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供妹妹读医科我辞掉公职卖水果昨天查出胃癌晚期主治医生却是她

一颗柠檬绿吧 2025-02-01 10:16:35

“世上最难还的,不是金钱的债,而是亲情的债。”这句话说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在这个时代,为了亲人倾其所有的故事比比皆是,但真正能够善始善终的又有几人?

我叫孙建国,今年45岁,曾是县城机关干部。1998年,我放弃即将提拔的机会,辞掉公职,只因为妹妹考上了省城医科大学。

那年的夏天,闷热得让人喘不过气。县城的柏油马路被太阳晒得发软,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焦灼的气息。我坐在机关办公室里,手里握着高考成绩单,电话那头是妹妹激动的声音:“哥,我考上了,是省重点医科大学!”

那一刻的喜悦还没来得及完全绽放,父亲就突发脑溢血倒在了田埂上。乡村医生的诊所,县医院的走廊,省城医院的重症监护室,我们就这样在一个又一个白色的房间里奔波。家里的积蓄像流水一样流走,母亲的头发在短短一个月内白了大半。

“建国,你妹妹的学费…”母亲欲言又止。我知道她想说什么,一个农村家庭,供一个孩子上医科大学谈何容易。父亲还在医院里躺着,家里已经负债累累。

那天晚上,我站在县城的街头,看着霓虹闪烁的夜景。街边小摊上的收音机里放着邓丽君的《漫步人生路》,歌声飘荡在夜风中:“风雨风雨生命里相随,无言地同行互勉…”

第二天一早,我就递交了辞职报告。科长拿着我的报告,脸上写满了不解:“小孙,你想清楚了吗?马上就要提拔你当副科长了。”

我笑了笑:“想清楚了。”

县城最大的农贸市场里,我租下了一个水果摊位。每天凌晨三点,我就要骑着自行车去批发市场进货。那时的批发市场在城郊,天没亮的时候,路上只有零星的卡车呼啸而过,扬起阵阵尘土。

进货是门学问。挑水果要看色泽,闻香气,摸软硬。刚开始我总是被批发商忽悠,买回来的水果不是太生就是太熟。直到遇见了老张,这个从事水果批发二十年的老人,才渐渐掌握了门道。

批发市场里的人都说我傻,放着好好的公职不做,非要来摆地摊。我不辩解,只是默默地记着账本。每一笔进货,每一天的销售,都记得清清楚楚。这些数字背后,是妹妹每学期的学费,是父亲的医药费,是母亲瘦弱的身影。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的生活就这样简单而规律。早上进货,白天卖水果,晚上算账。妹妹放假回来,总想帮我看摊,被我轰回去看书。她不知道,我最大的期望就是她能专心学习,将来成为一名好医生。

那时的水果摊上,常常飘来隔壁熟食店的香味。老板娘经常劝我:“小孙,吃点热乎的。”我总是笑着摇头,一个馒头就打发了。省下的钱,都寄给了在省城读书的妹妹。

记得妹妹第一次穿上白大褂给我看照片的那天,我躲在市场的角落里,偷偷抹了好几次眼泪。那个从小跟在我屁股后面,总喊着”哥哥”的小丫头,如今也要成为一名医生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转眼间已是十五年。我的水果摊从一个小摊位,渐渐扩大到三个摊位。父亲的病情也慢慢稳定下来,只是左半身还有些不便。妹妹在省城的医院实习,每次打电话回来都说工作忙,但很充实。

那年深秋的一个凌晨,天还没亮,我像往常一样去批发市场进货。卸货的时候,突然感觉胃里一阵绞痛,紧接着就开始呕血。还是老张发现了我的异常,赶紧把我送到了医院。

县医院的走廊里,消毒水的气味刺鼻。拿到检查结果的那一刻,我的脑子一片空白。胃癌晚期,已经扩散。医生建议马上转院到省城治疗。

我躺在病床上,回想这些年的点点滴滴。从没觉得自己累,可能是太忙了,忙着赚钱,忙着还债,忙着操心妹妹的学业。直到身体亮起了红灯,才发现自己已经透支了太多。

转院的那天,天刚蒙蒙亮。母亲坚持要陪我去省城,被我拒绝了。我说自己去就行,找个病友互相照应。其实是不想让家里再为我操心,这些年为了我和妹妹,他们已经操够了心。

省城医院的规模果然不一样,光是挂号的队伍就排了老长。轮到我的时候,护士让我去三楼肿瘤科。推开诊室的门,我愣住了。主治医生竟然是妹妹。

那一刻,我多么希望这只是一场梦。十五年来,我从未向妹妹提过自己的辛苦,就是希望她能无忧无虑地学习,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可如今,却要以病人的身份躺在她的诊室里。

妹妹看到我的那一刻,眼泪就掉了下来。她死死抓住我的手,翻看着我的病历本。我却笑着说:“妹妹,你看,我这不是找到最好的医生了吗?”

从那天起,妹妹就接手了我的治疗。她比其他医生更严厉,恨不得二十四小时守在病房里。每次查房,她都要絮絮叨叨说上半天,说我这些年太不注意身体,说我为什么不早点检查。

有一天晚上,妹妹值完夜班,趴在我床边睡着了。我看着她略显疲惫的脸庞,想起了那年她拿到高考成绩的情景。十五年过去了,当初那个怯生生的小姑娘,如今已经是一名独当一面的医生。

床头柜里,我一直珍藏着这些年的账本。每一笔收入支出,都记录得清清楚楚。妹妹无意中发现了这些账本,看着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她哭得像个孩子。

“哥,这些年你都经历了什么?为什么不告诉我?”妹妹哽咽着问。

我摸着她的头,就像小时候那样:“傻丫头,哥这不是等着你成为医生吗?这下好了,省得我去找别的医生了。”

手术定在了一个晴朗的清晨。推进手术室之前,我握着妹妹的手说:“乖,哥相信你。”

我知道这场手术对妹妹来说意味着什么。她不仅是一名医生,更是我的妹妹。这十五年来,我们兄妹之间,早已不仅仅是血缘的羁绊,更多的是一种相互扶持的力量。 手术持续了八个小时。我躺在手术台上,意识朦胧间看到妹妹专注的眼神。那一刻,我突然明白,当初的选择是多么正确。白大褂下的她,不再是那个需要我保护的小妹妹,而是一个真正能够救死扶伤的医者。

术后恢复的日子很漫长。每天清晨,妹妹都会来查房,检查我的恢复情况。她不再像以前那样爱哭,而是一板一眼地记录着各项指标。但我知道,她总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来病房看我。

一个月后,我的伤口渐渐愈合。靠在病床上,透过窗户能看到外面的梧桐树。叶子已经开始泛黄,秋天悄然而至。妹妹说我的各项指标都在好转,再观察一段时间就可以出院了。

“哥,等你好了,我们去看看你的水果摊。”妹妹坐在病床边,轻声说道。

我笑了笑:“那些水果,现在都让老张帮忙照看着。等我回去,一定要请他吃顿好的。”

“那个…我把我的积蓄都取出来了,够付医药费了。”妹妹低着头说。

我摇摇头:“不用,这些年做水果生意,我也存了些钱。再说了,你的钱要留着买房,找对象。”

妹妹红了眼眶:“哥,你知道吗?这些年,我一直觉得很愧疚。如果不是为了供我上学,你也不会…”

我打断了她的话:“傻丫头,哥从来没后悔过。你看,要不是你在这里,我现在哪有这么好的医生照顾?”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照在病房的地板上。我想起了那年在县城街头的夜晚,想起了那首《漫步人生路》。十五年过去了,我和妹妹,真的就这样互相扶持着走过来了。

在医院住了两个月,终于等来了出院的日子。收拾行李的时候,我发现床头柜里的那些账本不见了。护士说,经常看见妹妹抱着那些账本在值班室里看,有时候看着看着就哭了。

那一刻,我突然明白,这十五年的坚持,不仅仅是为了供妹妹上学,更是为了让她明白,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会永远无条件地爱她、支持她。

0 阅读:225
一颗柠檬绿吧

一颗柠檬绿吧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