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作为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的柏林墙,历经数十年的风雨沧桑,除了被展览的残垣断壁,其余基本上早已经不复存在。在冷战期间曾经有数不清的人翻越这道长达167.8公里的封锁墙,企图到达想象中的自由世界。民主德国的汉斯·康拉德·舒曼就是其中最有名的一个人,1961年8月15日跃过边界铁丝网的瞬间被永久的定格在历史的书册上,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映像。
汉斯·康拉德·舒曼,1942年3月28日出生在萨克森州。1960年的时候,舒曼加入了民主德国人民警察机动部队,在德累斯顿接受三个月的基础训练后,进入波茨坦警察士官学校学习,结业后前往柏林服役。
1961年8月13日民主德国突然封锁了东西柏林边界,随即开始修建柏林墙,舒曼所在的部队也奉命参与警界行动,以确保修墙工作顺利进行。到了8月15日,舒曼被派往鲁平纳大街和贝尔瑙大街的夹叉路口处执勤,在当时位于这一地段的柏林墙还没有开始动工,只是沿着边界线拉起一道铁丝网,高度只有80厘米。
舒曼并没有固守在自己的哨位上,只是来回走动,并且一根接一根地抽着烟,显示出内心的犹豫和挣扎,西柏林那边的人也注意到了这个行为怪异的东德哨兵,不少人不断向舒曼呼喊:“过来!过来!”一辆西柏林警车也开过来,就停在距离边界仅有10米的地方,在场的记者在现场,用照相机和摄像机的镜头对准舒曼的哨位,所有人似乎都在等待着他的下一步举动。
突然,舒曼扔下了烟,快步跑向边界,纵身一跃,跳过铁丝网,随即丢弃了肩头的PPsh41冲锋枪,直奔西柏林边境内的警车,车内的警察还有默契的快速开门,舒曼上车后就马上发动离开了边界。而舒曼那纵身一跃的瞬间正巧被来自于汉堡的摄影记者彼得·列宾抓拍了下来,这幅照片很快就被西方当作“奔向自由”的象征而广为宣传流,一度成为冷战时期最著名的影像作品之一,而舒曼的名字也随着这张照片而传遍了国际。
舒曼很快被西方世界宣传为奔向自由的所谓英雄,然而到了西柏林舒曼并没有得到他想象中的生活,作为第一个从柏林墙边界逃亡的民主德国军警人员,舒曼受到西德情报机关的多次盘问,企图从他口中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情报,频繁反复的询问一度让他身心疲惫。
在西柏林期间,舒曼曾经更换了多份工作,但都不怎么如意,虽然舒曼和留在民主德国的家人还能保持书信联系,不过那些来自亲人的信件都是在民主德国国家安全部的监视下书写的,其中大多为劝他迷途知返的话语。在西柏林生活并不如意的舒曼也一度萌生了归国的想法,不过就在他申请请办理的过境手续,始终没有得到西柏林方面的同意。
后来,在联邦德国政府的安排下,舒曼离开了西柏林,前往巴伐利亚州的金茨堡,进入当地的一家医院当男护工,在那里与女护士库尼贡德相识相恋,结婚生子。不久之后,舒曼在英戈尔施塔特得了一份机械师的工作,并在那里一直工作了27年。
1990年德国统一后,舒曼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虽然家乡的人们大多对他态度还算和蔼,,但是由于舒曼当年的逃亡举动还是被很多人所不能理解,依然不少人有意避开他,不但拒绝与他谈话,还给他冠之以“叛逃者”一类的骂名。舒曼最终患上了抑郁症压,和家人的关系也日渐恶劣,在1998年6月20日,舒曼在与家人激烈争吵后甩门而去,随后人们发现他在基普芬贝格的自家果园内自缢身亡,在舒曼的葬礼上,他的妻子曾经收到了一封未署名的信件,内容是“叛徒终于得到了报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