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有座白玉山塔,日本人和俄国人都想拆掉,中国人:就不拆!

胥言看历史 2024-04-01 12:32:32

旅顺,是一个在近代中国历史中经常被提起的名字。这片土地见证了太多的杀戮,以至于有人说,“一个旅顺口,半部近代史”。

而在旅顺的土地上,至今仍存在着一座堪比“国耻”的白玉山塔,也被称为“表忠塔”。这座塔建于日俄战争之后,是日本人为了纪念自己的胜利而建造的。建筑位于旅顺口白玉山顶,高约66.8米,塔尖如子弹头,整体形似火烛,又有祭奠战死亡魂的寓意。

换句话说,就是有跟“靖国神社”类似的作用。

二战后,日本和俄罗斯都曾向中国提出想拆掉这座建筑,这座塔对我们来说也算是一桩国耻,可它今天依然还在这边戳着。我们为何要一直留着它不动呢?

中国在一战前的处境

在中国的近代史上,有一场很少有人大书特书的战争,那就是日俄战争。日本与沙俄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掠,打了个天昏地暗,其本质上不过是两个强盗在争夺胜利果实而已。

但当时的很多中国人,却因为战争的结果,是黄种人战胜了白种人,并且还把沙俄占领的部分领土还给了中国。因此,便对日本人开始感恩戴德了起来。

这种想法在当时的社会蔚然成风,也促使日本开始放开部分教育资源,放了许多中国人去读书,以期他们能够在回国后做出更多对日本有利的事。

而由于后来日本的胃口越来越大,甚至开始全面侵华。当年许多误判形势的人对此也就变得沉默不语,这场日俄战争也就成了一场不被铭记的历史。

说到底,日本人当年究竟为何要帮清政府驱逐俄国人呢?

这里我们就得先来简单介绍一下,当时的中国、以及清政府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各种潜在敌人和盟友了。

首先,与后来我们熟知的历史说法不同,慈禧当政时的清政府,与英国乃至日本,其实算是同一个利益阵营的势力,毕竟清政府当时已经成了帝国主义的买办。

在清政府搞“洋务运动”的时候,本应该最感到威胁的英国,这时反而大开方便之门,对中国的近代化运动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甚至北洋舰队的建造计划最初也是打算让英国人赫德来负责的。

当然了,英国人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想培养起中国来对抗沙俄的扩张。另外,英国在当时吃下了太多的殖民地,可谓是富得流油。但奈何人员太少,实在管理不过来,于是便使出祖传的离岸平衡战略。而当时的清政府,已经属于“虱子多了不怕咬”的状态了,能够得到英国的帮助来击退沙俄,那自然是一笔血赚不亏的买卖。

德国的克虏伯大炮

但在光绪帝当政后,清廷突然对英国开始变得冷淡了,洋务运动的学习与采购目标,也开始从英国转向了德国。面对这种情况,英国政府肯定是不满意的,但他们也不想在远东空耗自己的实力,于是便开始与日本交好,日本也在这个时期迎来了一波新增长。

如果站在英国的立场,日本确实是个理想的盟友。一来是距离自己本土较远,构不成直接威胁。二来则是他们与沙俄有世仇,可以满足英国的战略需求。唯一的缺点就是英国人看不上鬼子们的实力。

可自从甲午战争中,北洋舰队几乎被全灭以后,英国人就开始暗自庆幸了起来,认为自己押对宝了。于是,两国在1902年签订了军事、政治上的同盟条约。

日俄两国的军事实力几何?

既然英国人如此看重当时日军的实力,那么日军的实力真的就那么强吗?

从历史的角度看,其实还真不是。日本当时的国力要说是列强,实在是有些外强中干了。光是清剿自己占领的台湾原住民,就损失了远比甲午战争时还要多的部队。

很无奈的事实就是,日本人当时真的不强,奈何是清政府太弱了。只靠着庞大的体量苟延残喘,希望能噎死对方。

而看沙俄呢?

我们都知道八国联军侵华的事,但侵略其实也是分类型的,这其中包含着各大列强内部的利益争夺。比如另外两个英国的政敌,法国和德国,其实他们也对中国的资源有所觊觎,但碍于距离太远,而且缺乏强大的海军,也只能同意了英国的建议。八国联军的大部分当时都承诺“不实际占领”,也就是以租界和战争赔款的形式实行侵略。

而沙俄则是那个唱反调的,借着八国联军侵华,沙俄顺势调动了二十多万部队,直接占领了东三省,相当于把东三省纳入到了自己的版图。哈尔滨、大连,还增加了许多俄罗斯移民,意图彻底将这片土地收为己有。

随后,沙俄还加紧修建通往西伯利亚的铁路,紧紧地将占领区与欧洲部分连接在了一起。

可以看到,沙俄在当时是中国、英国、日本共同的敌人。而日俄战争开始时,英国当时正陷入到另一场战争中,抽不出手,但仍旧给日本提供了提供了大量援助。

丑陋的战争

日本为了这场日俄战争,堪称是煞费苦心,光陆军就出动了109万人的规模,最终惨胜于沙俄。在海战方面,由于俄国战船缺乏补给,日军反而是大获全胜。沙俄被击沉以及俘虏的舰船总吨位,高达40万吨,是当时人类海军战争史之最,也是俄罗斯最为耻辱的一个污点。

不过,沙俄虽然在前线遭遇惨败,但多亏了西伯利亚铁路的修通,他们的援兵可以源源不断地被送来,日本这边则因为海战的胜利牢牢占据住了南满,两国僵持不下。

日俄的兵员虽然都还有不少,但海军的花销实在太大,整场日俄战争,双方光是消耗掉的军费就高达34亿两白银,是《马关条约》中清政府赔款的15倍以上。

仗打得大家都成了穷鬼,日本和沙俄只好各退一步,除了中东铁路经营权,以及旅顺大连的租借权之外,全部还给了中国。

在这场战争中,中国人成了两个列强互相征伐时的炮灰。既有给俄国人当间谍奴才的,也有给日本人当牛做马的。但千万不要认为日本人在这里会有什么好意,早在甲午战争时期,日本人就曾制造过骇人听闻的旅顺大屠杀,整个旅顺城的居民几乎被屠杀殆尽,只有负责埋尸的36人幸存了下来。

而仅仅过了几年之后,在发生过大屠杀的同一片土地上,居然还有中国人肯为日本人办事,这堪称国耻。鲁迅先生在学生时期就曾亲眼目睹过一件事,当时日本人在教室里播放战争纪录片,内容是日军虐杀为沙俄办事的中国间谍,而台下另一帮中国人,却仍为之鼓舞叫好。当时的鲁迅愤而离席,决心弃笔从文,力图唤醒中国人麻木的灵魂。

而我们要说的那座白玉山塔,为何迟迟不拆,作用同样也是如此。

表忠塔、纳骨祠

在日俄战争结束后,日本占领了辽宁旅顺港,并在白玉山顶修建那座“白玉山塔”,象征着对这片土地的永恒征服。

而在山下,则还有一座专门祭奠日军战死者的“纳骨祠”,收容着因旅顺围攻战而死掉的两万多日军的骸骨。

从那以后,直到二战期间,白玉山这片土地,就成了日本人的招魂坛,第二个“靖国神社”。每到夏天,日本殖民者就会在这里大开祭典,庆祝当年的胜利。

到了二战之后,苏联红军接管了东三省,顺手就把日军的纳骨祠给拆了,只留下了地下室。

“破四旧”期间,红小将们办了件好事,他们将纳骨祠废墟地下室的日军骸骨掏了出来,尽数挫骨扬灰。后来在这片邪恶的纳骨祠废墟上,新政府兴建了一座旅顺海军兵器馆,以凶镇凶。

而没有了纳骨祠之后,山顶上的那座白玉山塔也就变得无足轻重了,尽管日本和俄国仍然提出要拆除的请求。但我国依旧打算留着,以这耻辱的历史来警醒后人。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3

胥言看历史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