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委屈大学之哈工程,常被误认为蹭哈工大的流量,其实是天生贵胄!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的省会,贵为副省级城市,也是全国有影响力的高等教育中心。由于“哈工大”的存在,在东北高校圈中哈尔滨的地位已经超越了东北大区首府的沈阳。事实上,独木不成林,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作为211大学同样是哈尔滨高等教育圈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尤其是哈尔滨工程大学,还有“东北五校”之称。
来百度APP畅享高清图片
所谓东北五校,指的是东北地区的4所985大学加上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地区的4所985大学分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和东北大学,在全国是声名远播,也被称为“东北F4”,而哈尔滨工程大学作为一所211大学,进入东北985大学的圈子,其实争议很大,有人说是自不量力,蹭流量,有人说是实至名归,那么情况到底如何呢?
先来说说哈尔滨工程大学蹭流量这个说法。
众所周知,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全国C9大学,东北第一高校,在全国都有极高的知名度。而哈尔滨工程大学只是211大学,即使加上小985大学的名头,仍然和985大学差一个层次,在这种情况下学校名称和哈工大只差一个字,难免会有蹭流量的嫌疑。
实际上,哈尔滨不仅有哈工大和哈工程,另外还有一所哈尔滨理工大学,简称哈理工,同样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只差一个字。如果不是上面有规定的话,这3所学校都是可以简称“哈工大”的,某些不熟悉高校圈的人很容易产生蹭流量这种说法。
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名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本身是1978全国重点大学之一。按理说这个层次的高校没必要蹭别人的名气,其前身是著名的“哈军工”,正常逻辑应该更名为哈尔滨船舶工程大学,之所以选择将“船舶”去掉可能有更深层次的想法。
1953年9月1日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落户哈尔滨,这就是鼎鼎大名的“哈军工”。学院按军兵种设立空军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军工程系、装甲兵工程系、工程兵工程系五个系。当然,哈军工这个名字,并没有在正式场合使用过,只是一种约定成俗的称呼。哈军工是我国第1所高等军事技术学府,后来有“军中清华”之说,哈军工也在1959年成为全国20所重点大学之一。
当年哈军工之所以设立在哈尔滨,也是因为和苏联处于蜜月期间,哈尔滨的地理位置足够安全,在建国初期曾经一度成为首都的候选地之一。但是后来中苏之间闹了矛盾,苏联也撤走了大批的专家,撕毁了很多援建合同,在这种情况下哈尔滨地理位置不再那么安全,反而有成为前线的危险,因此哈军工在1960~1962年开始分迁分建,毕竟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嘛。这段时间哈军工建校初期的5个系分走了3个半,分别迁到了武汉,西安,南京,长春等地,只有海军工程系纹丝未动。
形势缓和之后,位于哈尔滨的“哈军工”又新增了一些院系比如原子工程系,导弹工程系,电子工程系,计算机工程系。在1966年哈军工退出军校序列,更名为哈尔滨工程学院,隶属于国防部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当时之所以退出军校序列,有不为人知的原因,这里不再赘述。
1969年中苏边境爆发的珍宝岛冲突,形势又开始紧张,刚缓过劲来的哈军工在1970年开始迁移,同样遵循分散原则。其大部分的院系来到了长沙,更名长沙工学院,后来发展成为985大学国防科技大学,航空工程系和西北工业大学合并,原子导弹系一度迁移到了重庆和哈尔滨工业大学(时名重庆工业大学,未招生)合并,后又回归长沙。这次留在哈尔滨的仍然是海军工程系,以此为基础组建了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
有人纳闷,为什么海军工程系两次都没有被分迁走?这种情况可以参考当年交通大学西迁,留在上海的同样是造船系,并且成立了上海造船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前身)。而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同样是以造船为主要研究方向,这些设施比如船坞基本不可能迁移,因此哈军工的最后血脉留在了哈尔滨。
1994年,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之所以更名哈尔滨工程大学,大概率是为了纪念哈军工曾经在哈尔滨使用过的“哈尔滨工程学院”的这段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