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红楼梦》中,作为皇商之家的小姐,薛宝钗饱读诗书,颇有才华,其如雪一般的肌肤,如杨贵妃一般的丰满,亦曾让贾府众多的下人不敢亵渎。
只是,如此优秀的女子,在贾宝玉面前,却总是缺少几分的魅力,而在这背后,究竟隐含着什么呢?或者说,在她的身上,究竟有什么?让贾宝玉反感呢?
下面,围绕这个问题,我们从原文中的两个细节来分析,或许便能明白。
一、为薛宝钗抱屈的袭人与史湘云。
《红楼梦》第三十二回,史湘云订下了婚约,这一天,她带着绛玟石的戒指,特意来到贾府,送给与她关系亲密的四位朋友。
而这位曾经服侍过她的史湘云,便是其中的一员。
当她来到怡红院,与袭人提起戒指这件事,却被告知,她早已从薛宝钗这里得到了一枚。
听见这个消息的湘云妹妹,感动不已,对宝姐姐的为人赞不绝口,袭人也满口应和。只是,宝玉见她们如此,却十分看不过眼。
于是,便由袭人,道出了一段往事。
袭人道:“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的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起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的怎么样,哭的怎么样呢。提起这些话来,真真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到过不去,只当他恼了。
由此可见,在与宝玉的相处中,薛宝钗曾经做过这样的举动,那就是规劝他走仕途经济学这条路。

而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让贾宝玉反感不已。因为在其骨子里,便痛恨八股文,痛恨这种禁锢个人思想的刻板文体。
生活在荣国府中的贾宝玉并非不喜欢读书,只是厌倦仕途经济学这一类罢了。对于这一点,林黛玉理解他,所以始终尊重他的选择;然薛宝钗却从未身处他的立场,从未理解其厌恶的原因,而犹如其父母一般的进行规劝,这又怎能不让宝玉厌恶呢?
对于这位宝二爷,他有一句出名的名言:女儿是水做的骨肉,我见了便清爽。
生活在怡红院中的他,在多数时候,对身边的女孩,诚然是照顾有加的。只是,宝玉对女孩的认可,俨然是建立在其单纯、其纯粹这一点上的。
正如他对女人另外一番见解一般:
怨不得宝玉说:‘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的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的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的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分明一个人,怎么变出三样来?’
可见,宝玉对女孩的维护与喜爱,俨然是建立在其单纯的本心之上。而薛宝钗对仕途经济所展现出来的热爱,则俨然与“单纯”二字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二、贾宝玉生日宴会之上,薛宝钗故意为之的举动。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这一天是贾宝玉的生日,因为此时的贾母、王夫人等,都进宫替去世的老太妃守孝去了,导致他的这个生日,过得与众不同。
期间,在宴会之上,众人玩起了射覆的游戏。而当轮到宝钗与宝玉的时候,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
底下宝玉可巧和宝钗对了点子。
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作戏指自己所佩通灵玉而言,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众人道:“怎么解?”
宝玉道:“他说‘宝’,底下自然是‘玉’了。我射‘钗’字,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冷’,岂不射着了?”

生活在荣国府中的宝二爷,虽然衣食无忧,自由自在,但这并没有影响他的聪慧与察言观色的能力。正如,在他的生日宴会之上,面对薛宝钗如此赤裸裸地点出“金玉良缘”,他所做出的反击一般。
身处于封建社会之下的女子,原本所需要的,是端庄沉稳,是遵从女德;然,薛宝钗所做的,如此赤裸裸地当众点出个人的婚姻大事,这诚然是这个时代之下的女子不应具有的。
当然,在薛宝钗不招贾宝玉喜欢的诸多原因中,还有一点,亦是我们不能忽视的,那便是林黛玉。
因为在他的心中,在他的内心深处,早已被林妹妹占据了他人无法替代的位置。在许多时候,他对联林妹妹情绪的照顾,似乎比其个人,更为强烈。
而薛宝钗在贾宝玉的生日宴会之上,提出“金玉良缘”之事,作为一旁的林妹妹,该是怎样的想法?
也是因此,或许,面对宝姐姐的举动,贾宝玉之所以如此直接、干脆的表达他的立场,亦是为了抚平林妹妹最有效的方式。
小结:
或许,通过以上这两个细节,我们便能明白,为何如此优秀的薛宝钗,却始终无法得到贾宝玉的喜欢了。
这是因为,她虽然有着让人羡慕的美貌,有着让人羡慕的才华;却少了一份女孩原本应有的单纯;却多了一份让人厌恶的城府与心机。

虽然,这个时候的薛宝钗,亦如贾府三春、林妹妹一般,是待字闺中的小姐;但在贾宝玉看来,她的言行举止,却早已成了出了嫁的女子,眼睛里失去了光泽,沾染了世俗的气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