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野怪现象:王张11纵本是中野建制,缘何长期却划归华野指挥?

史晓生追寻历史 2024-11-19 10:14:35

1947年8月到1948年年底,华野麾下曾一度有两个11纵。

其中一个,是由原华中野战军第7纵改编而来的华野11纵,该纵司令员为管文蔚,政委则为姬鹏飞。

而另一个,则是由王秉章任司令员、张霖之任政委的“王张11纵”。

按理说,同一支部队是不应该出现重复番号的,但为何华野会同时指挥两个11纵呢?原来,这个“王张11纵”,本是中野的部队。

但问题就来了,这支中野的纵队,咋会在长达一年多的时间里一直受华野指挥呢?

临危受命

王张11纵,源于一支地方部队。

1947年6月底,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发起鲁西南战役,至8月上旬,因战略需要,大军自鲁西南向大别山跃进。

千里跃进大别山,便是由此开始。

但从鲁西南到大别山这一路,距离上就相隔有上千里之远,并且,这一路上不仅有危机重重的黄泛区,还有沙河、涡河、汝河、淮河等河流。

这还不算完,一路上国军的关隘重重,同时在大军背后,还有国军的十几个旅一直在穷追不舍。

并且,当时正值雨季,河水暴涨,因此,大军面临的困难可想而知。

但战略任务是必须要执行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军毅然踏上征程,不过,为了能让大军主力顺利前进,吸引敌人的注意力,就必须有一支部队掩护。

而王张11纵,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成立的。

当时,经军委批准,由原晋冀鲁豫的地方武装组成了一支部队,部队番号为晋察鲁豫野战军第11纵队,司令员为王秉章,政委为张霖之,全纵人数为14000余人。

11纵当时的任务是,伪装成大军主力,掉头向北行军,做出将要返回晋冀鲁豫根据地的假象,以此来掩护真正的主力南下。

一旦掩护任务完成后,再去找主力汇合。

光是听听,就知道当时11纵的任务有多艰巨,毫不夸张的说这是九死一生,但司令员王秉章毫不犹豫的接下了任务。

说到这里有人就说了,当时晋察鲁豫野战军难道就没有别的纵队来承担这么危险的任务吗?不是没有,是在当时的情况下,11纵最合适。

晋察鲁豫野战军成立后,先后一共有过十一个纵队,序列分别是一、二、三、四、六、七、八、九、十、十一以及十二纵。

而在千里跃进大别山之前,也就是1947年3月,一纵与七纵合并为了一纵,这么一来就剩下10个纵队。

这10个纵队里,陈赓率领四、九纵(即陈谢集团)在山西,而留在晋察鲁豫看家的,则只有八、十这两个纵队。

也就是说,刘邓进大别山时,手里面只有一、二、三、六以及十一、十二这六个纵队。

而这六个纵队里,十一纵和十二纵成立最晚,相较之下,十二纵的战力还要略逊一些,而一、二、三、六又是主力,必须留在手里打硬仗。

因此挑来挑去,也只有战力相对还可以的十一纵,去执行掩护任务最合适。

就这样,十一纵“摇身一变”,就成了晋察鲁豫野战军的“主力”,并带着决然的心情,踏上了吸引敌人火力的道路。

当然,敌人肯定不会坐视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而无动于衷的,所以,仅凭十一纵显然还不够,因此按照中央军委部署,华野西兵团也承担了掩护刘邓大军的战略任务。

这么一来,为了方便部署,晋察鲁豫野战军十一纵就被暂时划归华野西兵团指挥,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十一纵就一直随华野作战。

弱旅成尖兵

论战力,刚成立的十一纵,放在中野各纵队中相比,整体战斗力属于垫底儿的级别,当然这也情有可原,毕竟才成立不久。

但有意思的是,在随华野作战一年之后,重新归建的十一纵,居然被刘邓首长拿来当主力使用,一度作为中野围歼黄维兵团的主力之一。

是什么原因让这支弱旅,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成为尖兵?其实很简单,就是在战火中不断地淬炼。

豫东战役第二阶段,粟裕定下围歼国军区寿年兵团计划,但打区就必须阻邱(邱清泉),因此,粟裕调华野三个纵队担任阻援任务。

而就在区寿年兵团奄奄一息之际,国军黄百韬部加入战场,试图营救区寿年,当时粟裕已经把兵力用到了极限,华野也实在抽不出兵力来阻击黄百韬了。

关键时刻,粟裕果断把正配合围歼区寿年的王张十一纵抽了出来,命该纵与两广纵队一起,阻击黄百韬。

不过,由于王张十一纵经历的恶战较少,因此在对上疯狂进攻的黄百韬时,顿感压力巨大,因此此战令王张十一纵甚大伤亡。

在经历此战后,王张十一纵得到了很大程度的历练,而在此之后,历练马不停蹄的一个接一个,南麻战役,济南战役乃至淮海战役,王张十一纵在一次又一次的锤炼中,得到了飞速的成长。

正所谓百战出精锐,王张十一纵便是如此,从最初成立时的一个地方武装,在经历了战火的淬炼后,已经初具精兵摸样。

尤其是在碾庄战役期间,王张十一纵在包围了徐州东南郊机场的柳集之敌后,与国军12军展开了正面激战,而战果颇为显赫。

这放在之前,是万万不敢想的。

毫不夸张的说,在经过反复锤炼后的王张十一纵,虽说与华野的主力纵队还有一定差距,但与同时期的中野纵队相比,不管是装备上,还是作战能力上,差不多能进到前三的行列里了。

也正因如此,在围歼黄维的双堆集战役中,王张十一纵成了中野的主攻部队。

1948年11月22日,在成功围歼了黄百韬兵团之后,淮海战役总前委根据战场态势,决定对孤军冒进的黄维兵团进行围歼。

根据部署,这次华野主力部队负责阻援,防止徐州、蚌埠之敌增援,而中野的六个纵队加上华野的两个纵队,全力围歼黄维。

不过,由于中野装备条件有限,因此围歼行动进展缓慢,中野也打的相当苦,在这种情况下,粟裕迅速下令,让王张十一纵“回娘家”。

由于经历了诸多恶战,加上装备等方面已今非昔比,别的不说,单说野战炮的数量,王张十一纵拥有的数量,比当时的中野所有纵队加在一起还多。

这么一来,刘邓首长自然是相当高兴,曾经的弱旅如今成了精兵,那肯定得当主力使用,于是,王张十一纵便与中野四纵、九纵组成了东集团,由陈赓统一指挥。

要知道,中野四纵和九纵,那可是中野的“扛把子”,尤其是四纵,绝对是中野主力中的主力。

所以,能安排王张十一纵与四纵组队,就已经说明了该纵的实力之强。

果然,在发起全线攻击后,王张十一纵不负众望,表现的极为突出,为最终歼灭黄维兵团,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什么关键作用呢?这就要说到王张十一纵司令员王秉章的绝技了。

王秉章的绝技

王秉章的绝技,用八个字总结就是“对壕作业,逼近冲锋”。

这套战术,最早是王秉章在抗战时期研究出来的,当时他在鲁西负责部队训练工作,而部队活动区域内,日军修建了许多设防坚固的据点,这就让装备有限的我军在进攻时难度极大,且伤亡较高。

因此,王秉章就开始研究,如何在现有装备条件下打破敌人的“堡垒战术”,研究来研究去,他就研究出一套交通壕近迫作业攻坚战术。

该战术的主要特点,就是挖掘出交通壕逼近敌人的防御工事,以此来破坏敌人坚固堡垒的封锁。

经过不断实践和检验,王秉章的这套战术愈发成熟,而在鲁西期间,他开始尝试推广这套战术,最开始大家都不以为然,但结果却让所有人傻了眼。

只要是采用这套战术的,都能以较小的伤亡代价攻克敌据点,而没有采用的,不是拿不下敌人据点,就是伤亡极大。

而让这套战术一战成名的,是在1943年的湖西。

当时湖西的情况是,敌人到处修建碉堡,一度达到130多个,大大小小的封锁沟则有150多里,可谓是“三里一碉堡,十里两方城”,如此一来,湖西地区就被敌人分割开来。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王秉章调任湖西的第一时间,就开始带领军民广泛发起交通壕攻击,最终收效极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歼灭敌3000余人,并把封锁沟全部平毁,碉堡也基本扫光。

事后统计,我军方面仅伤亡百人。

在此之后,王秉章继续将这套战术发扬光大,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战果十分显著,以至于到了解放后,毛主席在接见王秉章时都夸奖他说,“你在鲁西南那段搞得不错嘛!”。

正因为如此,在1944年年底,当王秉章带着八路军三个团的兵力南下支援新四军时,他毫无保留的把自己这套绝技传授给新四军第四师。

当时担任新四军第四师参谋长的张震,就把王秉章的经验印成小册子,取名为《交通壕攻击》,并高度赞扬该战术是“战术上之新创造”。

南麻战役后,粟裕曾一度为如何破解国军的野战堡垒而苦恼,正是这个时候,张震在王秉章的交通壕攻击基础上,提出了“对壕作业,逼近冲锋”,令粟裕如获至宝,自此,国军坚固的野战堡垒,再也不是啃不动的硬核桃了。

而在淮海战役中,当黄维兵团依靠各种堡垒和防御工事龟缩在双堆集时,曾一度让装备受限的中野打的很辛苦,在这种情况下,王秉章率领十一纵再施“对壕作业,逼近冲锋”战术,率先打下了黄维的外围阵地张围子、杨子全一线。

除了在围歼黄维的战斗,“对壕作业,逼近冲锋”战术在不久后围歼杜聿明以及天津战役中,都发挥了极大作用。

双堆集战役结束后,王张11纵正式归建中野,全军整编时,王张11纵改编为17军,归二野5兵团建制,最终在1952撤编。

6 阅读:1623

评论列表

想想就好

想想就好

2
2024-11-29 20:16

中野11纵原本是被放弃的,却被华野捡到并调教成中野绝对主力

用户10xxx26 回复 12-08 13:12
原本没被放弃,结果陈参座啥赔本买卖也不肯做,哪怕是掩护友军。迫使中野11要付出更大牺牲,切远离中野。

wez仁天成涛

wez仁天成涛

2024-12-03 17:16

中野和华野合为一个军种,事前定华野是由陈毅领导,中野是粟裕建立支队,由于战场变化,华野与中野合并成为华中野战军,总司令陈毅,副司令粟裕。

闲看 回复 12-03 23:24
???

史晓生追寻历史

史晓生追寻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