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供水事关民生福祉,是农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大事。
2023年10月,水利部明确提出农村供水“3+1”标准化建设和管护模式,即优先推进城乡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因地制宜实施小型供水工程规范化,并实施县域统管、专业化管理全覆盖的管护模式,加快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汩汩清水,润泽乡村。湖北坚持“建大、并中、减小”,大力推动规模化供水工程建设,夯实县级统管工程基础,健全“水源”到“水龙头”全链条全过程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体系,2021年起,全省实施79个提标升级补短板项目,推动实现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
省水利厅建立厅领导分片联系制度,将农村供水保障工作列入多项考核,助推17个市州一批规模化供水项目加快落地。截至2024年,79个重点项目高效实施,累计使1186万农村人口实现饮水升级,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7.4%。
全省建成215座万吨级农村供水工程
农村规模化供水占比达84.6%
汉川市襄北水厂。
“襄北水厂通水后,我们喝上汉江水,水比原来大多了,也清多了。”1月5日,汉川市新堰镇六合村村民但三华一把拧开院子里的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哗哗流进洗菜盆。
总投资5亿元的襄北水厂是全省农村供水重大水利项目之一,2022年9月开工,2024年8月31日通水,共整合关停13个乡镇水厂,全面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和工程管护专业化。水厂设计日供水规模15万吨,供水范围包括汉川市回龙镇、田二河镇、里潭乡、中洲农场等10个乡镇及农场,40余万人受益。
襄北水厂建成通水,让汉川市襄北片乡镇水源由地下水向汉江水转变、水厂由小到大转变、水质由达标水向优质水转变、供水时间由分时段供水向全天候供水转变。
“水质比之前好,水压更稳定。”1月10日,远安县洋坪镇陈家湾村村民彭爹爹高兴地说。
彭爹爹的喜悦源自远安县九里岗水厂扩建通水后带来的变化。九里岗水厂之前承担着洋坪镇九里岗、芭芒店、蔡家湾三个村的供水任务,随着群众用水需求持续增长,加之小水厂水源不稳定,该县将九里岗水厂纳入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之中,并整合全县现有小水厂39座,提升供水能力。
2024年9月1日,总投资1.65亿元的远安县九里岗水厂扩建工程完工通水,设计供水规模为每天1.6万吨,供水人口达8.8万人,供水能力较之前提升25倍,是远安最大农村水厂。
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经过一系列处理流程后,来自荆州洪湖市西部中心水厂的汩汩清流,通过四通八达的供水管网流入千家万户。
“喝长江水如饮家乡水,嘴里甜心里也甜。”洪湖市汊河镇西池村村民陈清孝说,生活品质上了个大台阶。
为持续提升9个乡镇饮用水质量,洪湖市启动西部中心水厂建设,从20公里外的长江取水,一期工程优先解决了汊河全镇5.5万人饮用长江水问题,二期工程于2023年12月完工,28.5万人实现饮水升级。
英山县在投资4.29亿元建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四大水厂后,持续多方筹措488.66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小型供水工程的规范化改造。
2024年,英山县父子岭、陶家河、石头河、土门河、饶家湾、象鼻咀等六座老旧水厂改造完工投用后,使1.7万人实现饮水安全升级,全面提升农村小型供水工程的供水保障能力;在投入200万元对位于红山镇石桥村、横山村的单村工程进行提档升级与规范化改造后,不仅水量稳定、水质提升,惠及1101人,还因地制宜打造景点式小水厂,红山镇也成为英山县集中供水全覆盖示范乡镇。
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全省城乡供水融合发展、区域供水规模发展正稳步推进。截至目前,全省建成215座万吨级农村供水工程,服务农村人口2180万人,全省规模化供水人口占比达到84.6%,比2020年底提升7.9%,英山西河、武穴中心、竹溪新胜等一批现代化规模水厂建成惠及农村居民。
武穴市中心水厂。
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加速推进
3个项目列入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支持范围
1月17日,赤壁市中伙铺镇泉洪寺村和官塘驿镇大贵村,赤壁市农村供水一体化保障工程(小型引调水工程)项目施工现场一派繁忙,工人们默契配合,灌注地基、连接接口、安装阀门……每个环节都有条不紊。
据介绍,该项目总投资2.07亿元,于去年8月启动,通过新建输水管道和加压站,将各乡镇水源与长江取水主管相连通,并与城区供水互为备用,解决农村地区水源分散、水质不一、水资源难以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的难题,全面提升乡镇居民用水质量。
赤壁市水利和湖泊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项目预计今年底建成,可覆盖8个乡镇(街道),日供水总规模3.02万吨,提升23.34万人供水保障水平。
赤壁市长江取水工程。
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对于提高县域农村供水规模化水平,助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为着力解决部分农村供水水源不稳定、管网输配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升农村供水保障水平,财政部、水利部在全国择优县域开展小型引调水工程项目建设。2024年,湖北省潜江、赤壁、当阳等3个小型引调水项目列入中央水利发展资金支持范围。目前,3个项目进展顺利,已完成投资2.25亿元,39.5万人受益。
当阳市桐树垭水厂。
当阳市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主要包括从巩河水库引水至锦屏水厂,从桐树桠水厂引水至淯溪水厂、脚东水厂、官垱水厂等,实施巩河水库、漳河水库水源连通,水厂联调联供,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其中,桐树垭水厂至6个镇村共55公里管网已于去年10月底通水运行。
在潜江市,则依托西南片区引调水工程,通过城区泽口水厂将优质的汉江水源成功输送至潜江最西端张金镇等偏远区域,加快实现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目前,项目已完成供水管网建设约17公里,预计将于2025年6月全面竣工。
湖北省水利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以开展小型引调水工程建设作为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明确时间节点、质量安全等目标要求,组织各地细化完成实施方案,全省3个小型引调水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省水利厅坚持挂图作战、动态管理,对进度滞后的项目紧盯不放,跟踪督导,还会同省财政厅组织开展两轮现场调研,指导各地加强项目管理,加快建设进度,足额落实项目配套资金。
县域统管为农村供水添“管家”
从“有人管”向“管得优”转变
农村供水,建设是基础,管理、运行是关键。
1月12日,在武穴市中心水厂的数字孪生总控室,操作员点开电脑介绍,通过平台监控点水压、水量的数值,可以及时发现供水管道破损情况,并可远程关闭阀门,同时锁定区域组织抢修,及时恢复供水。
千里之外收眼底,毫厘之内掌上知。数字孪生技术,给农村饮水安全高质量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
“这个数字孪生水厂和现实水厂一模一样,相当于把实体水厂‘装’进电脑。”武穴市农村饮水安全管理办公室主任周智军介绍,农村自来水管网点多面广,铺设支线长,日常管护是个难题,借助智慧水务孪生平台,可以查看各个制水工段水质实时数据以及设备运行状态。
赤壁市1723平方公里县域涵盖了山区、丘陵、平原、湖区多种地貌,给城乡供水一体化带来极大挑战。
2019年,赤壁市通过实施国企改革,成立赤壁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将赤壁全域供水工作统一交由水务集团负责管理。为确保城乡供水工程良性运行,赤壁市通过择优培养、乡镇选聘等措施,备足备齐一批年富力强、懂管理、有技术的人员,充实到各乡镇水厂从事管理和技术工作,各乡镇水厂人员一律食宿在乡镇,定岗、定人、定责,确保24小时内对小型水厂实施维修、抢修。
鄂州市葛华水厂。
让广大农村居民从“喝上水”转向“喝好水”,近年来,鄂州市华容区将统建统管统运维工程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统筹推进全域范围内农村供水管网统一改造、城乡供水统一管理、工程统一专业化运维,累计投资约2000万元,建成高标准城乡水质检测中心,并严格落实卫生健康部门、水利部门、供水企业三级水质监测制度,水质综合合格率长期稳定在99%以上。
在2024年9月召开的全国农村供水县域统管研讨会上,鄂州市“华容区统建统管统运维”成功入选水利部农村供水县域统管典型案例。
眼下,位于鄂西山区的恩施州建始县,通过成立县级国有企业——建始县兴泉供水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乡集镇供水工程和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选聘35名水利协管员和150多名工程管护人员,以“定岗位、定人员、定职责”对农村供水实行网格化分片分区管理,确保工程管护到户到人,及时有效解决农村供水管护问题。
在松滋市,当地创新思路成立民生水务有限公司全面运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该公司下辖15个分公司,服务全市65万农村供水人口,形成了“管理专业化、经营企业化、服务社会化”的特色格局,其成功经验在全省、全国推广,公司水务员基本每天都会沿着村里的输水管线转一转,看看有没有村民反馈用水问题,尤其在冬天,还时常看看有没有水表冻裂的情况。
湖北省农村饮水安全保障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持续推动农村供水从“有人管”向“管得优”方向转变,全面推行农村供水县域统一管理、统一监测、统一运维、统一服务,截至目前,全省97个有农村供水任务的县(市、区)中,已有59个基本实现农村供水县域统管。
长阳县启本水厂。
策划、供图:湖北省水利厅
撰文:陈万平 陈扬
湖北日报客户端,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仅为用户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新鲜的热点资讯、实用的便民信息,还推出了掌上读报、报料、学习、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