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中,武松和林冲哪个是真英雄?毛主席是怎么点评他俩的?

正一品 2022-11-16 16:19:45

1948年4月时毛主席曾夜宿五台山,期间与众人聊起《水浒传》中鲁智深在五台山的故事(笔者之前发布的文章《1948年毛主席夜宿五台山,抽中上上签后却对着老僧摇头:感谢好意》中有相关内容)。

事实上除了鲁智深,毛主席还曾评价过《水浒传》中其他的好汉,比如说武松和林冲。倘若与毛主席站在同一视角,那么武松和林冲到底谁才是真英雄呢?

毛主席曾多次评论水浒好汉

毛主席评武松

毛主席对武松身上发生的一系列故事中,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景阳冈打虎。当时武松路过景阳冈前,到“三碗不过岗”店里吃酒,酒饱饭足后向着传说有老虎的景阳冈出发。

一路上武松的确有看到官府的印信榜文,然而就是在这种明知山有虎的情况下,武松还是进入了景阳冈:

“怕甚么鸟!且只顾上去,看怎地!”

武松路过“三碗不过岗”

随着风吹酒劲儿上头,武松脚下的步伐都乱了起来,正在此时景阳冈的大老虎窜了出来,而武松虽然醉意朦胧,但对周遭环境仍然非常警惕,他躲过老虎的扑杀后,没有退让,而是坚持与老虎缠斗起来。

在打斗间,武松的武器也损坏了,他只能赤手空拳上阵:

“武松将半截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肐地揪住,一按按将下来。”

武松打虎绘画作品

为了将老虎打死,武松依托于身处之地的地形特点——附近土质松软,“把身底下扒起两堆黄泥,做了一个土炕”,以此限制住老虎的行动,而后集中自己的力气一拳拳打下去:

“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那武松尽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艺,半歇儿把大虫打做一堆,却似躺着一个锦布袋。”

武松打虎白描绘画作品

我们在读《水浒传》时,只是读个热闹读个“爽”,但毛主席却会深入地去思考这个故事,他认为武松打虎是一种英雄气概,这个敢于斗争的精神正是战士和干部们所需要和应该拥有的。

在革命时期,毛主席就指出:

“中国共产党人,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军队,应该有一种武松打虎的英雄气概。”

并且在长征时期,毛主席还以武松类比过许世友将军,称许世友“不愧是名副其实的打虎英雄”,对于毛主席而言,在各地身先士卒对抗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红军战士,每一个都和武松一样,是敢于斗争的英雄。

敢于斗争和挑战的红军战士

这里需要补充一点,毛主席在撰述《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时,曾将国民党反动派比喻为“吃人的野兽”,这个比喻的灵感就来自于《水浒传》中被武松打的那只老虎。

对待吃人的野兽,“不可以表示出丝毫的怯懦”。他希望通过“武松打虎”这个故事,让战士和干部们明白:

“人民和敌人,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的,你不消灭敌人,敌人就要消灭你。革命者要放弃幻想,不与反动派妥协。”

勇敢向前的红军战士(飞夺泸定桥)

毛主席评林冲

除了武松,毛主席对“豹子头”林冲也很欣赏。他一生多次阅读过《水浒传》,而每一次阅读,都能从中悟出更多的东西,得到更多的灵感。比如说《水浒传》第九回的《林冲棒打洪教头》,同样引发了毛主席的一系列思考。

当时林冲被“刺配沧州”,险些遇害时得到鲁智深的搭救。二人分别后,林冲继续往沧州走,这期间遇到了“小旋风”柴进。柴进的庄内有一名洪教头,洪教头为人骄傲,一开始根本看不起林冲。

影视剧中的洪教头

他认为林冲作为流配军人,不过是来柴家庄“诱些酒食钱米”。且在柴进劝说洪教头不要小看林冲时,洪教头还叫嚣着:

“我不信他。他敢和我使一棒看,我便道他是真教头。”

林冲曾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本事必然不小,但洪教头毕竟是柴进的人,自己只能算是在是柴进家借宿,纵然柴进对他与洪教头较量非常期待,但直接出手打人个人仰马翻也不像样。

故而林冲一开始是拒绝的,而这一次示弱让洪教头觉得林冲“必是不会,心中先怯了”。

影视剧中的林冲与洪教头对阵

等大家喝了一会儿酒,喜欢武艺棍棒的柴进仍然好奇林冲的身手,于是他亲自开口:

“二位教头较量一棒。”

当然到这里,林冲还是很谨慎,不希望因为自己打败了洪教头而多生事端。柴进看出了林冲犹豫的本质原因,便许诺不会因为林冲打败了洪教头而生气。

听到这里林冲才放心应战,对比此时的林冲和洪教头,林冲还戴着一副枷锁,于是打了一会儿后林冲再次示弱,称“自己输了”。

影视剧中的洪教头

由于此前林冲和洪教头的打斗非常精彩:

“山东大擂,河北夹枪。大擂棒是鳅鱼穴内喷来,夹枪棒是巨蟒窠中拔出。大擂棒似连根拔怪树,夹枪棒如遍地卷枯藤。两条海内抢珠龙,一对岩前争食虎。”

骤然喝止让柴进意犹未尽,为了让林冲使出真本事,柴进掏钱让看送林冲的两个官差解开了林冲身上的枷锁。

影视剧中的林冲

不仅如此柴进还拿出一大笔钱作为彩头,刺激林冲和洪教头,林冲见状也清楚自己不必再藏拙,而洪教头则被那彩头迷了眼:

“洪教头深怪林冲来,又要争这个大银子,又怕输了锐气,把棒来尽心使个旗鼓,吐个门户,唤做把火烧天势。”

两人再次交手后,林冲依然很沉着,他边打边寻找洪教头的破绽:

“林冲看他步已乱了,被林冲把棒从地下一跳,洪教头措手不及,就那一跳里和身一转,那棒直扫着洪教头臁儿骨上,撇了棒,扑地倒了。”

林冲棒打洪教头绘画作品

这一招使的非常漂亮,柴进十分尽兴,林冲得到了柴进认可,获得两封可以保障自己日后生活的书信:

“沧州大尹也与柴进好,牢城管营、差拨亦与柴进交厚,可将这两封书去下,必然看觑教头。”

就连负责看送林冲的两个官差,也得到了柴进的善待和赏钱,整个故事经过,只有洪教头受伤的世界达成了——

“洪教头那里挣扎起来?众庄客一头笑着扶了。洪教头羞颜满面,自投庄外去了。”

林冲绘像

反复读过这一段故事后,毛主席灵感迸发,他时常叮嘱党和军队的干部:

“在斗争中,(得像林冲一样),要讲究策略。特别是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我们有必要先进行战略退却,从退却中发现敌人的弱点,进而打败敌人。”

到底谁才是真英雄

但此外毛主席还是对林冲的处世之道表示不认可,因为林冲面对高衙内和高俅时,是没有反抗精神的,在被发配的路上,也是多次委曲求全。

就拿他在柴家庄时,与洪教头比武始末为例,林冲无疑有些瞻前顾后,而不是像武松一样“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可以说在主席内心深处,武松才是那个“真英雄”。

毛主席很喜欢读书

7 阅读:2064

评论列表

东方快车

东方快车

6
2022-11-17 23:32

主席高见啊

學會 ┈┾ 懂得

學會 ┈┾ 懂得

5
2022-11-19 23:06

武松心想喝酒误事呀再来一次我也不敢赤手跟虎斗

独往独来

独往独来

4
2022-11-18 06:53

水浒传都是匹夫而已!当年晁盖有兴趣举大计来着,可惜早亡了

正一品

正一品

揭秘历史,探索真相,尽在正一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