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的巨大能量,来自于核聚变原理。因此可控核聚变,又称人造太阳,具有可持续、成本低和无污染排放的众多优点,在很多人看来,核聚变是终极清洁能源,一旦商业化成功,人类就能实现能源自由,并且成为无限探索外太空的能量起点。
前几日,美国氦核能源公司Helion Energy签署了历史上首份核聚变能源供应合同,首个客户为微软公司。虽然商业化发电能力尚未展示,但该公司的自信和技术突破引发了全球关注。
根据外媒报道,随着Helion Energy签署了供应核聚变能源的合同,核聚变技术迈向商业化迎来了重要的里程碑。根据合同,微软将在2028年获得至少50兆瓦的核聚变电力,这将成为全球首个商业化应用案例。尽管该公司的核聚变系统尚未完全展示其商业化发电能力,但氦核能源公司对其技术信心满满。
作为第一家实现超过1亿摄氏度核聚变的私营企业,Helion Energy正在建设其首个反应堆项目“北极星”。预计“北极星”将在2024年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展示净发电量的聚变发电机。该公司承诺提供无与伦比的价格,将核聚变发电成本降低到每千瓦时1美分,这还只是一个单一反应堆的发电成本,就已经便宜到了目前市场价格的十分之一,未来规模化之后的成本优势不可估量。
对中国而言,美国核聚变商业化的影响不容忽视。中国一直致力于开发和推广清洁能源技术,包括太阳能、风能、核能等。只是目前中国的核能发电主要依赖传统的核裂变技术,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从各种发展情况来看目前仍处于初级阶段。
美国氦核能源公司的突破,将为中国提供一种新的选择和挑战。
首先,美国核聚变的商业化将加剧中美在能源技术领域的竞争。中国一直在加大对新能源技术的投入,并致力于成为全球清洁能源的领导者,在具体的细分领域,中国企业在光伏、风电、核能等领域均全面赶超欧美竞争对手,甚至出现了中国公司引领全球清洁能源市场趋势变迁的局面。然而,美国的核聚变技术突破,单一从成本导向来看,光伏、风能在成本和稳定性上均远远不如核聚变发电,这种结构性的比较劣势,可能会对中国的光伏、发电和核能发展产生不小的冲击,使我们在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先地位受到挑战。
但是,美国核聚变技术的商业化,可能也给我们的能源变革方向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演进方向提示,虽然核聚变可能改变短期内的全球能源格局,但长期来看,核聚变作为一种可持续、高效的能源形式,具有巨大的潜力,值得中国公司在这个明确的方向上奋进赶超。
比如国内电动汽车新势力之一,就投资了一家开发核聚变技术的初创公司——Neo Fusion,这家公司研发的目标,是争取在20年内将可控聚变技术在全球范围内商用。而之前,这家汽车新势力也参与了对“能量奇点”的投资,能量奇点同样是探索聚变能源技术商业化的。
不过,最大的利好,还是来自于持续核聚变能源在新能源汽车上的运用。毫无疑问,在新能源车领域的中国公司,优势已经非常明显了,只不过之前这些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来源是传统发电模式,因此新能源汽车是否真正环保节能也一直被质疑,但新能源汽车接入核聚变发电网络之后,则将发挥巨大的成本优势和环保价值,新一轮飞跃都势不可挡了,甚至未来可能人类的交通工具上,都会带上安全可靠和便携的核聚变动力系统。所以,中国新能源汽车公司在这个领域的积极探索,也就能理解了。
据公开资料,Helion Energy最早的投资者就是OpenAI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前期投入了3.75亿美元,硅谷“创投教父”Peter Thiel也投资了这家公司,而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索斯则投资了一家加拿大核聚变公司General Fusion。
冷战忽悠大俄那套又拿来忽悠我们了[笑着哭]
静水发电才是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