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经和陈独秀同为革命家一同创办过爱国刊物,民国时期是孙中山先生的秘书,更是民国政府秘书长;在两党之间却因和老蒋的私人情谊与革命道路分道扬镳,十分抵抗国共合作;十分惧怕老婆不说,连累老蒋都要为他养儿子。
此人是谁?为何他的一生竟如此传奇,可又为何他最后却选择自尽?
革命志士的初长成戴季陶的家中对他的教育十分重视,所以在清政府和日本达成留学生协议后便送他去日本留学,希望他学成归来做个律师。可未曾想到他回国后也跟随着国内无数的爱国青年搞起了反清运动,还给自己取笔名为“天仇”,专门用来写针对清政府的文章,这当然引起了清政府的不满和针对,无奈在国内成了通缉犯的戴季陶只能选择再回到日本。
这次来到日本的心境同以往一下变得不一样了,受到挫败的戴季陶一下学会了放飞自我,也是在这个过程中他结识到了蒋介石,两个人在爱国这件事上讨论下来简直一拍即合,异国他乡两个人互相依靠就这样成了好兄弟,而戴季陶和老蒋不同的点就是他被压抑的太久了,也正因如此他在日本经常“放飞自我”,放飞到什么程度呢,这里留个悬念下面跟您解释。
再回到革命这件事,结束了日本边逃亡边学习的日子,在听说国内爆发了辛亥革命后他立马赶回国内,刚好赶上革命时期,他给远在日本的好友蒋介石写信求得解惑,蒋介石在听闻中国如今是此等境遇时选择回国,帮自己兄弟一把,也帮中国一把。
他曾经抨击清政府的笔杆子再没人能阻止他,他便创建了《民权报》,顾名思义就是主张革命和个人权益的,也正在这个其中他还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和陈独秀等人一起参与了共产主义报刊的撰写,可以说他也算是大半个早期共产党。
当然这些行为又惹到了当时登上帝位的袁世凯。戴季陶没想到自己虽然有那么多支持者和同仁,但终究还是比不过权力,毕竟袁世凯就有权力让抨击他的人下大狱。身处监狱郁闷之外的戴季陶也意识到,什么笔杆子跟报纸杂志,只有把权力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次从监狱里出来后可谓是脱胎换骨了,他直接站在了革命的最前沿,主张起各种起义运动,早在日本他就早早加入了同盟会,此次更是让孙中山先生留意到了他。有着先进思想,结合了文人的感想和革命家敢干的戴季陶得到了孙中山先生的赏识,在先生任民国政府临时大总统时做了他的秘书。
可当时的他认知还是太浅薄,他没想到纵使有了孙先生一样的权力还是要受到反叛。在孙先生经历反革命分子的攻击时,另一边那些共产党也不好受纷纷也都被捕入狱。可以说早期的戴季陶是一个并无坚定党派的爱国人士,看到爱国志士有难时他总会选择帮上一把,接触过马克思主义的他,对共产党的情感也是较为深厚的。
为情义成为反动派孙先生从不反对任何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党派,所以戴季陶在两党之间并不矛盾,他与蒋虽同为先生的臂膀但没想到冥冥之中蒋的思想已经发生了转变。蒋介石的学问和见识虽然不是众人之中最为优秀的,但在他当时所表现出来的军事才能和对政府的忠心是孙先生所看中的。
孙中山先生的去世让整个国民党处于群龙无首的状态下,内部的领导人们个个心怀鬼胎,老蒋在其中利用曾经在军校中的关系将混乱的局面迅速摆平,坐上了国民政府的领导人。
国民党和共产党本都是为了国家发展,可没想到好兄弟的到来彻底打破了这片宁静,老蒋为了能够实现自己独裁的目标开始违背孙先生的意愿,针对共产党。与之交好的戴季陶与其说顺应了国民党的发展也不如说成顺应了好兄弟的执政,至此以后他也不再和共产党人有着来往。
老蒋给他养儿子一位革命家会因为有着私人情感而改变自己所信奉的政党吗?一般革命家当然不会以这样做,而他与老蒋的交情颇深,深到什么地步呢?老蒋都给他养儿子。
前文中我们提到过戴季陶曾经在日本很是放飞自我,这尤其体现在私生活方面。但青年时期的戴季陶可并非如此,当年说话谈吐已经远远优越于常人,也正是因为这一点才意外在去往南京的路上结识到了一位忘年交,两人一路攀谈没想到居然还是同一个目的地。
到了南京后的两人还是会有所往来,其实忘年交还别有私心,他看上了这个小伙。本着“肥水不流外人田”的原则,这么优秀的小伙自然要先给自家姑娘挑选的,一日就将戴季陶引荐给了自己的闺女——钮有恒。
两年年轻人一见面心中都不免被惊叹了,本以为大家长会介绍给自己的是十分传统的人,没想到两人越聊越熟悉,都加入了同盟会有着相同的经历;都精通日语;而且对方的长相身材也都在自己的审美上,这岂不是天作之合!
虽然钮有恒比自己大上四岁,但在真爱面前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两个人可以说是闪婚,于1911年就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钮有恒的优秀才能也十分让戴季陶敬佩他,在革命道路上夫妻二人相依为命,钮往往受到丈夫的牵连为此牺牲很多,可以说没有钮有恒的支持戴季陶的事业很难顺利进行下去,所以他对妻子很是敬重,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革命上他都会喊她一句“姐姐”。
戴季陶的日子逐渐好起来,他也逐渐“飘”了,当时在逃亡日本后戴季陶常常流连风月场所,也正在此被日本艺伎津渊美智子所吸引,没想到就在同居期间美智子居然怀上了孩子,出于日方的压力只能让她将其生下,但孩子绝对不可能带到妻子眼前,一是对不起妻子对他的感情,二是他怕老婆。
既然又怕感情破裂又怕老婆训斥为何还要在外面与其他女人同居呢?这个问题可能只有戴季陶本人能解释了。这个孩子的出生成了一大问题,他不能将儿子带到家中。为此好兄弟老蒋选择为他兜底,索性将孩子带回了自己家中任他作为儿子,这个孩子就是后来老蒋的次子蒋纬国。
政治之路的错误再说回他的政治之路,作为老蒋的“嫡系”外加“好兄弟”,两人打的一手好配合。如果按照古代封建王朝的朝廷制度来比喻他们两个,老蒋属于昏君的话,戴季陶就是他身边的宰相。老蒋在巩固自己在国民政府中的地位和政权时,戴季陶则为他牵线搭桥,他利用自己的文学功底对孙先生之前的思想和政策进行不客观的理解和分析从而达到“抹黑”的目的。
但他针对“反共”这件事可谓是煞费心思,曾经的共产主义在他那里变成了十分不可取的理论,他甚至为此还写两三本书明里暗里对人们进行思想上的腐化,一时间让那些不明真相的知识分子纷纷开始“反共”。
不光如此,老蒋“杀人”的时候他就在一旁“递刀”,四一二政变中他打死屠杀共党和革命人士,还顺便清理了那些逆反老蒋的国民党老人。
可以说老蒋的所作所为都有戴季陶的参与。随着国民党军在战场上节节败退,老蒋也开始为自己谋划退路,想要将好兄弟也一同算上。可戴季陶却义正言辞的表示要坚守在国民政府中,对此他还拉踩因为国民党失势而自杀的陈布雷,扬言才不会向他那样窝囊的死去。
当时的他利用这些华丽的辞藻可是狠狠的给自己立了一波人设,可谁知道就在1949年的2月份,他左思右想还是接受不了这个事实,自己做过的那些伤害同仁的事情他再清楚不过。对于将要面对共产党和正义的审判他心中惧怕极了,他拿出床头柜中的安眠药全部吞下,就这样死在了广东政府的一所招待所里,不知道他死前是否想到了当初他嘲讽过他人吞药自尽的行为呢?
结语戴季陶本可以坚持他正确的政治道路,无论是在孙先生的思想主义下还是加入共产党,可他为了私人情谊和老蒋给予他的好处选择和革命之路背道而驰。戴季陶让人津津乐道的还有他妻管严的轶事和他与小姨子不论的感情。
可以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私生活上,戴季陶都与他正确的选择擦肩而过。无数个可以回头是岸的岔路口他都被自己的私欲所操控,背叛了革命者的初心。也可以说他在革命之中貌似并没有自己的信仰和理解,只是习惯了见风使舵,所以这样的结局也在合情合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