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事变中,杀害项英投敌的叛徒是谁?他的下场如何?

香巧说过去 2023-10-27 19:03:06

1940年10月,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艰苦的时候。虽然日本侵略者凭借着巨大的武器装备优势步步紧逼,但是全中国军民众志成城,无数抗日英雄前仆后继,以死相抗,将战争逐渐拖至相持阶段。

然而,就是在这全民族抗战的大背景下,国民党中的顽固派却为了一己私利,将枪口对准了自己的同胞,不断在内部制造摩擦,进而掀起了第二波反共高潮。

1941年1月4日,叶挺、项英率领新四军军部、一个教导团、一个特务团和第一支队、第二支队、第三支队的各两个团,共9000余人,由泾县的云岭(新四军军部所在地)起程,向茂林前进。

茂林地区丛山环绕,断崖绝壁,国民党顽固派预先在这里布置了由顾祝同、上官云相指挥的七个师,约8万余人。

当新四军抵达茂林之后,国民党部队立刻对我军进行了包围袭击。

新四军指战员们在军长叶挺的指挥下,浴血奋战,在激战了7个昼夜之后,最终弹尽粮绝,绝大部分壮烈牺牲。

叶挺在亲往敌108师师部谈判时,被敌人无耻地扣押。副军长项英、副参谋长周子昆、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等全部不幸遇难。

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

当时,周恩来正在重庆领导南方局与国民党顽固派展开坚定的斗争。皖南事变的消息传来,周恩来立刻打电话给何应钦怒斥道:“你们的行为,使亲者痛,仇者快,你们做了日寇想做而做不到的事。”

在《新华日报》揭露国民党阴谋的相关报道和社论被国民党扣押之后,周恩来在原稿件位置愤然写下:“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国民党的行径极其无耻,而叛徒的行径同样可憎,在皖南事变当中,新四军副军长项英的副官刘厚总杀害项英、周子昆投敌,他后面的下场又如何呢?

刘厚总生于1904年,湖南耒阳市江头圩人。他自幼习武,又熟读国内外经典,是当地非常出名的文武双全的人物。

1928年,朱德在湘南发动年关暴动,24岁的刘厚总担任江头圩赤卫队总队长。

在敖山阻击战中,刘厚总带领着赤卫队队员,手持大刀,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配合着工农革命军,击溃了国民党的一个正规团,他也因此受到了朱老总的嘉奖。

之后,刘厚总凭借着优异的战功担任了红军重要的指挥员,但是他生性争强好胜,权力欲重,心胸狭窄,虚荣心强,这也给他后面的叛变埋下了伏笔。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刘厚总的部队被改编为新四军,他则被项英留在了军部,担任副官。

刘厚总对这次安排非常不满,他本想当个手握实权的团长,但是却当了一个伺候人的副官,没法在战场上出风头,也没有机会立战功,这令刘厚总对这一工作逐渐消极。

由于刘厚总的不求上进,项英也逐渐对他失去了期望,再也没有给他安排任务,刘厚总就这样在项英身边混日子。

1941年1月14日,叶挺亲赴敌营谈判被扣押,项英见谈判无望便带着余部突围。

项英在特务营的护卫下冲出重围,于1月22来到安徽泾县的茂林山地区北端,潜伏在一个名叫蜜蜂洞的山洞里。

当时,项英身边的战士不足50人,而且有20人都是伤员,刘厚总作为项英的副官一直在他身旁照料。

虽然刘厚总平时工作消极,但是由于是资深党员,项英从来没有对刘厚总的忠诚产生过怀疑。

在刚刚被困山洞的时候,刘厚总也没有什么怨言,但是十几天后,在饥寒交迫下,刘厚总出现了动摇,再回想起自己一直没有得到想到“官位”,他开始萌生了叛变的想法。

3月14日深夜,刘厚总趁大家酣睡之际,悄悄掏出手枪,向项英、周子昆射出了罪恶的子弹。

刘厚总杀害项英,自以为会受重大奖赏,但国民党并未将他放在心上,长期对他冷落。

1942年冬,刘厚总来到重庆,在戴笠手下担任第三情报组副组长。

刘厚总对这一职位非常不满,多次在背后辱骂戴笠。他的这些言论很快被戴笠得知,大怒的戴笠缴了刘厚总的枪,然后将其软禁在中统局一个办事机关里,直到抗日战争胜利后,才将他放出来。

在被放出来之后,刘厚总的政治生涯也宣告结束,无官无职的他只好向国民党要了点路费,打算回到家乡种地。

然而,走到半路上,虚荣心强的刘厚总觉得这样回家毫无脸面,就去了江西九江,在将盘缠挥霍光之后,他找了一家盐铺当起了账房先生。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江西,刘厚总自称为江西人,于是便上了江西户口。

刘厚总本以为可以这样一直隐藏下去,不过1952年的一次户口核对还是让他露出了马脚。

当时,县公安局副局长黄宜蕃来到刘厚总所在的盐铺进行核查,当他看到刘厚总时总觉得很面熟,之后的询问,刘厚总的回答也前后矛盾,令黄宜蕃顿时起了疑心。

原来,黄宜蕃曾在十年前担任周子昆的警卫员,他跟项英的副官刘厚总经常见面。

在回到局里之后,黄宜蕃向局长做了详细报告,第二天公安局派人将盐铺团团包围,逍遥法外11年的刘厚总终于落网。

同年8月,经过审判,刘厚总被处以枪决。

0 阅读:53
香巧说过去

香巧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