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中国:德国与法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

鸽子评国际 2023-09-01 23:11:03

在欧洲不同国家的历史教科书中,大多都设有专门的“中国章节”,较为详细地介绍某一特定时期的中国历史,旨在展现不同时期的“中国形象”(拓展阅读:)。

那么问题来了,欧洲的历史教科书都是如何介绍中国的?我查阅了一些资料,接下来跟大家简单聊聊。

故宫日晷

1)德国教科书中的中国

就拿德国第三大州巴登—符腾堡州的文理中学(相当于重点高中)使用的历史教材来说,围绕中国历史的描述,主要聚焦于近现代史两大模块。

对于中国历史的描述,教科书在整体上还是比较符合历史事实的。当然同样不可否认的是,围绕同一事件的描述,中德两国的教科书存在着较大差异。

1)德国教科书中的清代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在巴登一符腾堡州通用的多版历史教科书中,都将“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访华”设定为“中国史”的开篇。

在详细介绍这段史实的同时,教科书还对清代中国的“天下观”进行了较为详细的阐述。比如十二年级《历史时间:从战后欧洲到21世纪的世界》中如是写道:

“从乾隆皇帝回复英国国王的信中可以清晰地看出,中国将自己视为整个世界的中心,名曰“中央之国”。从对中国国名的诠释中可以看出,中国视自己为宇宙中心的大国。”

可以看出,这种与生俱来的以“天朝上国”自居的傲慢心态,一度令英国人感到措手不及。

在西方漫画家的笔下,乾隆的形象并不友好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在与他国的交往过程中,清朝的统治者们会如此傲慢?对此,教科书如是解释道:

“在领土上,中国相比周边国家,拥有着绝对优势,很多周边国家都属于中国皇帝的藩属,中国拥有大国中心地位。实际上,即便到了公元1800年前后,很多东亚国家依然有向中国皇帝进贡的义务。可以说,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清朝《万国来朝图》 局部

值得注意的是,教材还基于儒家文化的视角,对这种“天下中国”的思想观,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分析(拓展阅读:):

“儒家中国视自己为世界的中心。皇帝被称为天子,他不仅是中国的领导者,而且也是普之下的统治者。这一世界观念也使中华帝国对其他帝国都有着天然的优越感。”

最后,编者们一针见血地指出,“政治制度与文化的封闭以及对现代外交的无知,使得清代中国与西方世界隔绝开来。当然,这种拒绝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一个超级大国的自信——自身的发展,完全不需要依靠欧洲。”

大臣跪拜乾隆皇帝,刊印年代1840年

继马戛尔尼访华之后,鸦片战争成为了教科书的下一个叙事重点(拓展阅读:)。

对于鸦片战争的爆发原因,教科书的编者认为是“英国以鸦片代替银元作为支付手段,扭转英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

展开来说,“虎门销烟在很大程度上损害了中英贸易中英国商人的利益。为了挽回自己的损失,英国决定以武力方式打开中国国门”。

坦诚说,这样的解释会让不明真相的读者认为,“清代中国是违约者,英国更像是利益受损的一方”。

面对武装到牙齿的英国军队,清军毫无还手之力

另外,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均将鸦片战争视为“清代中国与西方国家交锋的开端”。

对于清代中国在鸦片战争中遭遇惨败的原因,十二年级《历史时间:从战后欧洲到21世纪的世界》认为:

“欧洲强国的优势在于武器的先进,这种优势也是欧洲社会全方位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结果、以英国为代表的工业革命和社会生活现代化,从器物和制度两个层面,形成对中国的优势。”

对于中英两国签订的《南京条约》,教科书将之评价为“所谓的不平等条约”。由此可见,编者们并不认为《南京条约》是一份严格意义上的“不平等条约”。

1840年7月4日,英军司令伯麦(左三)与清朝官员们在威厘士厘号上会面

鸦片战争之后,不同版本的教科书均提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拓展阅读:)。其中,一些教科书将之视为“中国社会接触和应对西方的反应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对此,十二年级《历史与事件》认为,“宗教寄托、反对满清王朝和寻求农村社会改革等因素,使得中国境内爆发了大规模的太平天国运动”。

电视剧《太平天国》剧照

与太平天国运动相比,义和团运动占到的篇幅显然要大得多。但需要指出的是,围绕义和团的相关论述,整体上都是趋于负面的。

在《历史时间(第三册)》中,编者在开篇就对“义和团”一词的由来做出了解释:

“义和团起初是个宗教团体,他们聚在一起练习几百年前的古老武术,借助这种独特的方式达到聚众目的。而在欧洲,该武术被解读为拳术。”

义和团拆毁京汉铁路,并等着破坏即将经过的火车的场景

对于义和团“扶清灭洋”的行为,该书如是写道:

“义和团对抗外来入侵的队伍越来越壮大,他们残害白种人,杀害他们厌恶的、本应该受尊重的传教士,破坏基督教堂、铁路和电报设施。随后,他们进军首都北京,直逼使馆区。在此期间,德国外交使节克莱门斯·冯·克林德被害。”

“义和团大肆焚烧教堂和传教点,谋杀传教士和当地基督徒,破坏机器及科技设备,甚至迷信依靠神力护体抵挡现代武器。”

编者们还认为,“被清政府保守派利用的义和团,最终酿成了中国与整个西方对抗的武力冲突”,即八国联军侵华的史实。实际上,义和团运动一度被视为“黄祸论”的“理论源头”(拓展阅读:)。

满洲奉天教堂惨案

面对气势汹汹的八国联军,清军兵败如山、一溃千里,最终以签订《辛丑条约》并向各国支付巨额赔款收场。

根据《辛丑条约》,清政府“不仅要彻底剿灭义和团残余势力,还要派遣亲王亲访欧洲与日本等国乞求原谅”。另外,清政府“要无条件允许外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展开自由贸易”。编者们普遍认为,《辛丑条约》的签订,“进一步动摇了中国的帝制”。

《辛丑条约》签订现场

不过,教科书以“洋务运动”为代表的,主动学习西方,旨在“摆脱欧美列强控制”所做出的一系列努力举措。较为正面的叙述与评价。

对于“洋务运动”出现的契机,八年级《历史时间(第三册)》中如是写道:

“各国纷纷入侵中国,国内的改革派应运而生。为应对西方,针对中国社会各方面学习西方的问题,中国国内掀起了多次政治运动,这些政治运动拥有共同目的,即推翻帝国主义统治。而各种政治运动领导者的主要分歧在于,是否或者在多大程度上学习西方的现代化。”

老照片中的江南制造总局

一言概之,各版教科书对清代中国历史事件的描述,不仅不同程度地刻画了近代中国狂妄自大与野蛮落后的形象,并极为尖锐地指出,“落后导致中国在历次与西方国家对抗中,总是以失败告终”。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中国人民反对西方侵略的行为,被表述为“落后国家和民众的盲目排外”。比如八国联军对义和团的血腥镇压,被评价为“对义和团排外的惩罚”。坦诚说,这样的叙述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淡化了其对外侵略的本质。

欧洲军队的一支小分队在天津抓获了义和团。这些人被抓后,立即被执行枪决

2)德国教科书中的民国

在不同版本的教科书中,中国近代史均被一致视为“中国屈辱史”。因此,教科书不仅描述了近代中国沦为列强附庸过程中滋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心理落差,还再现了中国被动接受西方文化的历史。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年级《历史时间:从战后欧洲到21世纪的世界》的编者们认为,“这种屈辱意识,直到今天依然有着很深的影响力。对于这段屈辱史,绝大多数中国人至今依然记忆犹新” :

“自1839年起,西方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军事、经济和文化扩张,从根本上动摇了中国中心论”,面对西方势力,中国传统的大国中心观逐渐动摇。中国自此逐步陷入半殖民地社会,成为帝国主义列强图谋瓜分的对象。与此同时,这种屈辱历史观深深地留在了中国的集体记忆里,使中国成为一个非常具有历史意识的国家”。

八国联军洗劫紫禁城中的一座宫殿

对于辛亥革命的性质和意义(拓展阅读:),十二年级《历史时间:从战后欧洲到21世纪的世界》认为:

“中国与西方冲突,西方企图将中国社会各领域置于欧洲价值和政治模式之中,因此在中国发生众多政治运动,其共同目的是摆脱西方列强的统治、孙中山面向西方的现代化方案,旨在再次将西方逐出中国。”

不过,教材编者们也指出,“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也开启了中国军阀混战的局面。军阀混战时期中国经济凋敝,民不聊生。与此同时,蒋介石领导的国民党与毛泽东领导的共产党彼此对立”。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在辛亥革命之后,教科书对北伐战争、抗日战争以及解放战争,均给予了一定的关注。编者们认为,“在这三大战争中,蒋介石逐渐成为军事独裁者。尽管蒋介石也想开展土地改革,但因失败而未能实施。”

对于抗日战争,十二年级《历史时间:从战后欧洲到21世纪的世界》中如是写道:

“1931年日本侵占满洲和1937年中日战争爆发以后,很长时间内,中国都是孤军奋战。直到1941年末日本偷袭珍珠港,中国才得以成为英美的盟国。但是,由于西方列强在欧洲战场失利,所以直到战争结束,对中国的支持也是极其少的。”

电影《虎!虎!虎!》剧照

值得注意的是,我党在抗日战争中所做的贡献,得到了九年级《历史论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第四册)》的充分肯定。

编者们认为,“共产党始终站在抗战前沿,赢得了民心。抗战之后,当国民党想再度掌握政权时,中国共产党变得更加强大。”

最终,不同教材编者们一致认为,二战的结束让中国的“百年屈辱史”彻底画上了休止符。

简单地说,“一系列不平等条约被废除,不仅让身为战胜国的中国彻底摆脱了帝国主义的压迫,重获国家主权,还取得了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地位,拥有了一票否决权”。

1945年9月9日,日军代表小林浅三郎(右)递交投降书

3)德国教科书中的新中国

对于改革开放之前的新中国的相关描述,不同版本的教材,均在一定程度上着重聚焦于意识形态的叙事上面。

比如各版教材尽管均对新中国在建国之初取得的一系列成就,做出了较为客观、公正的评价,但也都有意无意地放大了苏联的影响力(拓展阅读:)。

毛主席、斯大林与赫鲁晓夫

对此,九年级《历史论坛: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第四册)》中如是写道:

“在苏联的支持下,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极大成效,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工业生产能力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得到提升。”

“为了巩固政权,政府实行了土地改革和农业革命。毛泽东主张建立集体所有制,并在1956年采取强制措施实现集体制。几乎90%的农民都集中在各地的人民公社,公社有严格的等级制度、国家规定的工作时间和工作指标。”

农村公社主题绘作

值得注意的是,十二年级《历史与事件》特意强调,“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中国在社会主义阵营挑战苏联权威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独立于苏联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毛泽东的自主领导下,中国形成了独立的共产主义模式,在此框架下结束了对莫斯科的顺从。在赫鲁晓夫时代(1953—1964),双方爆发了冲突,北京拒绝赫鲁晓夫经济高于阶级斗争的改革政策,反对赫鲁晓夫‘和平共处’的外交政策。”

另外,教科书对新中国建设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进行了简要概述。对此,十二年级《历史时间:从战后欧洲到21世纪的世界》中如是写道:

“中国发展虽然取得巨大进步,但在崛起的过程中,存在很多内部隐患,如国企经营不善所致的经济危机、土壤污染、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等生态危机、腐败现象、经济犯罪和暴力事件、城乡差异等。”

1952年7月,成渝铁路建成通车

对于当代中国(1978—至今)的描述,不同版本的教科书都重点强调了邓小平对中国经济迅猛发展所作的贡献(拓展阅读:)。

对于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十二年级《历史时间:从战后欧洲到21世纪的世界》给予了高度评价:

“邓小平的复出以及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推动了中国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发展进程。通过向西方学习,重视效率,中国取得了经济建设的巨大成就,迅速成长为世界经济大国。在短时间内,经济迅速接近美国,并将在不远的将来成为最大世界经济体。”

一言概之,各版教材的编撰者们一致认为,“改革开放不仅让中国经济取得了高速发展,并一跃成为了拥有着强大政治力量的世界性大国,对国际社会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在进入21世纪以后,成长为了严格意义上的“世界性强国”。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

4)小结

鉴于德国在当下依然处于发达国家的行列,因此教科书对于近代中国的形象塑造,更多以负面为主,进而展现其自身作为西方大国所处的历史地位。

二战结束后,新中国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因此,各版教科书的字里行间尽管也存在一定的偏见,但选择的历史事件大多较为正面,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两国在政治、经济、国际地位等方面实力地位的变化。

总的来说,德国教科书中关于中国的描述与评价,为中德跨文化理解与交际提供了知识和能力。但一些过于主观的时间评判,也为两国的跨文化理解带去了一定的认知困境。

2)法国教科书中的中国

在法国,与中国相关的内容,在初一到高三的历史教材中均有所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法国教科书的编写通常都会基于全球化的大视角,通过跨国、社会学式的历史的比较和分析撰写世界史,旨在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历史思维。

1)法国教科书中的汉代中国

需要指出的是,从初一阶段来是,法国学生就可以系统学习到与中国相关的历史知识。其中,关于汉朝、丝绸之路以及包括汉朝在内的世界人口的分布概览,都是教学大纲规定的必修内容。

在安娜·玛丽等主编的《历史地理(2016)》与马丁·伊弗内尔等主编的《历史地理和公民教育(2016)》当中,均基于“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编写方法,对汉朝和罗马帝国进行了横向对比。

公元2世纪的东西方商业往来

编者们认为,连接汉朝与罗马两国正常贸易往来的“桥梁”,是横贯欧亚大陆、“长而凶险”的丝绸之路。其中,东方的丝缎、调料、茶与西方的玻璃、面粉、油等货物,是双方主要的交易商品。

展开来说,“早在公元前50年左右,中国的丝绸就已经出现在了罗马的大街小巷,受到了当地富人阶层的热情追捧。遗憾的是,由于波斯人的阻挠,直到公元166年,汉朝与罗马才取得了直接的联系。”

但需要指出的是,对于汉朝的介绍,编者们从未局限在丝绸上面。具体而言,教科书不仅对汉朝的文化、艺术、科技与医学的发展做出了颇为细致的描述,还使用了大量精美的插图予以说明和补充。最终,编者们一致认为,“汉朝统治阶层对科技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体现了当时中国的积极形象”。

徐州博物馆藏金缕玉衣

另外,教科书对汉武帝做出了很高的评价。编者们不仅认为他是一位“好战的帝王”,还是一位“伟大的征服者”、“改革家”和“天之骄子”。

为了印证自己的观点,教材特意提到了汉匈之战:“为了抵御匈奴入侵,汉武帝建立了骑兵队,这支骑兵队强而有力,拓疆土、修长城,到公元2世纪,汉朝的疆域和人口和罗马帝国的不相上下。”

汉武帝刘彻

除了肯定汉朝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外,教科书不仅对这一时期的文化与政治制度进行了简要性的概括,还重点提到了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察举制”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政策。

编者们一致认为,汉武帝“在治国理政上用人唯贤,保护艺术和文学,促进音乐和诗歌发展”,“首开丝绸之路之功,丰富了欧洲对中国的了解,也开创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

当然,教材也指出了汉武帝时期客观存在的一系列弊病,如大兴土木,为了征讨匈奴大肆盘剥商人阶层的利益、百姓承担的繁重徭役等等。因此,汉武帝去世后,“虽然汉朝依旧是个强大的帝国,但是国库空亏严重”。

那么问题来了,教科书为什么会如此突出对汉朝的描述?其实原因并不复杂,汉朝与罗马帝国存在的时间相仿,国力相当,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电视剧《汉武大帝》中的晚年汉武帝形象

与前面两本教材不同,文森特·阿杜米主编的《历史地理(2009)》将汉朝和古印度的笈多帝国(约320—约540)合并为一个章节。

在该节中,编者们特意将汉朝的丝绸之路、1930年的丝绸之路和今天的“新丝绸之路”进行了比较。

汉朝时期,各国商人们沿着丝绸之路,穿越浩瀚的沙漠,将中国的丝绸卖到罗马等地,使得欧亚大陆得以联系。简言之,这是丝绸之路的开创时期。

上世纪30年代的“雪铁龙东方之旅”,开启了西方学者了解丝绸之路沿途亚洲各国的文化之旅。简言之,这是丝绸之路的摸索时期(拓展阅读:)。

所谓“新丝绸之路”,即“丝绸之路新经济带”,“尽管这条路可能会很难走”。但是,“新丝绸之路是世界上最长、最具有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简言之,这是丝绸之路的关键时期。

值得玩味的是,21世纪初的大部分法国中学生,从未听说过儒家思想以及中华文化。简言之,中国完全是一个“被遗忘的国度”。

但在10年之后,法国历史教科书中的“中国含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拿汉朝来说,相关论述不仅内容翔实、叙述客观,引文还会注明出处,插图运用也极其合理,极大程度地保证了历史的连贯性。

通过对这一部分历史的学习,足以让法国学生了解到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史实。用发展的眼光看,这无疑是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地位显著提升的巨大标志。

联合国安理会

2)法国教科书中的新中国

对于新中国的描述,教科书一开始基于一种“红色基调”,尝试去构建一个“红色中国”的国际形象。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施行,教科书对于“中国形象”的塑造变得更为具体、客观。当然,在充分肯定新中国取得的傲人成绩的同时,也同时指出了至今依然尚未解决的一系列民生问题。

需要指出的是,教科书对于二战以及战后世界体系、联合国的建立、冷战世界的形成及瓦解等内容的讲解,主要围绕着“德国—欧洲—美苏”这一叙事框架展开的,对于中国的地位与起到的作用并未过多提及。

只有在高三教科书中,才简单提及了“中国在第三世界国家中所起到的领导者作用”,即“以一种社会主义发展模式在独立后的非洲国家中起模范作用”。

周恩来总理在万隆亚非会议

在论述“毛泽东思想”时,编者们认为,得益于我党充分贯彻和坚持“以马列主义为指导,但不拘泥于马克思列宁主义已有结论”,才使得“毛泽东思想成为了关于群众路线的思想、农民利益的思想和工人阶级的思想”。

与德国教科书一样,法国教科书也对改革开放政策给予了高度评价。

比如初四年级《历史地理》(2016)第六章第一节以“邓小平带领中国走向资本主义”为标题,着重介绍了改革开放取得的一系列成绩。

有趣的是,西方国家尽管知道中国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但依然将改革开放政策视为“一次资本主义模式的探索”。另外,不同教材的编者们一致认为,“改革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毛泽东时代的终结”,“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开启了中国稳步走向现代化”的进程。

1982年9月1日至11日,中共十二大在北京召开。邓小平在开幕词中提出了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各版教科书均对当代中国客观存在的各种民生问题,给予了高度关注。

在《历史地理和公民教育》中,编者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不仅对改革开放后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进行了详细解读,还特别提到了实施“计划生育”的一系列具体举措。

计划生育宣传海报

为了让学生深度了解“计划生育”,教科书节选了法新社在2011年搜集的中国独生子女政策“见证人”的采访,旨在说明“违反独生子女政策可能面临的严重后果”:

“LIU Xue,1993年生,由于国家在当时推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其母在怀第二个孩子时就被解雇,并罚款560欧元。当时,一对夫妇一个月的收入只有100欧元,而且这第二个孩子生下来就没有户口,属于黑户,不能入学。”

另外,一些教科书的编者们认为,“独生子女政策固然在短期内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但在很大程度上同时引发了较为严重的男女比例失衡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政府不得不决定终止独生子女政策”。

宣传计划生育的主题海报

除了计划生育之外,教科书对子女教育问题与人口老龄化问题都给予了很大关注。

对于子女教育问题,编者们认为,现今在中国培养一个孩子花销很大。

展开来说,“根据约定俗成的标准,父母需要给孩子买房,提供良好的教育条件,送孩子上私教,以便未来能考上好大学,甚至不惜花重金让孩子去国外留学。所以,许多中国父母没有经济条件养二胎”。

对于人口老龄化的问题,编者们认为,“在未来的几十年,退休金和医疗支出的增加会给国家财政带来压力”。

对于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不同版本教科书的编者们,均持有较为积极的态度。在他们看来,“中国人口问题以及由其带来的诸多其他问题,可能一时无法解决,但并不能否认中国的人均财富、扫盲率、智能手机数量、私家车、就医比例正在稳中上升,中国人民的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动车组列车运行在沪昆高铁贵州安顺境内的油菜花田里

3)小结

在当下,法国历史教科书涉及中国的内容有了显著增加的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法国中学生能更为准确地把握中国历史和文化。

我国学界认为,之所以发出现这样的变化,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选择。

法国历史教科书的编者们普遍意识到,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法国不仅不可能孤立自处,国家命运也会不可避免地被纳入了全球体系。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法兰西民族不能囿于民族国家叙事的泥潭,要追寻包括今天中国在内的世界历史内涵,探究全世界不同地区之间和不同社会之间流变所带来的影响。

法国马赛

其次,得益于跨学科研究方法的诞生。

鉴于20世纪70—80年代出现的的“学术专业化”趋势,知识结构逐步呈现出了“碎片化”的趋势。

随着时间的推移,教科书的编撰者与研究者们,开始寻求“历史知识的整合”,进而带动了跨学科的研究方法的诞生。有学者认为,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全球化浪潮衍生出的成果之一。

纵观法国教科书中涉及中国的内容,全面覆盖了经济、政治、人口、城市等元素,旨在多角度、全方位地构成了当代中国的“具体形象”。简言之,这种跨学科研究方法,成为了法国人乃至全欧洲人了解中国的有效途径。

凡尔赛宫的两匹Marly horse之一,现存卢浮宫,是“凡尔赛宫的最大型的雕塑”

第三,中国的快速崛起。

中国的迅速崛起,成为了西方国家不得不承认的现实。因此,教科书在描述中国时,从始至终贯穿着“古往今来的大国形象”主线,并将中国今天所取得的成就视为“大国复兴”。

也正因如此,几乎所有的欧洲历史教材,都将璀璨的古代中国文明以及当代中国所取得的一系列成就,统统列入了各级历史教学大纲的范围之内。

最后想说的是,法国教科书对于中国历史的论述,不仅几乎没有受到西方媒体的影响,也基本上都遵循基本史实,用词较为客观。不得不说,这是非常难得的。

崛起的中国

3)尾声

最后想说的是,不同国家的历史教科书,对于中国历史的描述与评价,从整体上看尚未出现恶意歪曲和颠倒黑白的情况。

不过,受限于“西方中心论”的桎梏,在一些教材的字里行间,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轻视、傲慢与偏见的意味。这样的现状,无疑为双方的跨文化交流和理解带去了一定的认知困境。当然,只要双方能够保证顺畅、友好、理性的交流,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0 阅读:3

鸽子评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