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末年,出自瓦岗寨的十大名将,你都知道吗?

情怀历史 2025-04-23 18:11:37

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翟让聚众瓦岗寨,举起反隋义旗,到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率部投唐,前后9年,在中原大地活跃着一支矛头直指隋廷的重要力量。虽然瓦岗寨没有笑到最后,但是,瓦岗军的武将却是名震一时。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出自瓦岗寨的十大名将。

一、翟让

翟让(?-617),隋末农民起义军瓦岗军首领。在翟让的领导下,瓦岗军的规模达到万人。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投入瓦岗军,参与谋划,合并附近各部义军,部众扩至数十万,成为隋末农民起义军主力。后来,翟让推李密为魏公,统领瓦岗军。他被李密任为上柱国、司徒,封东郡公。不过,退位让贤的翟让很快就被李密谋杀了。

二、李密

李密是北周名将李弼的曾孙。大业九年(613年),李密参与杨玄感起兵反隋,兵败被捕,于押送途中逃脱,隐匿民间。大业十二年(616年),李密投奔瓦岗翟让军。但是,在瓦岗军壮大后,李密却设计杀害了翟让,这导致部众离心。

皇泰元年(618年),李密归降东都越王杨侗,封魏国公。当时,宇文化及率众自江都北上,李密受命拒之。复与王世充决战,兵败入关降唐,封邢国公。当然,李密是反复无常之辈。次年(619年),李密反唐出走被杀,时年三十七岁,传首长安。

三、李勣

李勣出身高平北祖上房徐氏,他早年投身翟让领导的瓦岗军,后随李密降唐。一生历事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三朝,深得朝廷信任和重任。李勣从军近六十年,与卫国公李靖并称。在长期战争实践中,他不仅为隋末瓦岗农民军的发展壮大作出过重要贡献,而且为唐朝开国和卫国拓边事业建立了卓越功勋。

总章二年(669年),李勣去世,享年七十六岁。册赠太尉、扬州大都督,谥号“贞武”,陪葬昭陵;后配享高宗庙庭。因此,非常明显的是,李勣的结局是比较圆满的。

四、程咬金

隋朝末年,程咬金加入瓦岗军,担任内军骠骑,兵败投顺王世充。武德初年,程咬金归降大唐,跟随秦王李世民,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屡立战功,册封宿国公,参与玄武门之变。麟德二年(665年),程咬金去世,享年七十七岁,获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谥号为“襄”,陪葬昭陵。和李勣一样,程咬金也是善终的结局,并且同样位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五、王伯当

王伯当是隋末农民起义瓦岗军中的一员大将,魏公李密的心腹。公元617年(大业十三年)李密称魏公,封王伯当为琅琊公。后来,王伯当随李密入关降唐,终因反唐被杀。

六、单雄信

单雄信(?—621年),曹州济阴县(今山东菏泽市曹县)人,隋末瓦岗起义军首领。李密兵败后,单雄信归降王世充,授大将军。对抗唐军进攻,险些杀害秦王李世民。武德四年(621年),单雄信跟随王世充投降唐军,遭到秦王李世民处死。

七、秦琼

秦琼初为隋将来护儿部属,后从张须陀镇压反隋起义军。张须陀败死后,归属瓦岗军李密,任帐内骠骑。李密战败后,秦琼归属王世充。武德二年(619年),秦琼归降唐朝。后来,秦琼跟随李世民镇压窦建德、刘黑闼起义军,因功封翼国公。贞观十二年(638年),秦琼病逝,追赠徐州都督,陪葬昭陵。

八、罗士信

隋朝末年,罗士信随张须陀镇压李密率领的瓦岗军,兵败,张须陀被杀,罗士信随同裴仁基等归降瓦岗军,被授以总管之职。在率部征讨王世充时,重伤被俘。不久之后,罗士信率所部千余人降唐,被拜为陕州道行军总管。罗士信一生南征北讨,为唐朝统一天下建立功勋,并成为小说人物罗成的原型。武德五年(622年),在洺水城的防御战中,罗士信一军陷于义军重围,城破被俘拒降,为刘黑闼义军所杀,葬于北邙山。

九、吴黑闼

吴黑闼早年参加瓦岗起义,后来成为王世充部将。武德初年,吴黑闼跟随秦叔宝和程咬金归顺大唐。后来,吴黑闼跟随秦王李世民,参加玄武门之变,历任左卫中郎将、宕州都督、右武卫将军。总章元年(668年),吴黑闼去世,追赠代州都督,谥号为忠,陪葬于昭陵。

十、牛秀

隋朝末年,牛秀参加瓦岗起义,兵败暂降于王世充。武德初年,牛秀归顺唐朝,成为秦王李世民心腹将领。唐太宗即位后,授右武卫中郎将、魏城县男,累有军功,累授左武卫大将军,册封琅琊郡公。永徽二年,牛秀去世,时年五十七岁,追赠左骁卫大将军、幽州都督,谥号为壮,陪葬于昭陵。

0 阅读:13
情怀历史

情怀历史

往事如风,一座城、一段历史、一种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