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合肥7.5万吨锂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落地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2025-04-01 14:33:29

近日,安徽合肥新站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正式发布了“安徽巡鹰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处理7.5万吨锂电池材料循环利用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信息的首次公示,标志着这一旨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绿色发展的重要项目迈出了关键一步。

该项目选址于合肥新站高新区魏武路以北、大禹路以东区域,规划总建筑面积约26650平方米。项目核心内容包括新建锂离子电池拆解、破碎生产线,以及锂离子电池正、负极片处理生产线,设计年处理能力达到7.5万吨锂电池材料,旨在实现锂电池材料的高效循环利用。

当前,我国动力电池回收行业尚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规范化回收率尚不足25%。同时,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行业的标准体系尚不完善,仅发布了10余项国家标准和14项行业标准,尽管企业标准数量众多,但其权威性和通用性仍有待加强。因此,废旧动力电池行业的发展仍面临着技术难题、回收渠道不畅等多重制约因素。

在此背景下,安徽巡鹰再生资源有限公司(简称“巡鹰再生”)作为专业从事废旧锂电池材料回收利用高净值及自动化技术研究、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积极布局动力电池回收体系建设。公司已与国内多家知名整车厂、电芯生产厂及回收服务中心签订了电池回收协议,并在北方、西南、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构建了回收中心,不断加强对回收动力电池的溯源管理,确保回收流程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巡鹰再生始终坚持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理念,加速完善产业低碳循环发展体系。通过设备改进、技术升级和工艺提升,公司显著提高了废旧动力电池中有价组分的纯度。特别是铜箔示范生产线中的铜粉提纯率,从原先的92%大幅提升至99%,经济效益每吨提升了约3%,实现了质量和效益的双重升级。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不断壮大,合肥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产业也迎来了快速发展。记者8月13日从市工信局了解到,目前合肥已建设了40余个回收服务网点,并联合国轩高科、巡鹰新能源等梯次利用龙头企业,以及9户新能源汽车生产、电池生产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共同打造省级回收利用区域中心企业。

近年来,合肥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汽车保有量持续增长。截至2024年上半年,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29万余台,占机动车保有量的9.36%。动力电池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部件,其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对于发展循环经济、减少能源资源浪费、缓解战略资源约束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合肥市持续推进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2023年10月,合肥市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专题小组,明确了各单位职责分工,并制定了推进工作方案。目前,合肥市已有6户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4户报废汽车拆解企业、3户动力电池综合利用企业纳入了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确保了动力蓄电池在生命周期内责任主体信息的可追溯性。

0 阅读:97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第一动力电池回收

动力电池回收与梯次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