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都会遇到患者问:“我的牙槽骨条件不好,还能种牙吗?”今天,我们将从专业角度为大家解答这个问题,希望能帮助更多有类似困扰的朋友。
种植牙的“地基”:牙槽骨的重要性
种植牙就像盖房子,牙槽骨就是地基。如果地基不牢固,房子再漂亮也会倒塌。
种植牙对牙槽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骨量充足:种植体需要足够的骨量包裹,通常要求高度≥10mm,宽度≥5mm。骨质健康:骨质疏松或牙周病会导致骨吸收,影响种植体的稳定性。骨密度适中:骨质太疏松会导致种植体松动,太致密则可能影响骨结合。如果牙槽骨条件不达标,直接种植的成功率会大大降低,甚至可能导致种植体脱落。
骨质条件差,还有救吗?
答案是:有救!
现代种植牙技术已经发展出多种解决方案,帮助骨量不足的患者实现种牙梦想。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修复方法:
1. 短种植体技术
对于骨高度不足的患者,可以选择短种植体(长度≤6mm),减少对骨量的需求,同时保证种植体的稳定性。

2. 倾斜种植技术
通过调整种植体的植入角度,避开骨量不足的区域,利用周围健康骨组织固定种植体。
3. 骨增量手术

植骨术:通过植入人工骨粉或自体骨,增加牙槽骨的高度和宽度,为种植体提供支撑。
上颌窦提升术:针对上颌后牙区骨量不足的患者,通过提升上颌窦底,创造种植空间。
当然,如果骨量无法通过手术改善,可以考虑活动义齿或固定桥修复,虽然舒适度和功能性不如种植牙,但仍能恢复一定的咀嚼功能。
所以说,骨质条件差并不意味着无法种牙,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修复方案。建议患者在种植前通过CBCT检查,全面评估牙槽骨条件,并与医生充分沟通,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