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省丽水市云和县市生态环境局云和分局正式发布了“浙江中云环保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示,标志着该项目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据悉,该项目总投资额高达150260万元,选址于丽水市云和县沙溪工业区块,占地面积96850平方米。项目规划建设内容包括厂房、原料和成品仓库、办公楼、宿舍楼等基础设施,并将引进一系列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包括电池包自动拆解线、一级无害化破碎线、研磨破碎线、粉料包装机、智能AGV、信息追溯系统、自动检测设备等。此外,项目还将建设报废汽车精细化拆解线和再生钢铁原料加工设备,旨在形成年精细拆解报废汽车30000辆、年加工处理再生钢铁原料30万吨的生产规模,以及年综合利用153600吨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生产能力。
该项目所利用的废旧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原料均来自外部电池模块。一旦项目全面建成并达产,预计可实现年产值410417万元,对于推动当地乃至全省的绿色经济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蓬勃发展,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随着新能源汽车报废高峰期的到来,动力电池“退役潮”即将到来。因此,发展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产业,实现锂、钴、镍等战略金属材料的回收利用,不仅有助于降低资源对外依存度,提高绿色壁垒应对能力,更对推动浙江省乃至全国的产业绿色转型具有深远影响。
今年1月,浙江省印发了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120万辆,占全省汽车生产总量比重超过60%,新能源汽车产量占全国比重达到10%左右。同时,方案还提出推进公共领域用车全面电动化,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车辆中新能源汽车比例不低于80%,公务用车除特殊场景外新能源汽车采购占比达到100%。
近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全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行动方案》,从多个层面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提出了明确要求。业内人士指出,这一方案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将进一步完善,预示着动力电池回收市场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遇。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动力电池质保期的陆续到期,大量动力电池将面临“退役”。据预测,到2025年,我国动力电池退役量将达到82万吨,自2028年起,退役量将超过400万吨,废旧电池回收利用行业产值将超过2800亿元。这一庞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众多车企、电池生产企业以及第三方企业的积极参与,纷纷布局动力电池回收赛道,以构建产业链话语权。
据企查查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现存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已达到17.2万家。近十年来,这一领域的企业注册量持续增长,显示出动力电池回收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