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群人中,毛主席的眼光被一位少尉排长吸引住了。他问了问这位排长的名字,随后主席像是突然明白了什么,笑着说:“哦,原来你就是那个‘大放厥词’的家伙啊?”
这位少尉排长究竟何方神圣?为啥毛主席会这么讲呢?
【追击南逃印军】
上世纪五十年代起,印度在中印边界上就不太安分,老想找茬闹事,冲突不断。从1954年起,中印两边进行了好多回磋商,但每次都是谈不到一块去。
印度行事愈发霸道无理,中国实在是没法再忍让了。到最后,1962年10月17日那天,中央决定出手自卫反击。
战斗还没打响的时候,印度军队那是相当自负,压根就没把中国军队当回事儿。
战争持续下去后,印军的自信心遭到了重创。
庞国兴,1940年出生,1959年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那会儿,他所在的第九连队有个任务,那就是趁夜攻打西山口。
占据咱们西山口的是印度军队的第四师一团和二团,他们自称是勇猛能打的精兵强将。
我们尖刀排的主力部队在收拾那股印军时,二排四班里头,副班长庞国兴的任务是去追那些往南跑的印军。
可能是急着要消灭敌人,庞国兴他们冲得太猛,结果和连队还有主力部队都失去了联系。
西山口那块地方地形挺乱的,印度军队老往南边窜,一路上还老回头放冷枪。
后头,庞国兴扛着冲锋枪紧追不放,不过,这地方山高树多,路也很难走。庞国兴他们几个商量了下,临时组了个“突击小队”,分成两队去追赶敌人。
分兵完毕后,庞国兴他们一伙人很快就瞅见了敌人的炮火位置。庞国兴是小组的头儿,他琢磨着得先把敌人的炮兵窝点给解决了。
庞国兴迅速给战友们分配了新任务,他们分成两组,借着周围地形的掩护,悄悄靠近敌人的阵地。
这时候,敌人想要开溜,庞国兴哪会轻易放过他们。他立刻召集了八班的副班长周文轩,还有九班的班长魏应武等人,打算一起冲过去,抢占敌人阵地旁边的那座小山包。
挺逗的是,那山脊上站着几个印度士兵,一看到解放军冲他们过来,吓得枪都不敢扣动,立马扔下家伙什儿就逃之夭夭了。
就这么着,庞国兴他们轻轻松松地占领了优势位置,然后对敌人的炮兵阵地发起了猛烈攻击,没一会儿工夫就把战斗给搞定了。
“小风波”结束后,庞国兴他们继续追赶那些逃不掉的敌人。
在进行任务时,庞国兴突然又有了个新发现。
在路边拐弯的地方,我发现一辆吉普车停在那,发动机不响了,旁边有几个印度士兵正卖力地从后面推着它。
时机成熟之际,庞国兴他们几个对那帮印度士兵发起了突击,印度兵吓得拔腿就跑,连通讯设备和随身物品都来不及带上。
追了老半天,周文轩他们和庞国兴走散了。这一整天一夜,他们都没停过,也没吃没喝,现在是又困又饿。
就在这紧急关头,好几百名打了败仗的印度士兵,像一群没头苍蝇似的,朝着庞国兴他们猛扑过来……
【庞国兴的“豪言壮语”】
庞国兴他们三个人重新振作,飞快地抢占了好的位置,随时准备开打。
几个人边啃着地上的雪,边琢磨着该怎么办。
庞国兴对身旁的两名队友打气说:
咱们追到敌人老窝后面了,现在跟大部队走散了。咱们三个得抱成团,不管咋样都得在一起,活着一起活,真要有啥不测,也得一块儿面对。要是碰到大堆敌人,咱就躲着他们,打游击战;要是敌人少,咱就干掉他们。我肯定,大部队用不了多久就能跟咱们汇合!
说完,三个人匆匆收拾了一下东西,就带着必死的勇气跟印军干上了。他们一边躲着,一边开枪,靠着周围的地势把敌人打得晕头转向,连北都找不着了。
打着打着,庞国兴猛地瞧见西山口上头有人在大喊大叫,还真让他给猜中了,那是我军的支援队伍到了。
庞国兴带头,咱们队伍一路猛冲,顺利打下了印军的炮兵阵地,并且顺手牵羊弄到了八台大炮。
在这次行动中,庞国兴领头的小组,两天内硬着头皮冲进了敌人后方十公里远的地方。他们接连打了五仗,最后顺利抢下了敌人两个炮兵的位置。
庞国兴可是立下了赫赫战功,事后,他就升为了排长。他待过的那个班,为了铭记他的功劳,干脆就被叫做“庞国兴班”了。
得说一下,在打仗那会儿,庞国兴心里头一直觉得,逃不掉的印军就那么一小撮人。可实际上呢,敌军人数足足有一个团那么多,庞国兴追的敌人,最少也得有一个营的规模。
结果,西山口战场上发生了一件挺“离奇”的事儿。前面,一个营的印度兵吓得撒腿就跑,后面呢,庞国兴他们几个人就紧追不放。在追的过程中,他们还顺手把敌人的炮兵阵地给端了。
对印自卫反击战打赢后,兰州军区给庞国兴发了枚一等功奖章。到了1963年8月26日,国防部还专门给他封了个“战斗英雄”的称号。
庞国兴的故事和他那股子啥也不怕的劲儿,简直就是活生生的“教学例子”。上头让他整理了一份战斗汇报,里头详细讲了讲打仗的经过,还有他自己琢磨出来的战斗门道。
战斗情况汇报里,蹦出了这么一句“经典话”:
敌人非但没选择屈服,反而大胆地向我们发起了反击。
这份报告印了好些份,有些就送到了北京。毛主席看了之后,很有感触地说:
这位战士庞国兴,既勇敢又有计策,是部队中新一辈的榜样。
于是,毛主席把庞国兴的英勇表现深深印在了心里,同时也把“庞国兴”这个名字牢记住了,还有那句充满豪情的壮语,让他难以忘怀。
1963年10月1号那天,国庆观礼的庞国兴有幸上了天安门城楼,见到了毛主席、周总理、朱德等领导人。
在这个过程中,毛主席瞅着庞国兴,问了句:“听说你挺能说的,那句话是你讲的吧?”
【国庆观礼】
1963年9月份,庞国兴因为在跟印度的那场自卫反击战里表现出色,收到了上头的紧急命令,让他赶紧动身去北京。
庞国兴当时有点发愣,因为他手头还忙着带新兵的事儿呢。后来他才搞清楚,原来国庆节快到了,兰州军区选了他当“英雄模范”,要他去北京天安门参加国庆庆典的观礼活动。
这种机会可不是随便谁都能碰上的,庞国兴那时候心里头那个得意劲儿,简直没法说。
10月1号这天,庞国兴一身军装穿戴得整整齐齐,站在了天安门城楼之上。
毛主席热情地会见了庞国兴。那时候,主席迈步走到他面前,仔细端详了他一番,接着和蔼地问:“小伙子,你叫啥名儿?”
在战场上,庞国兴历来是那个就算敌人数量比自己多上百倍也毫不畏惧的勇士,但眼下,他却表现得异常紧张。
庞国兴特别认真地回答说:
跟主席说一声啊,我是来自兰州军区,独立步兵第55师的庞国兴。
毛主席立马就想起来了,笑着对他说:“你就是那个说了些‘大胆话’的庞国兴吧。”
庞国兴心里头有点儿小腼腆,不过已经不紧张了。因为眼前的主席特别亲切,和和气气的,完全没有一点大领导的架子。
接着,毛主席继续讲道:
就像咱们当兵的,到了该放狠话的时候就得放,我记得清清楚楚,你那句“敌人不光不投降,还敢反过来打咱们”的话,真是让人难忘啊。
有了毛主席的打气,庞国兴再次把心思全放到了部队里,继续在军队里不断努力拼搏。
真没想到,庞国兴在参加完那次观礼活动两年后,竟然遭遇了不幸。
1965年9月18号那天,庞国兴已经当上了副团长。
他历来都是练兵最上心的那个人,那天,为了让战士们投弹更准更狠,庞国兴特地搞了个投弹训练。
参与训练的士兵全是新来的,他们对扔手榴弹还不太上手。就在训练的时候,突然出事了。
可能心里有点慌,又或者是不太熟练,一个新兵在拽动手榴弹拉环后,正打算扔出去呢,结果手榴弹一下子滑到了他脚边。
手榴弹从拉环被扯到炸开也就一眨眼的功夫,要是这战士动作稍微慢点没躲开,那结果可就惨了。
那时候,这名战士被那突然发生的事儿给惊到了,整个人就呆站在原地,一动不动。
就在这紧急关头,庞国兴挺身而出,啥也没多想,嗖的一下窜到那战士跟前,一把推开新兵,想都没想就用自己身子挡住了手榴弹。
一声巨响后,庞国兴的生命戛然而止,他走了,那年他才25岁。
庞国兴这辈子,时间不长,但活得响亮。他的那些壮举,一直给我们打气,他的那股子精神,也一直推着我们往前走。他是咱们解放军里的骄傲,更是全中国人心里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