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疾控:流感阳性率16.5%!用好2个中成药,扶正固表防流感

旭说科普 2025-01-26 04:08:16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流感来了,谁也躲不掉。最近,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一组数据让人直冒冷汗:全国流感阳性率达到了16.5%,这可不是“几个咳嗽”的小事。

换句话说,每6个人里就可能有1个流感患者,特别是在冬春交替的季节,流感病毒更是狡猾得像个“潜伏特工”,让人防不胜防。

很多人一提到流感,就觉得是普通感冒的“亲戚”,殊不知,两者的差距比你想象的还大:流感一旦盯上你,轻则高烧不断、头痛乏力,重则引发肺炎、心肌炎,甚至危及生命。

而且,它不仅仅“欺负”体弱的老人和孩子,就连年轻力壮的小伙子,稍不注意也会被它打得“趴下”。

问题来了,流感病毒这么嚣张,我们能不能提前防住它?答案是:当然可以。现代医学和中医结合的智慧告诉我们,除了疫苗和常规药物,用好中成药,扶正固表、增强正气,是防流感的一把好牌。

流感和普通感冒,不是同一个“江湖”

很多人以为“流感”就是“重感冒”,于是抱着“熬一熬就好了”的心态,结果拖着拖着,病情越来越重。实际上,流感和普通感冒完全不是一回事。

1. 流感的“狠劲”在哪里?

流感,全名“流行性感冒”,是一种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它的传染性极强,可以通过飞沫、空气、甚至接触传播。一人感染,全家“躺平”,这种场景并不少见。

流感的“狠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起病急:流感来得像一场“突袭战”,患者往往前一天还在上班,第二天就高烧39℃,浑身酸痛到不想下床。

· 症状重:普通感冒大多是鼻塞、流涕,但流感会伴随高烧、头痛、肌肉酸痛,甚至引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

· 易反复:流感病毒变异极快,免疫系统稍有懈怠,就可能被“新病毒”二次感染。

2. 普通感冒为何没那么吓人?

普通感冒则是由多种其他病毒(如鼻病毒、冠状病毒)引起的感染,虽然也会出现咳嗽打喷嚏,但症状一般较轻,持续时间短,不会像流感那样“凶猛”。

简单记住:感冒是“小打小闹”,流感是“下狠手”。尤其是免疫力低的人群,流感一旦盯上你,还可能引发心肌炎、肺炎等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医怎么看流感?扶正固表是关键

中医对于流感的认识,可以追溯到“瘟疫学说”。《黄帝内经》有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体健康的关键在于“正气”,也就是免疫力。如果正气不足,外邪(包括流感病毒)就会趁虚而入。

1. 流感在中医里的“定位”

中医认为,流感属于“外感热病”范畴,是风热之邪侵犯人体,尤其是在“冬春交替”的时候,风邪和寒邪夹杂,更容易引发流感。患者常表现为以下症状:

· 发热恶寒:寒热交替,怕风怕冷。

· 头痛乏力:病毒扰乱气血运行,导致全身酸痛无力。

· 咳嗽咽痛:风热之邪侵袭肺部,引发呼吸道症状。

2. 扶正固表,防流感的中医智慧

中医防治流感的核心在于“扶正固表”。

· 扶正:增强正气,提升免疫力,增强抵抗外邪的能力。

· 固表:守住体表屏障,避免风寒入侵。

简单说,扶正固表就是把身体“铠甲”穿牢,免疫力提高了,病毒来了也不怕。

用好2个中成药,预防流感事半功倍

在中医防治流感的体系中,有两个经典中成药被反复提及:玉屏风散和连花清瘟胶囊。它们各有侧重点,一个侧重“防”,一个侧重“治”。用对了,效果绝对让你惊喜。

1. 玉屏风散:扶正固表,流感防护墙

玉屏风散是中医经典名方,被誉为“御邪第一方”。它的组方非常精妙,由黄芪、白术、防风三味药组成,分别发挥以下作用:

· 黄芪:补气升阳,增强免疫力。

· 白术:健脾益气,提升体力。

· 防风:祛风解表,防止外邪入侵。

现代研究发现,玉屏风散不仅能增强免疫细胞的活性,还能提高呼吸道粘膜的屏障功能,减少病毒侵入的机会。

适合人群:

· 免疫力低下的老人、孩子。

· 经常感冒、体质虚弱者。

· 流感高发期的健康人群,用于预防。

用法:每日1-2次,饭后服用,连续服用两周,效果更佳。

2. 连花清瘟胶囊:清热解毒,对抗流感病毒

连花清瘟胶囊是现代中医的“抗病毒明星”,它的组方来源于《伤寒论》的经典方剂“麻杏石甘汤”和“银翘散”,药性更偏向“清热解毒”。主要成分包括:

· 连翘、金银花:清热解毒,抗病毒。

· 麻黄、石膏:退热止咳,缓解流感症状。

· 板蓝根:抗炎抗病毒,提升免疫力。

临床研究表明,连花清瘟对多种流感病毒(如甲流、乙流)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还能缓解发热、咳嗽等症状。

适合人群:

· 已感染流感病毒的人,用于治疗。

· 流感高危接触者,用于早期干预。

用法:按说明书服用,通常每日2-3次,每次4粒,建议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流感防治的综合策略

中成药固然重要,但单靠药物并不是万能的。流感的防治,更需要综合策略,做到“内外兼修”。

1. 接种疫苗是第一步

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虽然疫苗不能100%避免感染,但可以显著降低重症和并发症的风险。尤其是老人、儿童、孕妇以及慢性病患者,应优先接种。

2. 健康生活方式是基础

· 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蔬果,如橙子、猕猴桃,增强免疫力。

· 适量运动:每天快走30分钟,提高身体代谢水平。

· 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修复免疫系统。

3. 日常防护不能少

· 勤洗手,避免接触眼口鼻。

· 流感高发期,尽量少去人群密集的地方。

室内保持通风,定期开窗换气。

写在最后:防流感,别等生病了才后悔

流感从来不是“普通感冒”,它的严重性不容低估。用好“扶正固表”的中医智慧,结合现代医学的疫苗和防护措施,我们完全可以把流感挡在门外。毕竟,健康这件事,防患于未然永远比亡羊补牢更重要。

愿你在这个流感季,健康无恙,安然度过。

参考文献:

1. 《中医防治流感的研究进展》,中国中医药学会。

2. 《连花清瘟胶囊的抗病毒作用》,中华中医药杂志。

3. 《玉屏风散及其现代药理研究》,国际中医药学会学报。

4. 《流感疫苗接种指南》,中国疾控中心。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师。

3 阅读:990
旭说科普

旭说科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