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牌司令奉命派1师守宿县,他拒绝:全兵团仅4个师,别想宰割我

博学的白云朵 2024-11-21 19:18:40

【引言】

杂牌司令刘汝明面对"剿总"总司令刘峙的命令,竟然置若罔闻。在这风雨飘摇的1948年末,一个出身西北军的杂牌将领,何来如此底气?更令人不解的是,当战地视察官李以劻前来问责时,这位杂牌司令不仅不认错,反而理直气壮地抱怨起来。全军仅剩4个师的他,为何敢如此硬气?背后究竟有何隐情?而这个决定,又将在随后爆发的淮海战役中,掀起怎样的惊涛骇浪?

一、刘汝明的军事背景

世人皆知刘汝明是杂牌军出身,却不知这支部队竟与抗日战争第一枪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时,正是刘汝明所在的第29军打响了全面抗战的第一枪。

第29军原本是冯玉祥西北军的一支劲旅,由宋哲元统领。宋哲元是河北献县人,早年投身军旅,先后在冯玉祥部下任职。1935年,宋哲元出任平津卫戍司令长官,统辖第29军驻防平津一带。当时的第29军共有3个师,其中第37师师长为佟麟阁,第132师师长为赵登禹,第143师师长为刘汝明。

刘汝明年轻时就跟随宋哲元,从一个普通士兵开始,一步步升至师长。他为人谨慎,善于经营部队,深得宋哲元器重。1936年,日军在华北步步紧逼,宋哲元让刘汝明的第143师负责宛平县城防务,这个决定为日后的历史留下了重要伏笔。

卢沟桥事变爆发那晚,驻守宛平城的正是刘汝明的部队。当日军向宛平城发动进攻时,刘汝明当机立断,下令部队进行还击。这一决定,不仅让第29军在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刘汝明赢得了声誉。

抗战爆发后,第29军被改编为第4绥靖区。这支部队虽然番号变了,但骨子里依然保持着西北军的传统。刘汝明深谙西北军的生存之道,一方面要维持实力,另一方面又要在关键时刻显示忠诚。他在开封一带驻防时期,就是靠着这种平衡之术,既不得罪蒋介石,又保全了自己的实力。

1947年,一件意外事件打破了刘汝明的如意算盘。那年夏天,刘伯承、邓小平率部突然选择在刘汝明的防区强渡黄河。这次突然袭击让刘汝明损失惨重,部队折损过半。但正是这次损失,反而让他在此后更加注重实力的保存,对上级调动部队的命令也愈发谨慎。

值得一提的是,刘汝明麾下的将领多是跟随多年的老部下。他们同样继承了西北军的传统,讲究实力为上,极少参与无谓的消耗战。这种作风在当时的国民党军中并不罕见,却为刘汝明在后来的关键时刻保存了一支相对完整的军事力量。

第4绥靖区虽然番号不显,但因为有着抗战第一枪的历史渊源,加上刘汝明善于经营,使得这支部队在乱世中始终维持着相当的实力。直到1948年,当整个国民党军队已经伤亡惨重之时,刘汝明手中依然握有两个军的建制。

二、战局危急时刻的重要抉择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进入最后阶段,东北战场的溃败已成定局。蒋介石不得不重新调整战略部署,下令放弃陇海铁路西段的重镇郑州、开封等地,将兵力全面收缩至徐州城下,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淮海决战。

对于驻守开封一带的刘汝明来说,这道撤退命令犹如久旱逢甘霖。自1947年夏天在黄河渡口遭遇重创后,第4绥靖区一直处于艰难的补充阶段。解放军的频繁突袭让刘汝明疲于应付,部队伤亡持续扩大。此时西撤徐州的命令,恰好给了他离开这个危险地带的机会。

10月下旬,第4绥靖区在砀山一带集结,准备乘火车撤往徐州。然而,就在此时传来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驻扎在徐州北面贾汪、台儿庄一带的第3绥靖区发生了重大变故。11月8日,第3绥靖区副司令何基沣、张克侠率领23000余人宣布起义,这让徐州北部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

这一变故对刘汝明的冲击极大。第3绥靖区与他的第4绥靖区同根同源,都是由冯玉祥的西北军改编而来,更巧的是,两支部队都出自抗战爆发时的第29军。何基沣、张克侠的起义,立即引发了蒋介石对所有西北军背景将领的怀疑。

在这种形势下,蒋介石立即改变了部署。他不敢让刘汝明的部队在徐州久留,下令第4绥靖区继续南撤,前往淮河南岸的蚌埠驻扎。蚌埠驻扎着特务武装交警第9总队,可以随时监视刘汝明的一举一动。

这道命令暴露了蒋介石对刘汝明的不信任。第3绥靖区的起义给他敲响了警钟,担心这些西北军出身的部队会效仿何基沣、张克侠,选择在关键时刻倒戈。事实上,早在1948年初,蒋介石就开始对各路杂牌军进行整编,试图加强对这些部队的控制。

南撤途中,"剿总"总司令刘峙又对刘汝明提出了一个要求:在经过宿县时,必须留下一个师守卫该地。宿县虽然是个小城,却是津浦铁路上的关键节点,地处徐州、蚌埠之间,战略地位十分重要。

这个命令实际上是一把双刃剑。表面上是加强宿县防务,实则是要分散刘汝明的力量。如果他真的留下一个师,不仅会削弱自身实力,更重要的是会让这支部队处于孤立无援的境地。此时的宿县,早已成为解放军重点突破的目标之一。

对于刘峙的命令,刘汝明采取了一个迂回的方式应对。他当面答应了这个要求,但在部队实际经过宿县时,却未留下一兵一卒,而是直接率领全部人马南下蚌埠。这个决定,在当时看来是一次冒险的抉择,却为他保全了部队的完整性。

三、李以劻的战地视察

1948年11月中旬,李以劻作为"剿总"派来的战地视察官抵达蚌埠。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调查第4绥靖区违抗军令、擅自南撤的原因。在抵达蚌埠的第一天,李以劻就召开了一场军事会议。

会议的气氛颇为紧张。李以劻开门见山地质问刘汝明为何不在宿县留下一个师。在场的将领们都屏息以待,因为违抗军令在战时是重罪。然而,刘汝明却拿出了一份详细的战损报告,这份报告记录了第4绥靖区自1947年以来的全部伤亡情况。

报告显示,仅在1947年夏天的黄河渡口之战中,第4绥靖区就损失了近两个师的兵力。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部队又在频繁的战斗中损失惨重。到1948年10月,整个第4绥靖区的有生力量只剩下4个师,其中还有一个师是残编,实际战斗力仅相当于一个团。

李以劻本想继续追问,但刘汝明拿出了第二份材料:这是一份详细的情报分析。根据这份分析,解放军已经在宿县周边集结了数量庞大的兵力,如果真的按照命令在宿县留下一个师,这支部队必定会成为第二个杨勇兵团。

杨勇兵团的覆灭还是最近的事。就在一个月前,杨勇率领的整编第85师在宿北地区被解放军包围,最终全军覆没。这个教训对在场所有人来说都记忆犹新。刘汝明用这个例子说明,在当前形势下,分散兵力只会导致部队被各个击破。

李以劻接着询问第4绥靖区的后勤补给情况。刘汝明立即让后勤处长拿出了第三份材料:部队的弹药储备报告。这份报告显示,由于补给线过长,加上运输困难,第4绥靖区的弹药储备已经接近警戒线,每门火炮平均只有不到50发炮弹,步枪弹更是只够打一场规模较大的战斗。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一个师留在宿县,不仅要面对兵力不足的问题,还要解决补给困难的难题。一旦宿县被围,这支部队将陷入弹尽粮绝的境地。刘汝明用这份报告证明,他的决定不是出于固执或者逆反,而是基于实际情况的无奈之举。

李以劻最后又询问了部队的士气问题。这时,刘汝明请来了几位连长和排长,让他们当面讲述了前线的实际情况。这些基层军官的描述生动具体,他们谈到了士兵们的疲惫、装备的短缺,以及面对解放军优势兵力时的压力。

整个会议持续了近四个小时。李以劻详细记录了每一个细节,包括第4绥靖区的兵力部署、装备状况、补给情况,以及士兵们的精神状态。这些记录后来被整理成一份完整的报告,呈送给了"剿总"司令部。

会议结束时,已经是深夜。李以劻离开时的表情严肃,但对刘汝明的态度明显缓和了许多。这次会面不仅澄清了第4绥靖区南撤的原因,也为后来的一系列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参考。

四、蚌埠时期的军事部署

1948年11月下旬,第4绥靖区在蚌埠展开了一系列军事部署。刘汝明首先调整了部队的防御阵型,将主力部队分成三个梯队。第一梯队由第143师担任,负责城北防务;第二梯队由第37师承担,驻扎城区;第三梯队则是第132师,布防城南,同时作为预备队。

这种部署看似常规,实则暗藏玄机。第143师是刘汝明的老部下,也是当年在卢沟桥打响抗战第一枪的部队,战斗力最强。将其布置在城北,既是为了应对可能来自徐州方向的进攻,也是为了在必要时能够迅速向北突围。

在装备分配上,刘汝明采取了非常规手段。他将部队仅有的重武器集中配备给第二梯队的第37师。这支部队驻扎在城区,表面上是为了加强城防,实际上是在为可能的突围行动做准备。重武器集中使用,可以在关键时刻形成更大的火力优势。

补给线的布置更显示出刘汝明的远见。他没有完全依赖津浦铁路这条主要补给线,而是在蚌埠西南方向的固镇、怀远等地设立了多个秘密物资储备点。这些储备点都由可靠的老部下负责,储存了足够支撑部队作战一个月的弹药和粮食。

11月底,一个意外情况的发生证实了刘汝明部署的正确性。解放军突然在蚌埠以北的宿县地区发起强攻,如果当时第4绥靖区真的在宿县留下一个师,恐怕已经全军覆没。而此时的蚌埠,因为有了这种纵深防御的部署,反而成为淮河以北地区为数不多的稳固据点。

在城防工事方面,刘汝明也别出心裁。他没有按照传统方式修筑大量碉堡,而是在城区内设计了多条机动通道。这些通道连接着城内各个重要据点,使得部队可以在城内快速机动。同时,他还在城郊选择了几个适合突围的地点,秘密构筑了简易工事。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刘汝明在处理与当地特务机关的关系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手腕。他主动与驻蚌埠的交警第9总队建立联系,经常派人送去一些紧缺物资,表面上是示好,实际上是在打探这支特务部队的动向。

12月初,淮海战役全面爆发。此时的第4绥靖区虽然兵力不足,但因为前期部署得当,反而显得从容不迫。刘汝明更是利用这段时间,让部队进行了针对性的训练,特别强调了夜间行军和小规模遭遇战的战术。

在处理军政关系时,刘汝明采取了双线并行的策略。一方面,他积极配合蚌埠地方当局的防务工作,派出部队协助维持治安;另一方面,又暗中做好了随时撤离的准备,包括制定详细的疏散计划和转移路线。

这种既不过分张扬,又不失准备的做法,让第4绥靖区在动荡的局势中保持了相对稳定的状态。而这些部署,也为后来的重大转折埋下了伏笔。

五、关键时刻的重大抉择

1949年1月初,淮海战役进入最后阶段。随着徐州的陷落,蚌埠的形势日趋严峻。1月6日凌晨,刘汝明召集各师主官在司令部举行最后一次军事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只有一个: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这次会议采取了极其严格的保密措施。参会人员只有师级以上军官,而且都是刘汝明的老部下。会议地点选在司令部地下室,为了防止消息泄露,所有通讯设备都被暂时切断。

会上,参谋长首先通报了最新战况:解放军已经完全控制了津浦路北段,并且正在向蚌埠以北地区集结重兵。根据侦察部队的报告,至少有三个纵队正在向蚌埠推进。面对这种态势,继续死守蚌埠显然是一个错误的选择。

第143师师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建议:趁敌军主力还未完全就位,立即向西突围。这个建议得到了第37师师长的支持。他指出,如果再拖延,等解放军完成包围,突围的难度将大大增加。

但是,第132师师长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此时突围,必定会遭到特务部队的阻挠。交警第9总队虽然表面上与第4绥靖区相安无事,但他们一直在秘密监视部队的动向。一旦发现突围迹象,必定会立即向上级报告。

就在讨论陷入僵局时,情报处长带来了一个重要情报:解放军已经开始对蚌埠以南的第二道防线发起进攻。这意味着,如果再不采取行动,第4绥靖区将会完全陷入包围圈。

刘汝明当即作出决定:连夜突围。他宣布了一个周密的计划:由第143师担任前卫,第37师位于中间,第132师殿后。突围路线选择在西南方向,因为那里地形复杂,便于部队隐蔽行动。

为了确保行动的保密性,刘汝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他下令全军官兵当晚照常就寧,保持正常的值勤节奏。其次,他命令后勤部门以补给为名,将存放在固镇、怀远等地的物资秘密转移到预定地点。

最关键的是处理与特务部队的关系。刘汝明派人通知交警第9总队,说第4绥靖区将于次日在城东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请他们派员观摩。这个假消息不仅麻痹了特务部队,还为突围行动提供了掩护。

1月6日深夜,第4绥靖区开始了这次关键的行动。第143师按计划率先向西南方向运动,第37师紧随其后。为了掩护主力转移,第132师在城内布置了疑兵,制造出大量部队仍在城内的假象。

突围部队避开了主要公路,选择乡间小道行进。前期储备的物资派上了用场,使部队能够在不依赖外部补给的情况下持续行军。经过一夜的急行军,当第二天黎明时,第4绥靖区主力已经完全脱离了蚌埠防区。

等到交警第9总队发现异常时,已经为时已晚。第4绥靖区最后一支部队也已经安全撤出。这次行动不仅保存了有生力量,更为后来的重大转折创造了条件。

2 阅读:445

博学的白云朵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