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在进步,咱们国家在工业化的路子上越走越宽,成绩斐然,全世界都看着呢。这些好成绩啊,基石就是石油资源。为了跟上发展需求,国家在石油这行当里可是花了大力气。
说起来,七十年前咱们国家在国际上还被叫做“贫油国”,但看看现在,咱们已经有了相当多的油气资源,给中国的现代化发展攒下了不少家底。
咱们国家能在石油这块儿有这么大的突破,全靠那些大人物的高明指挥。1958年的时候,国家石油情况不太好,毛主席就亲自点将,让余秋里来当石油部的头儿。
真让人意外,余秋里居然一再拒绝,但毛主席还是特别信任他。为了给余秋里打气,毛主席干脆放话:“要是缺干部,直接说,军级以上的,你随便选。”这让人好奇,为啥主席对余秋里这么看重呢?
【“独臂将军”余秋里】
1914年,余秋里在江西吉安呱呱坠地,他家特别穷。小时候就碰上不少乱子,这让他深深明白老百姓为啥得站出来斗争。到了15岁,他就加入了革命队伍,但因为年纪还小,就先在外围帮忙。
过了整整两年,余秋里终于正式成为了共产党员,走上了为人民革命的道路。因为他上过两年学,所以在那时候的部队里头,他还算是个有文化的人。入党以后,他被安排到了吉安的军事部门工作。
他思想觉悟出众,打起仗来也特别勇猛,七里坪战役里表现超群。鉴于他的出色表现,1933年的时候,上面就让他当了检查委员会委员。后来,他还去红军大学深造,学习更多东西。
从学校回到部队后,领导特别看重他,还没满20岁,就提拔他做了红军第二军团18团的政委。他呢,也没让领导失望,做事特别卖力,立下了不少战功。
1935年5月份,余秋里指挥着18团的战士们,跟敌军的一个师部干了一仗,结果他们赢了,还抓到了敌方的师长。这事儿让贺龙指挥大为赞赏,夸他将来肯定能有大出息。
后来,余秋里跟着大军一块儿参加了反围剿和长征。倒霉的是,在长征路上,他被敌人的追兵打中了胳膊。那时候两军正打得火热,余秋里根本顾不上治疗,只能随便包扎了一下。
但麻烦很快就冒了出来,因为那时候打仗顾不上太多,医疗上有些疏忽。仗打完后,余秋里因为胳膊受伤被火速送到医院。一查才发现,他的胳膊已经感染了,医生说,要是不赶紧截肢,可能会有生命危险。
那时候,红二军团管卫生的头头亲自上手做了手术,硬是把余秋雨从鬼门关拉了回来。经过这一遭,余秋里想革命的念头非但没减,反而像添了把柴火,心里的那股子革命热情烧得更旺了。
长征圆满结束后,余秋里去了延安抗日大学,继续深造学习。到了1938年,他就被提拔为中央直属政治处的二把手。后来,八路军第三师团进行了整编,结果第三支队领导层缺人了。
经过上级的深思熟虑,余秋里被调了过去,成了第三师团的政委。他接手新战士部队,带着他们打游击战。到了1940年,余秋里又领着第三支队,也就是第八团,奔赴晋西北,参与了那场有名的百团大战。
抗战那会儿,余秋里脑子活,想出了不少练兵的好点子,让战士们的本事噌噌往上涨。毛主席听了,直夸余秋里:“这可是前所未有的新思路啊!”打那以后,余秋里带着的第八团,就变成了响当当的第一师第一团。
1955年的时候,余秋里被正式封为了中将。说来也巧,就在同一年,我们国家还新成立了一个石油工业部门,头一任部长是李聚奎。李聚奎当家做主那会儿,咱们国家的石油工业是有了点新气象,但说实话,还是存在着一些短板。
【委重投艰】
那时候,咱们国家正忙着搞第一个五年计划,各部门都达标了,可石油产业却只完成了七成。主席一看,觉得得找个人来,专门解决石油部门发展卡住的问题。
彭德怀一听说这事儿,立马就跟毛主席提议让余秋里来试试。他说余秋里这人,脑筋转得快,想法新,自己还有两把刷子,干石油部长这活儿,感觉挺对路的。
听完介绍后,毛主席表示赞同,因此中央就发了通知,决定调余秋里去新岗位。那时候,余秋里还在后勤政治部干委员呢。因为这事儿挺重要,接到中央的调职命令时,他心里挺不踏实的。
最后,他左思右想,心里还是有点忐忑。毛主席知道他的心思后,就单独和他聊了聊。余秋里直接跟主席说:“我之前压根没干过这行,怕把事儿给搞糟了。”
主席瞧着有些紧张的余秋里,笑眯眯地问他现在年纪多大了,余秋里答道已经43岁了。毛主席拍拍他的肩膀说,石油工业眼下正缺身体棒、脑筋活的人,像他这样有干劲,没经验也能边干边学。
听完领导讲完话,余秋里心里终于有了底,他站起来拍胸脯保证,说一定要把咱国家的石油工业搞上去。领导一听,乐坏了,当场就说:“军级以上的干部,你随便选。”
余秋里接到调令去了石油工业部,不少人嘀咕他经验不够,43岁还算年轻,会议上都有人直接提出疑问。这时候,毛主席马上站了出来,给余秋里撑腰,稳住了场面。
毛主席说过,人的经验都是一次次动手干出来的,别急,经验会慢慢攒起来的。后来,余秋里顺利坐上了新部门的头把交椅,他心里明白,这担子可不轻,绝对不能对不起主席对他的那份信任。
原本,石油工业部的人给余秋里特意安排了个办公室,但他立马就拒绝了。他随手拿了把椅子,往李聚奎座位的对面一坐,就急着想赶紧知道现在的发展状况。
李聚奎对余秋里的这种做派非常看好,说他是真心实意要把石油工业搞上去。余秋里不仅下了大决心,还把现在的发展情况一点一滴都讲给了李聚奎听。在全面掌握情况后,余秋里立马召集干部们开了个大会,给大伙儿打气鼓劲。
后来,按照中央的安排,新中国石油勘探的主要方向改到了东部。在这个勘探新方向开始的时候,余秋里就开始玩命地钻研理论知识,想让自己更专业。他还特意跟着队伍里的地质专家,学了不少专业名词。
这次勘探之旅,结果大多是让人白高兴一场,最后找到的油田远远达不到国家发展的需求。没办法,余秋里只能硬着头皮,再去想别的辙了。
【大庆油田的发现】
1959年4月份,余秋里到中央去参加会议,毛主席瞧出余秋里精神头不对,也知道四川那边石油开采碰到了难题,就特意宽慰他说:“四川不行咱就换地儿,别泄气,总能给咱挖出来。”
受到毛主席的鼓舞,余秋里又打起了精神。他跑到北京去找地质专家李四光,仔细跟他聊了聊这事儿,还掏出了东北地震详细测量的那些数据。李四光琢磨了一番,最后把目光定在了松辽平原上。
过了四个月,石油勘探队那边有了新进展,他们在荒漠地带找到了油田。余秋里一听,高兴得不得了,立马吩咐手下人赶紧安排试油。现在国家正缺工业发展的资源,一刻都耽误不起了。
好消息是,经过整整50天的测试,大庆油田终于浮出水面。到了1960年,余秋里又一次赶到上海,他兴奋地向毛主席报告:“不出半年,咱们国家就能拥有自己的大油田啦!”
但话说回来,石油开采这事儿真没那么简单,头一个拦路虎就是人手短缺。你一听说有三万人参与开采,感觉人数挺多,但实际上这点人根本不够用,没法顺利开展工作。
为了搞定人手不够的难题,余秋里真是急得头发都快白了。刚好中央军委在广州有会议,余秋里就直接带着这事儿去找了管事儿的人。结果还不错,他最后争取到了三万退伍军人的帮忙,总算是把问题给圆满解决了。
再者,虽说筹备石油大会战是头等大事,但之前到手的那些石油基地也不能晾在一边。因此,在推进新油田开发的同时,余秋里也着手对老油田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潜力开发,效果也是杠杠的。
在上海、大连这些城市,有关的炼油企业都陆续开动起来了,最后加在一起,总共弄到了234.9万吨的油,这对咱们国家石油不够用的问题可是帮了大忙,国内自己供应的比例都快到一半了。
要让事情稳住甚至更上一层楼,大庆油田的开发工作绝对不能出问题,余秋里心里跟明镜似的,所以他总是亲自上阵盯着大庆油田的开采。虽然人员安排已经顺利搞定,但管理上的新难题又冒了出来。
这些工人们来自四面八方,各个部队和单位都有,要把他们调配好可真不容易。为了激发大家的干劲,余秋里拿出了以前在部队里练就的宣传本事,带着大家一起高声喊起了振奋人心的标语。
之后,工作顺利开展,在大庆油田的开采任务里,出现了像1205钻井队的王进喜这样的杰出人物,同时也冒出了很多新颖的科学采油招数,攻克了众多技术难题。
毛主席知道这事以后,夸余秋里真是个了不起的领导,能带这么多工人战士把开采任务搞定。再后来,他还投身到华北石油的大会战里。可以说,咱们国家石油的发展建设,余秋里可是出了大力气的。
1999年,老将军余秋里在北京离开了我们,这真的让人感到非常惋惜。在人民革命那会儿,他奋勇杀敌,毫不畏惧。到了新中国建设的时候,他又主动担起了重任。因此,现在我们享受着工业化带来的种种好处,绝对不能忘了他们当初的付出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