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籽“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可以杀灭消除附着在种籽表皮上的真菌性病原菌,细菌性病原菌和病毒性的病原菌,集“真菌”“细菌”“消毒”三位一体的高效低毒杀菌剂病毒剂。
在广袤的传统农业作物种植之中,玉米水稻乃至蔬菜,经果作物时常会面临着来自真菌、细菌、病毒的威胁,这些微小的“病原菌”会悄无声息地侵蚀着作物的健康,影响着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图片01~02):作种子表面“消毒剂”


因此集“真菌”“细菌”“病毒”三位一体的三氯异氰尿酸杀菌剂如同一位全能的守护者,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卓越的特点,为作物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本期图文,我们就以种籽“杀菌王”“消毒剂”三氯异氰尿酸为话题,与各位亲们各位老师重点关注和聊聊关于“三氯异氰尿酸”的相关知识。希望你喜欢并积极参与互动评论,转发分享本期图文。
杀菌王“三氯异氰尿酸”的作用机制与特点:三氯异氰尿酸别称或者商品名称为“治愈”“通抑”“细条安”,是一种高效、低毒、广谱、快速的杀菌剂消毒剂,它以其独特的化学结构,能够在作物表面喷施后释放出氯酸(次氯酸分子)、氨气和二氧化碳等物质。
图片03~04):三氯异氰尿酸使用效果


“次氯酸分子”不带电荷,具有强烈的杀灭细菌、真菌、病毒的能力,尤其是对细菌性病原菌,病毒的活性尤为突出。
不仅如此,三氯异氰尿酸还具有极强的扩散、内吸、传导、穿透病原微生物细胞膜的能力,能在极短的时间内杀死病原微生物,对真菌、细菌、病毒等疑难杂症具有保护和铲除的双重功效。该药具有非常强大的内吸渗透性,所以杀菌迅速,效果“立竿见影”。
同时,制取“三氯异氰尿酸”的起始原料富含钾盐以及多种微量元素群,不仅能杀菌,还能促进作物的营养生长。
“杀菌王”三氯异氰尿酸在农资市场上销售的产品主要含量及常见剂型:主要有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40%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商品名称为“强氯精”,是以前常用的种籽消毒处理剂。小包装为4g,可以兑清水3~4市斤,浸泡处理种籽时间为12个小时。先清水处理种籽,后再用药剂处理种籽。),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等不同含量不同剂型产品。
图片05~06):三氯异氰尿酸用于花卉上


三氯异氰尿酸在农业上的应用比较广泛,它能有效预防和治疗作物上“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等多种作物病害。
例如在水稻上,它可以防治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所以三氯异氰尿酸又称为“细条安”就是这么来的)、纹枯病、稻瘟病、根腐病、恶苗病、茎腐病等。
在叶类蔬菜上,它能对付白菜软腐病、病毒病、青枯病、炭疽病、霜霉病、枯萎病、疫病等;在瓜类作物上,它能防治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角斑病、病毒病、枯萎病、叶斑病等。
图片07~08):三氯异氰尿酸用于蔬菜种植


此外“三氯异氰尿酸”还可以用来防治柑橘(不仅限于柑橘,还有其他果树均可以用)的疮痂病、溃疡病、腐烂病等,以及苹果、梨、桃的黑星病、褐斑病、腐烂病等。
对于花卉草坪的病毒病、根腐病、基腐病等,三氯异氰尿酸同样有着比较显著的防治或预防效果。
“杀菌王”三氯异氰尿酸适用的作物:三氯异氰尿酸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几乎涵盖了目前所有的农作物。
无论是传统的粮食作物如水稻、小麦、玉米,还是传统的经济作物如棉花、辣椒、瓜果,甚至是花卉草坪,三氯异氰尿酸都能发挥其独特的杀菌作用。
图片09~10):“杀菌王”用于果树上


“三氯异氰尿酸”的杀菌广谱性使得它在不同作物不同领域病害上都能表现卓越的防控效果,成为乡邻朋友们信赖的杀菌剂消毒剂。
“杀菌王”三氯异氰尿酸常规的使用方法:三氯异氰尿酸的使用方法灵活多样。在农作物上,它可以通过喷雾、灌根等方式进行施用。
一般来说,对于传统的粮食作物来说,每亩用60~80克36%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对清水25~50千克均匀喷雾茎叶处理即可。
对于蔬菜、瓜果、经济作物,北方地区用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2000~2500倍液喷雾,南方地区用85%三氯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
图片11~12):“杀菌王”用于花卉种植


在浸种时,浓度为500毫克/千克,浸种12小时至24小时即可。
此外,在土壤处理上,可以将三氯异氰尿酸加水溶解后喷在地表上,使土壤和药剂充分混合,以达到消毒的目的。
比如42%三氯异氰尿酸可湿性粉剂每667平方米要用50~80g,在灌根预防及治疗作物根腐病时,用量可以达到80g~100g。每10天1次,可以连用2~3次。
“杀菌王”三氯异氰尿酸使用注意事项:尽管三氯异氰尿酸具有诸多优点,但在使用时仍需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三氯异氰尿酸”不能与有机磷和碱性农药混用,以免产生药害。因为三氯异氰尿酸遇碱,酸会分解燃烧也会产生使用风险。
图片13~14):“杀菌王”用于防控作物细菌性病害


其次,在使用前需穿戴好防护服,避免药液滴落在皮肤上,若不小心接触,应立即用清水冲洗并就医;最后,贮存时应放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内,禁止与易燃易爆物质混放。
此外,三氯异氰尿酸虽然渗透性强杀菌迅速,但它的持效期比较短。要注意病害的矫正和蔓延情况,有针对性地作出防控调整。
“杀菌王”三氯异氰尿酸与二氯异氰尿酸的区别:提到三氯异氰尿酸,不得不提它的“兄弟”——二氯异氰尿酸。它们在名字上,仅一字之差,只是个“数”字不同但也有“个性”差异。
“三氯异氰尿酸”和“二氯异氰尿酸”都属于氯代异氰尿酸系列产品,具有高效、低毒的特点,但在氯含量上有所不同。
图片15~16):二氯异氰尿酸用于食用菌栽培中的基料处理效果


二氯异氰尿酸的氯含量一般在60%左右,而三氯异氰尿酸的氯含量则高达90%左右。这使得三氯异氰尿酸在杀菌效果上更为突出。
同时,它们在应用领域上也有所差异,三氯异氰尿酸在农业上的应用更为广泛,成为农民们防治作物病害的首选药剂。而二氯异氰尿酸多用于食用菌栽培中的基料处理,防控“霉菌”和多种杂菌病害。
写在“杀菌王”三氯异氰尿酸最后面的结语:综上所述,三氯异氰尿酸以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卓越的病害防控特点、广泛的适用范围和灵活的使用方法,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片17~18):“杀菌王”用于水稻病害的综合防控


它如同一位全能的守护者,默默守护着作物的健康与丰收。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三氯异氰尿酸将继续发挥其独特的杀菌优势,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