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马鸿宾起义后罕见留影,镜头中他受到了解放军的热烈欢迎

向日葵爱过去 2025-03-16 17:13:13

大家在阅读前,先点击上面的“关注”,感谢各位的支持,希望能给大家带来良好的阅读体验,并与您分享阅读的快乐!笔者后续将会为大家带来更多的精彩故事!

1949年宁夏,西北军阀头目马鸿宾宣布起义后,留下了一张罕见留影,镜头中,一席青衫长袍,戴着一副墨镜,受到了我解放军将领的热烈欢迎。

1949年,宁夏,宣布起义的马鸿宾,受到了解放军的热烈欢迎

西北军阀头目马鸿宾与盘踞在青海、宁夏和甘肃北部的马步青、马步芳,马鸿逵势力,并称为“西北四马”。马鸿宾不像马步青,马步芳兄弟那样阴毒狠辣,也不似马鸿逵一般老奸巨猾,他是西北“四马”之中最温厚朴实的一位,被甘宁两省的民众称之为“儒将”和“马憨”。

“西北四马”

马鸿宾出身于甘肃临夏的大户——马氏一族,他的祖父马千龄,父亲马富禄,以及马福祥都曾是清军将领。

马鸿宾的父亲马富禄是武举人出身,体格魁梧,气力过人,善骑射闻名于河州地区,1894年,凭借着战功被擢升为总兵,并得到了甘肃提督董福祥的赏识和信赖, 后续被甘肃提督董福祥保荐,去往京师任职,统领简练军驻守在正定。

马鸿宾则从小深受父亲的影响,练得一身精湛武艺,刀剑棍棒之术样样精通,被家中的长辈寄予厚望,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像他父亲一样,驰骋疆场。

1900年,八国联军在英国驻华舰队司令西摩尔的率领下,进犯京师,而当时率部驻守在正定的马福禄则奉上司董福祥之令,率麾下简练军赶往廊房阻击强势而来的八国联军。

廊坊阻击八国联军的战斗结束后,马福禄又奉命驻守于正阳门,当时,八国联军集中重兵,在洋炮的掩护下,对正阳门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奉命守卫正阳门的马福禄则是带领麾下兵勇则是奋起还击,曾一度打退八国联军的进攻。

但无奈八国联军的炮火太过迅猛,正阳门最终失守,马福禄则只能带着余下的清军兵勇只能够暂避锋芒,退到城内,商议如何夺回正阳门。

后续,抱着与阵地共存亡决心的马福禄带着余部对八国联军的防御阵地发起了进攻。

当时,作为主将的马福禄冲锋在前,带着部下冲入八国联军的栅卡与八国联军到士兵展开了一场激烈的白刃战,在这场白刃战中,马福禄身上多处受伤,但他却并没有因伤退去,而是继续与八国联军进行死战,最终令人痛心的是,他在率余部继续冲锋时,不幸中弹,战死在了这场抗击八国联军的战斗中,时年仅仅46岁。

马福禄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战事中,战死沙场后,清廷对其进行了表彰和追谥,并将他安葬在三里河的回民墓地。

马福禄阵亡的消息传回老家后,家里人痛心不已,马福禄的亲兄弟马福祥主动承担起了照顾马福禄一家老小的重担。

当时,马鸿宾16岁了,已经长成了一个精壮小伙,作为亲叔叔的马福祥为了马鸿宾的未来着想,将其接到了家中,与自己的儿子马鸿逵一起读书,学习。

1904年,马福祥升任西于镇总兵兼阿尔泰护军使,他见马鸿宾已经20岁了,没有事做,便将他安排进入到西宁矿务马队担任队长一职。

马鸿宾进入到西宁矿务马队后,积极招募兵勇,组织了一支听命于他的武装力量。

1913年,29岁的马鸿宾在叔叔马福祥一手提携之下,担任昭武军骑兵中营营长一职,作为亲叔叔的马福祥为了培养马鸿宾,让其能够独当一面,便多次命马鸿宾参加各种在河东的剿匪等战事。

马福祥

在这些剿匪等战事中,马鸿宾审时度势,沉着勇敢,表现出色,立下战功,令马福祥倍感欣慰。

1917年,高士秀率灵州民军,兴兵攻打宁夏,当时,马福祥在处理老母的丧葬事宜,宁夏护军一职则是交由侄子马鸿宾暂时代理。

马鸿宾代理宁夏护军一职后,在马福祥的指令下,率骑兵、炮兵亲自前往石嘴山迎战高士秀和他带领的灵州民军,在这场战事中,马鸿宾充分展示了他的军事才能,分九路包抄高士秀和他带领的灵州民军,最终强势击溃高士秀和他带领的灵州民军,取得了一场酣畅淋漓的胜利,这就使得作为叔叔的马福祥越发的倚重和信赖马鸿宾。

1920年,马福祥带着马鸿宾投入到直系军阀的麾下,成为了直系军阀将领,马福祥出任绥远都统,马鸿宾则出任宁夏镇守使兼新军司令,兼管内蒙三旗军事。

1924年,北洋军阀之间的混战加剧,马福祥带着马鸿宾左右摇摆,先是听命于直系军阀首领吴佩孚,后续又转投于冯玉祥的麾下,为冯玉祥所调遣。

1926,马福祥淡出宁夏的军政界后,其侄子马鸿宾则在他一手安排之下,成为了宁夏的省主席,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招兵买马,扩充实力,成为了西北军阀头目之一,与马步青、马步芳,马鸿逵这三位西北军阀人物并称为“西北四马”。

中原大战后,冯玉祥兵败失势,马鸿宾审时度势,转投于蒋介石,被蒋介石委以重任,出任甘、凉、肃边防司令,以及甘肃省主席一职。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马鸿宾积极响应,率部参加到抗日的战斗中去,在抗日战争中,作出了个人贡献。

1947年,解放战争爆发后,他在蒋介石集团的命令下,多次率部进犯陕甘宁解放区,但都被我解放军部队痛击,在后续的战事中,马鸿宾逐渐意识到了自己站在人民的对立面,没有好下场,便在1949年,率领麾下的国军部队起义,对宁夏全境解放做出了必要的个人贡献。

马鸿宾

新中国成立后,马鸿宾先后担任甘肃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西北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为甘肃,以及西北的经济发展建言献策,作出了贡献。

1960年,这位昔日的西北军阀人物在兰州的住所因病离世,走完了他的一生,终年76岁。

0 阅读:552
向日葵爱过去

向日葵爱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