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恩伯拉拢东北军要当“东北王”,可豫中会战惨败,让他美梦破灭
1944年6月,豫中会战刚结束,汤恩伯就急匆匆地逃离了战场。这位国民党的将领,嘴里念叨的不是如何反击日军,而是说这回完蛋了,全完了!最让我心疼的是,以后怕是没机会到东北干活了。
听到这话,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战败了就战败了,怎么还惦记着去东北呢?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汤恩伯本来是个不错的将领。抗战刚开始那会儿,他在南口、台儿庄这些地方打仗,表现得挺不错。但是呢,随着官儿越当越大,这人的心思也跟着野了起来。
1940年冬天,汤恩伯被任命为鲁苏皖豫边区的一把手。这下可好,有了地盘,就等于有了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汤恩伯这心里头,美滋滋的,开始琢磨着要当更大的官儿。
有了地盘,汤恩伯就跟找到了主场似的,开始大显身手。他拉拢了不少部队,很快就收了80多个大大小小的番号。这下子,汤恩伯在中原地区可就成了一股不小的势力。
尝到了权力的甜头,汤恩伯就跟上瘾了似的,总觉得还不够。他琢磨着要是能当上一战区司令长官,那可就更威风了。不光能管河南,还能兼管冀察战区。这要是成了,那可不就是名副其实的中原王了吗?
汤恩伯这心思,可没少让人背后议论。有人说这汤恩伯是不是有点太不知足了?才刚有了点地盘,就想当‘中原王’,是不是有点太着急了?但是汤恩伯根本不在乎这些。在他看来,机会就是用来抓的,管别人怎么说呢。
正当汤恩伯摩拳擦掌,准备接任一战区司令长官的时候,蒋介石的心腹大将蒋鼎文突然插了一脚。这蒋鼎文不光资历老,军衔还比汤恩伯高。有蒋介石撑腰,蒋鼎文轻轻松松就拿下了这个位置。汤恩伯只能退而求其次,当了个副司令长官。
这下可把汤恩伯给气坏了。他心里想凭什么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把我的位子给抢了?虽然没如愿以偿,但汤恩伯可不是那种轻言放弃的人。他开始暗地里跟蒋鼎文较劲。
一方面,汤恩伯装出一副很有气度的样子,到处拉拢军阀政客。另一方面,他还联络上了西北王胡宗南和特工王戴笠,搞了个三王结盟。有了戴笠这个内线,汤恩伯总能抢在蒋鼎文前面表态支持蒋介石,慢慢地在蒋介石面前占了上风。
汤恩伯和蒋鼎文这么明争暗斗,可把一战区的军事部署给搞得一团糟。汤恩伯把主力部队都集中在自己指挥部附近,而不是战略要地洛阳。这种为了私心的部署,为后来的豫中会战惨败埋下了隐患。两个人闹别扭,整个一战区都陷入了内部矛盾,根本没心思应对日军的威胁。
但是汤恩伯可不满足于当个中原王,他的野心更大 - 他想当东北王。汤恩伯分析,抗战打赢了,华北和东北很可能落到自己手里。为啥呢?一是因为蒋军在这两地势力不够强,二是因为自己的地盘就挨着华北和东北,手里还有兵强马壮的嫡系部队。但是要实现这个目标,还缺一个关键棋子 - 东北军。
于是,汤恩伯开始大力拉拢东北军。他找到东北军将领何柱国,许诺给他高官厚禄,让何柱国去说服其他东北军将领。汤恩伯的算盘打得很精如果能让东北军投靠自己,不仅能扩大地盘、壮大势力,还能在日后进入华北和东北时,有了带路的向导。这计划看起来挺完美,但是忽视了东北军内部的复杂情况。
东北军首领于学忠不支持投靠汤恩伯,成了汤恩伯计划的绊脚石。汤恩伯通过蒋介石,把于学忠调离原驻地,剥夺了他的兵权。1943年7月,苏鲁战区被撤销,并入汤恩伯指挥的鲁苏皖豫边区。汤恩伯终于如愿以偿,吞并了东北军,向东北王的目标又迈进了一步。但是这种不择手段的做法,也让他在军中得罪了不少人。
1944年4月,豫中会战爆发。因为汤恩伯和蒋鼎文闹矛盾,一战区的兵力部署出了大问题。汤恩伯把主力都集中在自己的指挥部附近,而不是战略要地洛阳。结果洛阳很快就丢了,汤恩伯引以为傲的千里邗沟防线也成了摆设。37天内,一战区连丢38个城,将近50万大军望风而逃,创下了抗战以来最惨痛的败仗记录。
战败后,蒋鼎文和汤恩伯被叫回重庆检讨。两个人在检讨会上还不忘互相攻击。蒋鼎文把汤恩伯比作河南的水灾、蝗灾、旱灾,说他是第四害。连同乡陈诚也落井下石,把汤恩伯的罪状列为四不和。汤恩伯百口莫辩,最后被蒋介石撸到了底,彻底失去了军权。
豫中会战的惨败,不仅让汤恩伯失去了军权,也让他的东北王美梦彻底破灭。他费尽心机拉拢的东北军,在战败后也被打散重组。汤恩伯为了实现野心,不惜与同僚明争暗斗,结果把自己的军事生涯给搭进去了。他本来可以成为一名出色的抗日将领,却因为个人野心葬送了自己的前程。
汤恩伯这人,说到底还是太贪心了。一个将领,本该以抗战杀敌为己任,他却整天想着当东北王。结果呢?机关算尽,最后落得个一场空。这事儿说明,当一个人被野心蒙蔽了双眼,就容易失去理智,做出有悖职责的决定。汤恩伯的故事,确实值得人们好好琢磨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