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个视频上了热搜榜——某博主采访自己丁克的舅父母。
这位女博主在采访我舅舅时,问的第1个问题,就是成为丁克后悔吗?
舅舅不假思索地回复道:后悔。
他后悔当初选择了丁克。
舅舅的一番言论,在网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这让很多人开始反思丁克这一决策的长期影响和结果。
要知道如今这个社会,很多年轻人都想加入丁克的一员。
若成为丁克的一员,年纪大后的一系列后果是否让很多人能够接受呢?
这成了一个问题。
01先说说丁克这一词。
丁克这一词,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
字面意思就是双收入无子女,我国社会学家李银河就把它解释为自愿不孕的人,也就是丁克。
第7次全国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我国平均每户的人口数量为2.62。
也就是我国每户人家的平均人口不足三人,而这还包括一些没有要孩子的家庭。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大概有60万丁克家庭。
这是多么庞大的数字。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某些家庭选择了丁克呢?
从刚才女博主的视频可以看到,当问到姥爷是否同意舅舅和舅妈丁克时,姥爷斩钉截铁地说不同意。
很显然呢,在传统观念里,结婚生子,是一个人一生的必修课。
而选择丁克不要孩子这违背世俗观念。
在这则视频的下面,很多网人都抨击舅舅和舅妈当初的丁克行为。
有些网友认为,不生子,就是对祖宗的不敬,就是自私,就是不为父母考虑,就是不想承担责任。
眼看着一个又一个世俗的枷锁套在丁克一族身上。
可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不然,每个人一生的选择都由自己决定的。
当丁克亦或是不当丁克,也都是个人的选择,外人没理由多加干涉。
就像视频后面舅舅和舅妈的回答。
当被问舅舅有什么话对年轻人说时,舅舅说,
不管结婚还是不结婚都要考虑好清楚,不要让以后的自己后悔。
舅妈说,生不生都是个人意愿,不必听外界的评判。
那么为什么有的家庭想要孩子,而有的家庭却不想要孩子?
很显然想要孩子的家庭,要么是因为孩子可爱,亦或是给以后的自己养老。
不想要孩子的家庭有千百种:
有人怕会牵扯精力,有人怕影响工作,有人觉得自己的经济能力有限,抚养不起孩子。
的确如此,如今生养孩子的费用实在不低。
据女娲人口智库发布的研究报告显示,平均把每一个孩子培养到18岁的成本大概五十万。
50万什么概念呢?
也就是假如拿50万给自己养老,那也足够了。
即使是出去旅游,也够自己环游全中国了。
可要是把钱花在孩子的身上,不仅要从小抚养到18岁。
即使18岁以后,有些孩子还会读大学抑或啃老,甚至要帮孩子结婚买房。
等到孩子能自己成家立业,而自己也五六十岁了,想要做些什么,精力都有限了。
从盛年到晚年不仅要把自己所有精力和钱财都投入进去,还要为子女各种奔波。
最主要的是,这项投资还不能保证“高收益”。
因为期待越大,孩子也会有压力。
我想,这是丁克一族最大的顾虑。
02知乎上有个问题:
如今的70后、80丁克一族过得怎么样了?
我想起了知名财经评论家叶檀。
前段时间她在网上的言论,引起了网友的热议。
作为智慧和独立女性的代表,当初她选择了丁克,很多人评价她睿智和成熟。
可如今患癌的她面对镜头憔悴地说道,她后悔了。
她说假如再给我一次选择,我可能会多领养几个孩子。
因为,年轻时候做2选择很容易。
可是等到老了身体不好了,发现身边空无一人这时候才意识到自己的孤独。
这是多少钱都弥补不过来的。
孤独之意,油然而生。
其实不仅是叶檀,还有知名主持人康辉。
2000年康辉和自己的同事刘雅洁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婚礼。
他们向对方许下了一生的诺言,也做出了丁克的选择。
他们觉得孩子的到来会影响今后的生活和感情。
因此他们决定坚决不要孩子。
然而当父母知道后,勃然大怒。
父母无法理解,没有孩子今后该如何生活。
康辉也因为这件事和家里闹得很僵。
可康辉并没有向父母妥协,依然坚持自己丁克的理念。
之后康辉工作繁忙,并没有在意丁克的选择。
直到父亲突然因病离世,他的想法才开始动摇。
他有点怀疑当初丁克的选择。
母亲说出父亲的遗憾,让他险些崩溃:
“你父亲是抱着遗憾走的,他临死都没能抱上自己的孙子”。
巨大的愧疚感深深包裹着康辉。
后面康辉投入工作经历被工作占领才没想起丁克一事。
可直到母亲渐渐老去,母亲在弥留之际告诉康辉,孩子也是她最大的遗憾。
这时康辉才后悔到自己当初的选择。
可又能怎么办呢?
此时的他和妻子早已经过了适婚适孕的年纪。
即使事业多么成功,看到身边有人有孩子的欢声笑语,他不免有些失落感。
03那么选择丁克真的不好吗?
小红书博主胡西西,给出了不一样的答案。
88年的她从2021年辞了职,提前和老公进入了养老生活。
因为不养孩子,他们省下来的钱足够养老了。
起初刚闲下来时,她很不适应。
因为之前一直被工作占据着所有的精力,一旦闲下来,心里感觉一下子空空荡荡的。
她突然感觉到迷茫起来,是后悔不养孩子了吗?
不,她不后悔,不养孩子的她,去养了宠物。
成为如今的丁克加宠物一族,也就是丁宠。
她养了两只小狗,有了小狗的陪伴,这两年她过得非常充实。
每天都出去遛狗三次,其余时间就安排自己喜欢做的事。
比如做做美食,看看美剧,偶尔还和老公出去旅游。
这种平静又充实的生活,滋养她的精神世界,整个人都变得幸福和祥和。
有人就疑问了:
“没有家长催她吗?”
其实,她起初也被家长催生,她妈妈为了催她几乎使出“十八般武艺”。
她不理解,为何家长总是不关心婚后你幸不幸福,只关心现在你结不结婚?
她后来发现了,是他们太闲了。
所以,她给父母报了各种兴趣班和旅游团。
父母精力被其他事情占据,才没有精力管她。
看了这么多人故事,你会发现,其实丁不丁克,不重要。
重要的是,你今后的生活是否幸福。
你要是选择丁克,就要做好身体和经济的双重准备。
要是选择不丁克,就要做好生育孩子的一系列风险。
莫要只是年轻时的一句口嗨,让自己今后人生陷入懊悔之中。
-End-
作者:赵财喵
编辑:一乙木
轻轻飞舞吧
扯淡,所谓的丁克,从古至今,每个国家都有,哗众取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