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我都警报了7次,你还假装看不见

张明徽的手记 2025-02-14 12:28:47

癌症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字,却足以将一个人,甚至一个家庭击垮。但其实在癌症变得“可怕”前,身体已经发出了警告。

近日,一项发表在《英国医学期刊》(BMJ)上的重磅研究,对 900 多名不同类型的癌症患者进行了深入追踪,证实了:癌症确诊前,身体会发出“求救信号”。[1]

癌症的警告,你能听懂几个?

警报一:不明原因消瘦

突然消瘦与多种原因有关,癌症就是其中一种重要因素,相关研究显示,相比于体重正常的人群,体重突然减轻的人群在首次记录到体重变化后的3~6个月内,被诊断为癌症的可能性增加。突然消瘦的男性在3个月内确诊癌症的可能性是普通男性的3倍,6个月内确诊癌症的可能性是普通男性的2倍;而突然消瘦的女性在3个月内确诊癌症的可能性是普通女性的2倍。[1]

癌症为什么会带来消瘦?

研究发现,癌细胞胃口极大,它吸收葡萄糖的能力是正常细胞的10倍以上。正常细胞的养分被抢,想不瘦都难。

此外,癌细胞还很恶毒,它还会排出大量乳酸,营造出适合自己的酸性环境,这种环境并不适合正常细胞生存,导致正常细胞死伤惨重,体重自然会降低。

出现不明原因的消瘦不一定是减肥,一定要警惕疾病在背后“偷笑”。

警报二:持续存在的疼痛

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初诊癌症患者的疼痛发生率约为25%;晚期癌症中的疼痛发生率约为60%~80%,其中1/3患者为重度疼痛。[2]

出现持续性疼痛,不是忍忍就过去的事儿。可能是肿瘤生长,导致器官表面的包膜被牵拉,刺激到膜内的痛感神经所致。可能是肿瘤压迫附近的神经根部和主干,甚至直接长在神经主干上所致。还可能是肿瘤侵占食管、肠道、血管引发梗阻所致...

如果身体某一部位突然疼痛,且持续一周以上无缓解,一定要提高警惕,查明疼痛根源,别自行吃止痛药“忍忍”,以免错过早期诊断时机。

警报三:不明肿块

癌细胞在大量增殖过程中,聚在一起往往会形成肿块或结节,这些非正常的组织结构包块,可能出现在乳房、腋下、颈部、腹部、腹股沟等部位。

在鼻咽癌患者中,约60%~80%的患者最初表现为颈部肿块,[3] 卵巢癌、结肠癌、胰腺癌、肝癌、胃癌等可能在腹部形成肿块。

而淋巴结是体内免疫细胞激活的重要场所,当癌细胞转移至淋巴结,淋巴结这个信号兵会用肿大的形式发出警报。

因此,当摸到身上肿块或结节时,首先要分辨是不是良性的,有没有伴随疼痛、红肿、短时间快速增大、异常的血管等特殊变化。

警报四:非外伤性异常出血

癌症带来的出血可能因为肿瘤生长侵犯到血管,导致的出血;可能是肿瘤自身发生破溃,导致出血。

不同的癌症,出血的特点也不同

· 咳血、痰中带血可能是肺癌

· 便血、呕血可能是肠癌、胃癌

· 无痛性血尿或伴有排尿困难可能是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癌、膀胱癌

· 女性非经期出血或不规律阴道出血可能是子宫内膜癌、卵巢癌等妇科肿瘤

· 非外伤性鼻出血可能是鼻咽癌

警报五:吞咽困难

吞咽困难是食道癌、喉癌、胃癌的常见症状,感觉像哽噎感、难以下咽、有异物感,可能还伴有针刺样或牵拉样胸骨后疼痛、烧灼感。约1/5食道癌患者在吞咽时感觉食道内有异物感,吐不出、咽不下的感觉。

不少人会将这些症状误认为是咽炎、扁桃体发炎等,其实在症状和程度上还是有明显差异的,最好到医院明确病因,及时对症治疗。

警报六:排便习惯改变

由于肠道表皮没有神经,肠道出问题并不会“喊痛”,因此排便成为了反映肠道健康的晴雨表。

《欧洲癌症杂志》上一项针对 25,663 名参与者的研究显示:与软便相比,稀便人群患肠癌风险增加约3倍。与每天排便1次的人相比,每天排便超过2-3次的人患肠癌的风险显著增加。[4]

因此,出现排便频次改变、大便性状改变、肛门坠胀感加剧等症状,特别是频繁腹泻、频繁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出现,并持续无好转,需要及时排查肠癌的可能性。

警报七:持续的咳嗽

咳嗽是肺癌患者最常见的症状,大约55%的早期肺癌患者会以咳嗽为首发症状。[5]肺癌的咳嗽通常表现为干咳,使用止咳药也不易控制。如果癌细胞侵犯到毛细管,致使血液进入呼吸道,咳出的分泌物会出现带血的现象。

此外,一些其他位置的癌症扩散到肺部,也会引起持续性咳嗽,当这一症状的频繁出现应予以重视。

值得转发给家人、朋友的健康知识~总比癌症快一步!

参考来源:

[1]Nicholson BD, Virdee P, Aveyard P, et al. Prioritising primary care patients with unexpected weight loss for cancer investigation: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y (update). BMJ. 2024 Oct 16;387:e080199. PMID: 39414353; PMCID: PMC11480917.

[2]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年版)

[3]张增潇, 姜嘉鑫, 姜彦. 鼻咽癌向周围侵犯和发展的规律 [J] . 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2, 57(11) : 1378-1383.

[4]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959804908008010

[5]Kocher F, Hilbe W, Seeber A, et al. Longitudinal analysis of 2293 NSCLC patients: a comprehensive study from the TYROL registry. Lung Cancer 2015; 87:193.

0 阅读:0
张明徽的手记

张明徽的手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