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社会对学历的要求越来越高,研究生学历自然会比本科生要吃香。虽然每年报考的学生数量在增加,但招生的人数却没太大变化,面对如此激烈的竞争,考研失利也是在所难免。
2022年的考研结果已经公布了,过线的同学开始积极准备复试的内容,但没过线的同学就陷入了纠结。是选择放弃还是重新振作准备二战。还没做决定的同学,可以参考以下内容,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考研失利后,选择放弃还是二战,参考这几个方面
一战是否全力以赴
从准备考研到考研结束,自己是否做到了全力以赴?这次没有成功的原因在哪,如果进行二战,同样的问题是否会再次出现。先问自己这几个问题,相信自己心里就有答案了。如果是复习的不够全面,二战是否能做到更投入的学习。如果答案都是肯定的那么就去勇敢的开始二战吧。
选择考研的目的
每年考研人数都在增加,但大家的目的是不同的。如果你是真的喜欢做科研或者想在该领域中取得一定的成绩,那么建议还是准备二战。如果只是为了提升学历,想要找个好点的工作,或者是为了躲开竞争激烈的就业环境,那么二战的必要性可能就不那么大了。考研备考这一年的经历,自己最了解,再拿出相同的时间和精力二战,目的不够坚决的话是很难坚持下来的。
经济问题和外界压力
选择了二战就意味着要面对经济问题,备考期间的收入来源,是和父母要钱还是自己勤工俭学。当得知自己准备二战的时候,身边难免会出现一些反对的声音,这两个压力是否能承担,甚至面对父母的反对,是否都能坚持。如果这些都不确定,二战还是谨慎考虑。
如果决定二战,需要面临的问题有哪些?
学习上的压力
二战和高考的复读一样,面对学习会有更大的压力。虽然知识内容自己去年学过,有一定的基础,看似占有优势,实际上越是自己了解过的内容,再次重头开始学,压力更大。感觉自己都了解,又感觉自己没掌握。特别是身边人对自己充满了期待,心理的压力就更大。
学校和专业的选择纠结
一战时失利,是自己选择的专业太高还是学校招生数量少?二战了是否要坚持之前的选择,还是根据一战的成绩做出调整,找一个上岸几率更大的学校和专业。相信第一次考研选择的专业一定是自己喜欢或看好的,想要放弃舍不得,不放弃又担心二战失利。
导师的要求更高
因为是二战,在考试的容错率上、导师的面试要求上都会更严格。特别是二战选择的志愿和一战相同的学生,导师会有更高的期待,毕竟把专业知识学过两次的学生,在个人理解和能力上要更强。如果表现平平不出彩,可能会让导师失望,从而导致淘汰。
二战的复习是否和一战相同,需要做哪些调整
如果确定了选择二战,就要尽快投入到复习中。具体的复习流程、时间安排、科目安排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去年做得好的习惯继续保留,不好的方式及时调整。每个人的性格不同、学习方法不同,按照自己的计划进行就行。
复习要保证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可以单独租房子或者到自习室、图书馆等位置,最好是自习室或图书馆,身边有别人一起学习,学习氛围更高。不建议独自在家学习,容易懈怠或自我放弃。另一方面家里日常生活不能保证绝对的安全,难免会影响到复习。
关于二战学校和专业的选择,是否需要调整?
专业方面
按照多年的数据对比,二战的同学不建议更换专业,如果更换了专业就代表是一个完全新的专业,复习的内容要从头开始,作为二战考研人的优势也没有了。真的想要换专业,也建议选择与之前专业相关联或相近的,这样复习起来更稳妥。如果需要转换专业,基本是专硕和学硕的选择时要面临的。
院校方面
院校的选择也可能是一战失利的原因,通过分数分析,如果确实不占优势,可以考虑调整院校,毕竟二战更看重的是稳妥。
总之二战同学,在学校和专业的选择上要更谨慎,根据自己一战的情况来分析,心仪院校每个人都有,但自己的实力是否可以成功上岸就是问题了。
个人观点
考研不是一件轻松的事,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也很多,特别是对二战同学来说,压力巨大。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做好自我的分析,如果确实不适合二战,选择放弃也不丢人。
今日话题
考研失败你会选择二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