恩写的
难道是他创造了这只猴子?
其实不然
吴承恩是个改编者
改编了名为“西游”的故事
在西游故事里
一直都有猴的形象在
所以准确来说
有句话说得好
改编不是乱编
西游故事里的猴子
自然也不是随意捏造的
肯定有它形成的过程
那么问题来了
这个猴子的原型是从哪里来的?
他们就是鲁迅和胡适
早在1920年前后
鲁迅在讲中国小说史时
就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明吴承恩演《西游记》,又移其神变奋迅之状于孙悟空,于是禹伏无支祁故事遂以湮没也。
——《中国小说史略》
他推测孙悟空的形象
借鉴于传说中的水怪无支祁(qí)
并遗传了它神变奋迅的特点
*神变奋迅:大致为神通广大外加迅捷有气势
几年后
胡适提出了另一个观点
我依着钢和泰博士的指引......在印度史诗......寻得一个哈奴曼,大概可以算是齐天大圣的影子。
——《<西游记>考证》
他给孙悟空找了另一个爸爸
印度神猴哈奴曼
否定了鲁迅的无支祁说
在这个过程中
学界大佬们提出了各种猜想
一直致力于
探索孙悟空的原型
为孙悟空找到真正的爸爸
朕把它们归类了一下
大致分为
大禹治水那阵子
淮水里有只长得像猿猴的水怪
法力高强,经常兴风作浪
后面被大禹制伏
镇压在龟山脚下
它便是无支祁
乍一看,这剧情是不是有点相似?
乃获淮、涡水神,名无支祁,善应对言语,辨江淮之浅深,原隰之远近。形若猿猴,缩鼻高额,青躯白首,金目雪牙,颈伸百尺,力窬九象。
——《古岳渎经》
首先
同样是神通广大
孙悟空能伸缩变化
使得动如意金箍棒
无支祁颈伸百尺
有九象之力
同样是眼里有光
孙悟空刚从石头里蹦出来的时候
眼睛里就能射出金光
石产一卵,见风化一石猴,在那里拜四方,眼运金光,射冲斗府。
——《西游记》
(无支祁)久乃引颈伸欠,双目忽开,光彩若电......青躯白首,金目雪牙。
——《古岳渎经》
孙悟空大闹天宫
搅得天翻地覆
最后天庭请了如来佛祖才制伏它
无支祁兴风作浪
大禹几次制伏都无功而返
最后请了天将庚辰才制伏它
禹授之章律,不能制;授之鸟木由,不能制;授之庚辰,能制。
——《古岳渎经》
后来
同样是被镇压
孙悟空被压在五行山下
无支祁被压在淮河边龟山下
这么一通对比下来
孙悟空
约等于增强版无支祁
无支祁顶多在水里霍霍
孙悟空则直接干到三界去了
并且
深究无支祁的故事
其中还有很巧合的一点
之前说过
西游的故事在吴承恩之前就有了
于是胡适从这切入
先寻找西游故事的源头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里面
有个猴行者
被认为是孙悟空形象的粗坯
猴行者属于猕猴
称号是
紫云洞八万四千铜头铁额猕猴王
听听这名字,多谦虚
不像孙悟空
直接管自己叫
齐天大圣美猴王
佛教概念里
八万四千常用来表示一个很大的虚数
比如说八万四千法门
八万四千佛、八万四千劫等等
另外,猕猴王这词
出自汉译佛经里的说法
既然如此
猴行者——
孙悟空形象的粗胚
应该也借鉴了佛教的经典
胡适从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
找到了神猴哈奴曼(Hanuman)
根据他的理论
哈奴曼→猴行者→孙悟空
猴行者是孙悟空的爹
哈奴曼则算是祖宗了
哈奴曼属于长尾叶猴
作为印度神话里
风神的儿子
腾云驾雾是基本操作(类似于筋斗云)
而且它顽皮的本事不输孙悟空
出生的时候以为太阳可以吃
差点把太阳给毁了
再者
它也有棍棒类武器
虎皮如意金棍
后面它获得了众神的祝福
拥有金刚不死之身
还有,它力大无穷
身体更能随意变化
虽然像是挺像的
但哈奴曼说也有一定的漏洞
《罗摩衍那》的故事
有没有在西游故事前
翻译成汉文传进中国来
还是个疑问
毕竟像胡适这么博学的人
还得靠外国人的指引
才找到这部印度史诗
另外
从猴的种类上看
哈奴曼属于印度的长尾叶猴
没有颊囊
按古代的说法应该叫做禺
禺似猕猴而大,赤目长尾,山中多有之。
——《正字通》
而猴行者属于猕猴
古人分得很清楚
把禺的传说安到猕猴身上
属于张冠李戴了
经过长时间的学术混战争论
一个新的说法出现了
融合说(也叫做混血说)
有些学者认为
既然谁也说服不了谁
那不如把有关的都合起来
这总没毛病吧
这还不止
西游故事的家族中
有本叫《西游记平话》的小说
在那西游异世界里
悟空最后的封号不是“斗战胜佛”
而是佛教的“大力王菩萨”
大力王菩萨不止力气大
神通也大
法器是金刚棒(有金箍棒的感觉)
人脉上
认识须菩提尊者
也就是悟空拜师的菩提祖师
玄奘在西行路上
收了一个叫做石磐陀的弟子
这个弟子是个胡僧
好巧不巧,几十年后
有个叫释悟空的法师
也去了西域
这人也是胡僧
大家有没有发现
胡僧的发音很像猢狲
*猢狲,一般指灵长目动物,也能特指猕猴
有些学者认为
西游的故事
在口耳相传时可能有偏差
如果不小心混淆到一起
就可能变成
“唐僧取经,胡僧猢狲悟空帮忙”
总体来说
孙悟空猴的形象
确实有许多其他故事的影子
朕觉得
吴承恩老师在创造孙悟空猴这个形象时
一方面
受到了之前的西游故事的影响
另一方面
则是作者个人阅历的影响
至于孙悟空找爸爸的事情
暂时没有一个很统一的口径
只能期待未来
看看有没有惊喜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