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麾下,名气不大却撑起半壁江山的6大悍将,有1人抗住关羽冲击

黑白说历史 2025-04-13 21:34:33

大家好,我是黑白说历史。

汉末群雄逐鹿,曹操能从兖州小军阀逆袭成北方霸主,靠的可不只是曹家夏侯家的“八虎骑”和五子良将。

他麾下有一批低调的“技术型人才”——名气不大,却总能在关键时刻兜住曹魏的底。

今天咱们就盘点这些被《三国演义》埋没的狠人。

吕常:关羽北伐的“铁闸门”

提起吕常,不少人也许会想起《三国演义》里那个遇到关羽不战先走的龙套。实则此人在正史中堪称曹魏防御大师。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曹仁在樊城被围得焦头烂额,而汉江南岸的襄阳城却稳如泰山——守城的正是吕常。关羽主力三万围攻襄阳,硬是被吕常带着三四千兵马死死拖住。

更绝的是,吕常不仅守城,还玩心理战。他故意让士兵在城头擂鼓呐喊,营造出援军将至的假象,逼得关羽不得不分兵提防。

最终襄阳未破,吕常凭此功封横海将军、西鄂都乡侯。

李通:曹操的“救火队长”

李通在演义里死得憋屈——被马超一枪秒杀。但翻开《三国志·李通传》,你会发现他简直是曹操的“定海神针”。

宛城之战,李通及时增援,帮助曹操反攻张绣。

官渡之战时,袁绍煽动汝南豪族叛乱,曹操后方岌岌可危。李通恪尽职守,率军平叛,硬是为曹操稳住了大本营。

江陵之战,李通奉命带军接应曹仁,一边砍鹿角一边杀敌人,差一点就来到曹仁身边。

更难得的是,李通深谙“江湖规矩”。他早年以游侠身份投曹,却能迅速转型为正规军将领,既不居功自傲,也不拉帮结派。

这等既能打又能忍的狠人,活该在曹魏混得风生水起。

史涣:曹操的“特种兵教官”

史涣在演义里被袁尚一刀砍了,纯属罗贯中为了捧袁尚而“献祭”。真实历史上,他可是曹操创业团队的元老级人物,最初是曹老板的门客。

从讨董卓到征乌桓,史涣几乎全程参与曹魏开国战争。

大败眭固的战役中,史涣就是主角之一。官渡之战时,他与徐晃带着精锐小队潜入乌巢烧粮,直接导致袁绍大军崩溃。

可惜这位老将死得早,否则以他的资历,混个“五子良将”头衔绰绰有余。

韩浩:从人质危机到屯田之父

韩浩在演义里被黄忠一刀砍死,实则他是曹操集团最硬核的“危机处理专家”。

当年夏侯惇被劫持,全军慌作一团。韩浩直接拔剑怒吼:“国法岂容儿戏!”带兵强攻劫持者,吓得刺客当场瘫软。

更牛的是,事后曹操非但没怪罪,反而夸他的做法“可为万世法”。

除了玩命,韩浩还是曹魏屯田制的总设计师。他提出“分田到户、战时为兵”的政策,让流民变成“生产建设兵团”,彻底解决了曹操的粮荒问题。

用现在的话说,这就是“军民融合发展战略”的鼻祖!

满宠:连曹洪宾客都敢砍的酷吏

满宠在《军师联盟》里像个文弱书生,实则他是曹魏版“包青天”。

担任许昌县令时,曹洪的宾客犯法,满宠二话不说直接砍头,连曹操求情都懒得等。

官渡之战期间,他带着五百民兵端了袁绍二十多个坞堡,设计击杀首领十多人,俘虏两万老百姓和两千多士兵,满载而归。

晚年镇守合肥对抗东吴,满宠更上演“空城计PLUS”——拆了城墙修堡垒,逼得孙权十万大军望城兴叹。

这种“走别人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的狠劲,活该他活到八十岁还官居太尉。

朱灵:让曹操又爱又怕的“刺头”

最后这位朱灵,堪称曹魏最矛盾的将领。《三国志》明写曹操“常恨朱灵”,却又不得不重用他。

朱灵本是袁绍部将,投降曹操后屡立战功:征袁谭、破高幹、讨马超,次次冲在最前线。

但他可能有个致命缺点——不太听话!

曹操经常恼恨朱灵,最终找个借口夺了兵权,让于禁接管他的部队。

虽然史料无明确记载缘由,但大概率可能是在世子之争中站错队?

结语

因此,曹操集团的成功,不能只得益于顶级名将。

文中提到的这些,有的名气不显,有的地位一般,但都撑起了曹魏的半边天。

吕常的稳、李通的忍、史涣的狠、韩浩的智、满宠的刚、朱灵的韧……

这些“路人甲”用不同的技能包,共同拼出了曹魏的霸主版图。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

你还知道哪些名气不大,但能力不俗的将领呢?

欢迎评论区畅所欲言,友善交流!

0 阅读:64
黑白说历史

黑白说历史

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聊历史更不是颠倒黑白。痴迷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